探索与争鸣 ›› 2018, Vol. 1 ›› Issue (9): 116-123.

• 文化视野 • 上一篇    下一篇

儒家何以无“绝对恶”与“根本恶”——中西比较伦理的“消极情性”视角

刘悦笛   

  • 出版日期:2018-09-20 发布日期:2018-10-01
  • Online:2018-09-20 Published:2018-10-01

摘要: 儒家为何无有“绝对恶”与“根本恶”?以中西比较伦理的“消极情性”为视角,对于中西方论“恶”进行哲学比较,将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绝对恶”的出场,证明西方思想有将恶加以“本体化”的倾向,而中国从来没有如此的思想取向。荀子所论之恶,并不是与善绝然相对之恶,善恶几成对称之关联的“二元论”在早期中国思想中并不存在,由奥古斯丁的“恶乃善之匮乏”之观念也不能来返观荀子。荀子从“消极情感”出发,认定情为先欲所困,后又下拉了性,由此以“欲-情”之恶推导出“性恶”,但“心善”却“化”性而勉于善。按照康德的“根本恶”观念,善恶的依据并不来自“意志”,而在于“意力”的自由选择,“自由意志”却只能向善。比照而言,孔子的“我欲仁”之欲更接近于“意力”,孟子的“可欲之谓善”之欲则更切近于“意志”。就思维方式而言,西方探究“恶”之本源与中国的“向善”而生,分别来自于西方“两个世界”观与中国“一个世界”观。由中国看西方伦理的缺憾为:第一,西方持善恶绝对对立的“二元论”;第二,西方的恶被本体论化了,成为人性之根。中国思想向阳而西方思想背阴,却把握到了全球人性的一体两面:善的谱系较之恶更为丰富,善有深度而恶则没有,尽管恶自有其广度。

关键词: 绝对恶, 根本恶, 荀子, 奥古斯丁, 康德, 消极情感, 消极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