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西方左翼文论与空间理论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空间理论重要文献的翻译与研究”推介会会议综述


李素军|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本次会议2018年4月14日在复旦大学举行,是上海市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介活动”的成果。会议的主题除了项目进展的推介,主要包括空间理论、左翼文论、情感转向和美学研究四个方面。文学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过一个黄金时代,哲学、社会学、语言学、精神分析、伦理学等一度都被它纳入麾下。然而物极必反,理论近年一度被认为是凌驾于文本之上的高蹈空谈。是以有所谓后理论时代的说法。那么,今天我们能够如何看待理论,特别是文学理论?如何增加理论和现实的关联?带着这些问题,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空间理论重要文献的翻译与研究”课题组主办了“西方左翼文论与空间理论”学术研讨会,跟同行展开全方位交流。40多位各地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 
开幕致辞 
  复旦大学中文系朱立元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他感谢中文系对文艺学学科的一向重视,并对参与研讨会与推介活动的各位学者表示诚挚谢意。 
  中文系系主任陈引驰教授随后致辞,感谢各位学者对复旦文艺美学的支持与帮助,并向大家汇报了这些年复旦文艺美学所做的工作,预祝会议成功。 
  陆扬教授接着向在场各位学者介绍了项目的进展情况,感谢各位对这次会议的支持。 
空间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建平文学所研究员探讨了文论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他指出文学起源于乡村,但文论起源于宫廷、上流社会对文学的论述,和作为分科的文学的形成以及现代艺术观念有关。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形成了文论对文学的压倒性优势,并衍化出严重的冲突,这样一种深刻的差异应该引起我们的研究和思考,当代文论需要彻底的改造,要让美学回到日常生活,迈出批判传统,走向生活实践。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阎嘉教授介绍了他所主持的同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即以新马克思主义为线索,将相关的空间理论和人物分为四个子课题,并在《中外文化与文论》上刊出了中期成果专辑。和陆扬教授的项目以法国理论为主体不同,他的项目展开更多侧重哈维的传统。阎嘉还谈了大卫·哈维所提出的“空间修复”概念,指出这个政治经济学术语,其实可以引申到美学领域中来,以便用以解决中国的空间构造问题。并且以成都“太古里”为个案,用哈维的“空间修复”理论对其展开分析,展示出后现代城市空间改造所遵循的美学逻辑 
  复旦大学中文系陆扬教授介绍了项目进展情况。除了已经发表了一系列中期成果,项目按部就班正在有序进行之中。最终成果将提交两部专著和两部译著。两部专著分别是陆扬撰写的《空间批评导论》和汪洪章撰写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两部译著均为当代法国空间理论的代表性作品,包括Bertrand Westphal的《子午线的囚牢》,分别有袁莉和张蔷承担翻译。陆扬发言的题目是《论柏拉图的空间思想》,指出今天物理空间的阐释一般都上溯到柏拉图,柏拉图以空间为分立于理式和现象的第三种存在,将之描述为无质无形、可将万事万物包容其中的载体。但是通过赫西俄德《神谱》的比较,可以见出柏拉图的空间并非空空荡荡的原始容器,而是已经潜伏了千丝万缕的分化线索,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原型,同样可以解读为社会空间的一个原型。 
  南京大学周宪教授在给各家发言作出精彩点评之余,将视角集中在“雾霾”这一环境问题上。周宪认为,雾霾城市作为一种独特的空间类型,需要发展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来加以解析。他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出发,提出了一个空间实践的三元结构概念,包含空间实践中的风险体验、应激行为和抵抗话语三个基本层面。风险体验是对雾霾城市空间特定是视觉的经验;应激行为是对风险经验的一种外在行为反应,呈现为一系列的隔离、封闭和逃离行为等;抵抗话语采取了一种民间诙谐文化的形式,通过反讽、幽默和戏仿等多种方式,具有某种卡塔西斯功能。由此雾霾也成了文化研究的对象。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龙迪勇教授运用建筑的空间形式来阐释中国传统叙事,试图找到空间形式和艺术形式的对应。他将明清时期的章回体小说与中国古代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相结合分析,认为这两种形式都具有“平面延伸”的特点。具体举例来说,比如中国建筑中对“外部空间”的重视与章回体小说中加入诗词或“入话”的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进一步指出无论是建筑还是文学,都与中国独特的关联式思维有关,这是不同于西方的东方审美特点。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周计武探讨了“艺术中的空间形式”这一问题,介绍了西方艺术史空间研究的两种方式。进而讨论了空间从西方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再到后现代艺术的转向方式:从以视觉为中心的空间布局向通感的空间布局的转向;从观看的艺术空间向亲身性的空间转向;以及从确定的空间向不确定空间的空间转向。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朱军指出“文化转向”和“空间转向”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过渡的“后现代化”文化转向导致了其社会性的减少。他梳理了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发展脉络,分析列斐伏尔,大卫·哈维以及卡斯特尔等人的理论及批判,认为只有回归马克思主义原典,不对空间进行过度的主观性阐释,遵循并发扬马克思的社会性传统,以社会—空间实践来重建城市及其文化。 
  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颜红菲教授梳理了欧美文学地理学发生的理论背景、理论资源、发展现状和基本主张,认为文学文本可以支持作为知识的地理学想象。她提出了重建文学文本谱系的“可能世界”的论点,认为借助这一理念,虚拟文本可以获得本体论的意义。颜教授还针对我国空间批评话语和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发展现状,提出借鉴欧美文学地理学研究成果来探讨中国本土问题。 
  德国科隆大学张文博士创造性地将叙事、空间和媒介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她首先介绍了“观看”与“叙事”的关系,又由观看惯例引申出“存在空间”和“知觉空间”概念。张文还详细讲述了媒介与“存在空间”之间的关系,认为媒介变化可以改变观看方式,进一步塑造人类的存在空间意识,而存在空间则反过来影响人类对各种艺术形式的观看方式。 
  空间理论最大的亮点是法国利摩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Bertrand Westphal的专题英文讲演《论地理批评》( On Geocriticism),Westphal指出,地理批评的基础之一是空间—时间性(spatio-temporality),必须将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一起讨论,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穿越性(transgressivity),要尝试穿越各种边界,第三个有关地理批评的关键词是指称性(referentiality),以往文学都是与现实世界分隔开,但实际上文学与现实世界有密不可分的相互影响的关联。 
  以往的文学研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作者为中心,而地理批评是以地理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地理批评不再给哪一种批评视角以特权,而是为同一个地方引入更广泛的视野,更广泛的感官体验。同时也体现出地理和哲学在时空上的结合。故而世界文学发展的愿景中,文学或文学理论应该是去中心化的,流动的,互相交流的。文学理论不应该仅仅由欧美文学理论统治,他热切希望看到更多中国本土理论发展壮大,影响欧美。Westphal是当今文学地理学的领军人物,其代表作《地理批评:真实、虚构、空间》已被译成十数种语言。 
左翼文论和新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 
  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副教授Paul Kottman专门谈了悲剧问题。他从社会现象而非艺术形式的角度,阐释了悲剧和悲剧性的当代认知,进而说明当代西方左翼阵营为何会看重悲剧性认识。另一方面,Kottman又分析了这一视野的局限,认为政治背景下的悲剧性认识,会陷入历史道德评判的解释困境,故而这种局限将指向一种重建之需,以便能更透彻地理解我们过去的行为。Kottman教授身兼哲学和文学教职,其多种文献已被译成中文,包括他为《牛津莎士比亚背景辞典》写的第一章《什么是莎士比亚悲剧》。 
  上海大学文学院曾军教授考察了西方左翼思潮中的毛泽东美学,他认为西方“毛泽东美学”不是中国“毛泽东思想”的翻版或镜像,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应该将作为革命领袖的毛泽东和作为诗词作家的毛泽东区分开来。西方“毛泽东美学”的形成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矛盾论》等著作的翻译,对西方左翼思想家的影响逐渐扩大。他强调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西方左翼美学之间有一种“同时代性”,它有助于恢复西方“毛泽东美学”对“毛泽东文艺思想”遮蔽的地方,凸显中国毛泽东文艺思想中“极为独特的声音”。 
  《文艺研究》张颖副编审对狄德罗“美在关系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梳理,提出《论“美”》是一篇对前人进行综述的对话文本,“关系”一词不是狄德罗的全新发明,而是从前人的观点中提取出来的。虽然狄德罗并没有原创“关系”这一概念,但他提出的“关系”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将经验主义美学和古典主义美学进行批判继承,超越了前人。张颖认为狄德罗的这一美学观可以归为“关系主义”一派,进而肯定了他在西方美学史的重要地位。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王杰教授认为,自中国新文化运动以降,中国艺术的审美现代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结构和表达逻辑,对此的研究和思考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美学风格作出更为深入的理论阐释。王杰以电影《芳华》和《百合》为例证,从“乡愁”与“现代悲剧观念”、文化记忆与审美现代性、在中国当代文化中重建悲剧人文主义的可能性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审美现代性的情感结构作了分析和讨论。由此得出结论:对于当代中国艺术批评而言,哲学人类学、审美人类学和新人文主义的研究意义重大。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麦永雄教授指出,新世纪以来,美国哈特和意大利奈格里合著的“帝国”三部曲在当代左翼激进政治领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反响,麦教授认为,它所衍生的“帝国研究”、“诸众”和“共同体”等重要理论话语,对于拓展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符号学、后殖民批评领域和赛博空间研究具有特殊的思想启迪意义和理论价值。 
  河南大学文学院张清民教授认为左翼文学批评是普通文学研究之外的权力话语类型,并总结出它的四种叙事特征:批评活动的政治化、批评认识的独断化、批评思维的偏执化、批评语体的檄文化。 
  上海大学文学院陈晓兰教授透过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旅苏游记中的苏联形象,揭示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想象、认识、阐释苏联的轨迹,并进一步探讨了苏联的声望在中国个人和集体的意识中是如何被树立起来这一问题。 
  西南大学文学院付飞亮副教授以西方左翼戏剧为论题,指出左翼戏剧无论是在理论构建上,还是在内容与舞台表演上,没有突破西方戏剧的传统,因此,政治性与观众的参与性不能作为左翼戏剧的评价依据,对其优劣的评判可借助新批评戏剧对语言技巧的强调,挖掘左翼戏剧中的反讽、悖论、含混、张力、象征与隐喻等元素。 
  东华大学马欣老师提出,布莱希特对毛泽东《矛盾论》的阅读以及美学转化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她认为,布莱希特在戏剧理论与戏剧实践方面,借助“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思想,从剧情分析到表现方式,提出了具体的美学要求。 
性别理论与情感转向 
  性别理论和情感转向是本次会议的一个热点。同济大学中文系张生教授发言的题目是《论巴塔耶的色情生产理论》,他探讨了巴塔耶对于人类色情与乱伦之间关系的论点。张生指出,巴塔耶认为“乱伦禁忌情色产生的原因之一”,就“否定”,“人的特性”,“科学解释”,“婚姻”等方面有过一系列阐发,总的来看,巴塔耶的色情生产理论立足于人的否定性,指出在人由动物向人转化过程中的禁忌其实是人的动物性,所以乱伦禁忌是色情最直接的生产动力,同时最初的婚姻也是含有色情特质的。因此色情的产生不仅是对禁忌的突破,而且是对婚姻的越界。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金雯教授曾任教普林斯顿大学英文系,近年致力于欧美文学的情感研究,蜚声学界。她集中讲解了18世纪欧洲小说的兴起和现代情感结构形成之间的关系,认为这和18世纪时间、空间的变化都有紧密的联系。关于小说的起源与左翼思想的关系,金教授认为,18世纪无论作为启蒙时代还是情感世纪,都是所谓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最初表现形式的重要元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张平功教授用英文发言,阐释了法国女性主义者吕西·伊利加雷的“女性话语”与“他者”的场域理论。他认为,通过这一由女性创造,为女性所拥有并为女性诉求而言说的理论与实践,妇女的主体身份的建立、思想启蒙、文化自觉、社会状况的改善、两性的和而不同,以及男女平等制度的建立将成为可能。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广奎教授从当代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酷儿理论”如何解构并颠覆了传统性别机制,以及怎样在宣告主体死亡的年代,为情感主体找到了群体发声的方式。认为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和颠覆力,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推力,也让文学作品得以重构和更进一步反映社会现实,并以情感转向给当代文学批评提供了新视角。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赵靓博士以忧郁为“情感转向”的研究切入点,她考察了欧美忧郁研究的新态势,将其总结为从审美与诗学批评向政治与伦理批判的转变,通过回溯女性主义与性别研究领域的代表理论家,乃至其影响下的情感转向现象,分析这种转变的形成与内在逻辑。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刘芊玥博士后介绍美国性别研究专家塞奇维克对“情动”领域的研究。刘芊玥谈到两个问题,一是针对“酷儿理论”谈“操演”所折射出的知识论的假设;二是由这种知识论框架转向紧密相关的情感动力学框架,以及“羞耻”在其中的运作方式。 
中国传统美学研究 
  美学也是本次会议的一个热门话题。三位著名学者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张法教授指出,中国古代文论在今天应该成为一种新的路径。他认为西方文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古典时代的把文学与其他艺术区别开来的区分型文论,另一种是自20世纪兴起的关联型文论,将文论和整个文化、社会批判结合在一起。西方区分型的文论对中国文论影响较少,因为中国古代文论从本质上是关联型的。那么当代文论应该怎么走?张法教授认为,与作为学术形式的西方文论不同,中国的诗话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既有文论真理性的一面,又切入生活,无论在当下的西方还是中国,这种文论都更适合现代的、多样性的生活,我们应该对其重新审视,找到新的生长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李新风教授分析了日本现代四大美学家四大美学家大西克礼、植田寿藏、竹内敏雄、今道友信的美学探索路程,认为这一过程反映了日本现代美学在时间与空间问题上的困惑、焦虑以及或被动或主动地做出的艰难抉择与重构,而这也恰恰是日本现代美学的成就所在。他认为同样作为亚洲国家,日本的美学经验对于当前在东西文化交汇,传统与现代发生碰撞的语境下的中国美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刘成纪教授则将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作为一个美学问题进行考察。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天下,是从中原出发对世界的想象性建构,其地理和时空认知的诗性或审美特性要远远压倒科学性。中国传统天下体系的审美特性因此可以概括为四个层次,一是审美时空的观念创设,二是审美元素的组入和配置,三是世界的音乐化,四是礼乐对自然时空的审美再造。 
  除了陆扬教授的介绍,项目的两位子课题主持人汪洪章和袁莉也分别作了发言。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汪洪章教授分享了他承担子项目过程中的一些初步构想,在他正在撰写的《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文论》一书中,更多地涉及70年代以后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传统的、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方面批判的理论,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般的文学文化理论,使研究具有综合的心态和宽广的视野。 
  复旦大学法语系主任袁莉副教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法国“文学空间”与“文学地理学”的基本发展状况,列举了“文学地理学”在法国文学批评界的各种形式以及重要的理论家:“文学地理学”综合研究,地理诗学,空间视角下的文学与艺术,以及以地理学家进行的文学研究等。她还指出,除了文学批评之外,法国文学创作者们也用地理的视角来审视文学,大力推崇走向世界的文学。 
  在会议的总结阶段,参会的各位学者都大力肯定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认为议题极具前沿性和创造性,它必将深入推动左翼文论和空间批评以及相关领域论题的研究。陆扬教授再次致谢复旦大学中文系以及上海哲社办的支持,并对与会教授表示了感谢。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