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全景扫描丨面向2050年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高峰论坛





全景扫描 · 编者按


2018年516日,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两周年,适逢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迎来60华诞之际,面向2050年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高峰论坛在上海社科院小礼堂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学术月刊》编辑部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研讨。



5月16日上午,会议正式开幕,由上海社联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主持。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联党组书记燕爽致开幕辞。

燕爽同志指出,本次会议意义重大。按照十九大规划,2050年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要为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时代。本次论坛的主题,体现了中国学者敢于展望未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志气和抱负。基于此,应当从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战略层面,来理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

回顾历史,能够信心满满地展望未来是我们当代中国人的幸运。参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担当。我们现在由单纯的学术输入到能够站在世界学术话语舞台上平等交流,固然是靠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我们站在伟大祖国振兴发展的大平台、大台阶上。

同时,我们要在当前时代实现学术上的根本创新,是基于时代的确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今世界大部分人口已经生活在工业社会,更重要的是,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条件,改变了整个世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与方法。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崛起,已经从可能变为现实,中国学者应当重点关注,应当从时代出发,运用中国话语,总结中国实践,提出基于社会历史实际的建设性方案。今天我们需要在世界舞台发出更多有中国标识的声音。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方面,上海学术界要做排头兵、先行者。

随后,与会专家展开深入研讨,共同展望未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

第一场专题讨论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武宝瑞主任主持,主题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

长江学者、复旦大学邹诗鹏教授提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马克思诞辰周年,《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170周年。马克思当年对于世界的想象,对于我们很有启示。现在我们遥想2050年,距今还有32年,蕴含了非常有想象力的空间。第二,马克思作为一个纯粹的西方人,而且是一个西方的犹太人,一百多年来深刻影响了中国的进程,今天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和中华文明自身的转型发展结合起来,到2050年,有很长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转化过程中马克思处于什么样的形态和位置,需要深入思考。

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刘杰研究员谈了他对当今话语体系的感受。认为近几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是较为多元。我们现在有四种话语体系在运用,第一种是宣传的话语体系,特点是激励和定调;第二种话语体系是政策话语体系,特点是宣誓和诠释;第三种话语体系是我们的传统,比较注重推论和分析;第四种是西方式的学术话语,讲究规范、方法和定量等。对这四种话语之间的关系,需要审慎处理,辩证看待。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刘建军教授作了题为从阶级利益联合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言。他对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讲述的无产阶级利益联合体,到后来基于资本主义逻辑形成资产者利益联合体,一直到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思想的提出,实际上是基于我们现在的实践发展提出的解决世界问题的一个中国方案,这是我们当代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同时,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体现为三个层面:人类经济命运共同体、人类安全命运共同体和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这些需要在新的历史形态下进行深入理解。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黄凯锋副所长随后发言,她概括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真正形成的标志性内容和从历史出发面向现代的未来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三个特点:第一,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既要站在思想的云端,更走向现实的深处;第二,学科的过分细分可能带来问题的碎片化,解决之道在于中西马的通力合作和跨学科的交流,在未来形成一种真正的综合创新;第三,回顾马哲40年的发展,有40年国内的积累,也有40年国外哲学相当程度的积累,我们在未来要做的是真正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公共性、专业性、科学性。

《南京大学学报》副主编、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浩斌教授提出要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里包括三个要素:当代的、中国的和马克思主义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辩证理解1920世纪和21世纪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对当代的认识;在理解什么是中国的时候,也要同样具备一种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观念;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要深入理解中国所倡导的发展模式,跟原有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发展模式的关系,如何吸收原来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合理因素为我们所用。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常务副主编曹泳鑫研究员围绕主题,指出面向2050年不仅是往前看,也要往后看。往前走的时候还要回顾我们的历史,包括马克思主义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前后一百多年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深入了解我们自己的思想底蕴的时候了。其中有几个维度,一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再者从1840年开始我们学习西方文明,到近代以来社会的革命力量,到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现在新时代,这些要素无论是在我们政治家、还是学者身上都存在叠加效应,是一个交叉的存在。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科研处副处长汤蕴懿谈了几点感想:第一是适应,在目前信息社会和颠覆式创新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面,整个社会科学从研究方法到研究视角,包括研究的频率,都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在的变化;第二,面对生产力的变化,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来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现在这样一种生产力是由技术驱动的,由资本推动的,从社会科学学者的角度来说,存在一个如何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问题;第三,虽然到2050年对我们说是一个展望,但是还是要考虑一些迫近的问题。可能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的问题,中国学者在关注中国发展过程中,应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中国的方案。

中华文明复兴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主张

第二场专题讨论由《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原总编辑姚申主持,主题为中华文明复兴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主张

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首先发言,他围绕深刻认识中国当代学术界与西方学术界的差异和道路不同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提出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几个体系之间存在先后逻辑顺序,思考的落脚点一定要落在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上;第二个问题是,对西方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首先要认真分析,考虑其是如何形成并加以严肃研究,这样便于我们自身的体系建设;第三个问题是,假定我们能成功构建我们自己的学术体系,我们是否能完全突破西方的学术语言和学术题材。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杨扬教授从文学史研究的角度概述了从现代社会进入到智能社会的文学史发展的问题,尤其提出在社会结构的调整过程当中,网络成为人文学术研究过程当中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认为这是近千年来影响人文学科变化最大的存在。在具体的人文学术研究、特别是文学研究过程当中,图像、声音、数据库等技术和方法,在研究领域里普遍展开,以往所关注的一些人文内容可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达到新的高度。

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在随后的发言中谈到:对于文明的自信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首先,中华文明研究这些年非常热,似乎是有复兴的趋势,国家也在提倡这个方面。但是对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有必要进行一个冷静的思考和反省;第二,未来中华文明将推陈出新,它的存在、它的价值、它的意义是什么,有没有前景,有没有前途,未来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都需要进行严肃的思考;第三,如果要让中华文明复兴,或者肯定它的价值,在未来我们要认识它、理解它、发挥它的作用,做这些研究的学者需要对话,要和现在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经济、政治等等领域的学者进行对话,对于中华文明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杂志执行主编肖瑛教授发言题为中西古今之间回望社会学的中国主体地位之建构。他认为中国目前的学术主体地位之建构,可以从1928年到1937年这十年的学术历史中来汲取经验和动力。1928年北伐胜利之后,在三民主义思想的鼓励和刺激下,中国社会学界出现了多种学术努力,一是从理论上探讨一些实践问题和立法问题,如边政问题、家庭存废问题、经济发展之路,二是波澜壮阔的乡村建设运动,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这些不耽于纯粹的理论想象的学术努力把理论与经验、中国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紧密联系在一起,创造了辉煌的成果。回望这段学术史,对我们今天寻求社会科学的中国主体地位有几个重要启示:一是当时讨论的具体论题如家国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城乡关系和民族问题,在今天依然是社会科学的核心问题;二是跨学科的学术对话;三是基于具体问题和实践的理论创新;四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激活传统,接榫中西,在中西古今的框架中推进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如孙中山从家族主义到民族主义的设想,梁漱溟的新伦理社会,晏阳初对孔子、耶稣和苦力的有机结合,潘光旦超越权利和平等概念而基于位育提出的公道概念。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周武教授认为,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关键在于去除西化与回归常识。他提出我们现在直面现实的两个路径:其一是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反思中国社会科学以及西方社会科学所形成的路径,第二个是深入到中国的现实当中,从中国的现实当中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基础之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贡华南教授引用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来表达他对中国哲学的感受:首先,究天人之际,意味着我们要通天人,在当代不离天言人,不离人言天,重建天道、地道,特别是物道;第二,通古今之变,古今之变对于哲学来说很重要,哲学是古学,也是今学,它是现实之学,也是理想之学,我们不能以古自限,要在古今之变展开我们的哲学之思。第三,成一家之言,哲学是普遍之学,更重要的是个性之学,在当代个性化的写作、个性化的思考非常的缺乏,我们需要借鉴古今中西成就我们的精神、个性、人格。

青年长江学者、上海大学科研处处长曾军教授发言指出:第一,如果我们要谈论中国问题,一定需要在全球视野之下来讨论中国问题;第二,我们要为全球和世界的共同问题提供我们自己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第三,我们中国的经验需要被理论化,只有被理论化才可能被普遍接受;第四,可复制、可推广不是简单的照搬和移植。基于经验的理论最重要的是形成共识,然后在共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情况付诸实践。

第二场专题讨论最后,《学术月刊》常务副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姜佑福副研究员谈了他的几点个人体会:其一,面向2050年,意味着思考中国的成熟形态,意味着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为基石反观历史与现实,虽然从物理时间上说离2050年还很早,但是,从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目标来说,实际上我们已经身在其中,2050年的中国已经以潜在的方式成为组建当下中国实际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他也表达了学术研究和办学术期刊的困惑:一方面要特别强调它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另一方面又要特别强调它的思想性和总体性,既希望有恢宏的思想视野,又希望有扎实的学术功夫,既克服表象思维和知性思维的弊端,同时又保持二者的优长,实现广大和精深之间的平衡。

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回应

当天下午,会议继续进行,现场讨论气氛热烈。第三场专题讨论由《天津社会科学》主编赵景来主持,与会专家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回应进行主题发言。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姚玲珍教授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回应要强调时代背景,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她认为当前我们主要面临两个问题:其一是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整个社会、国家、政府的诉求,和发展过程当中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其二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地区发展之间以及各种阶层之间的不平衡。在解决中国问题时要脚踏实地,充分了解当今现实状况,对于外来经验、制度,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解决中国问题还是要用原创的中国方法。

长江学者、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袁志刚教授对中国现代化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指出在中国的现代化和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要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和金德伯格陷阱。他还指出,未来的经济增长要依靠区域的发展、区域的融合,要充分肯定长三角、珠三角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加大力度促进区域之间的融合,促进市场、企业、文化的融合。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季卫东教授提出,面向2050年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与习近平总书记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来的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命题结合起来,这两个命题背后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他认为当前中国的现代化是复杂概念的现代化,是融合理性化、个性化、公共化三个维度的现代化;当今现代化范式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全球化、风险化、网络化。而对现代化范式的创新需要开放的空间。季教授还对什么是现代化提出两点意见:第一,现代化是指合理化,使得总体效益越来越高,越来越合理,各项制度充分释放出个人的创造力;第二,要具有普遍的说服力,有逻辑自洽性。

长江学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认为,比起要回答面向2050年到何处去,更重要的是回答从何处来。他提倡要回归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心。于此他提出三点:第一,在取得学科成就的时候,要反思我们的思维、话语结构、权力结构;第二,面临外来的知识和话语体系时,中国的社会科学趋于无序,如何整合、如何与中国问题对接,很值得我们思考;第三,提倡创新是要提倡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新理论,要避免精致的平庸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建南教授就改革开放40年来管理学的发展进行梳理,提出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注重学科交叉、跨界融合,面对真实的问题来推动现实的解决方案,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回应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钱蓉副总编梳理了学术评价和学术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提出构建共同体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完善的制度;第二,共同体内部各个个体之间建立双向的关系;第三,建立权责分明的机制。

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胡键研究员提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需要中国学者从当今的中国实际出发来研究中国问题,从而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他认为中国特色是指中国的实践革命历史不可复制;中国风格是指中国的文化具有它的独创性,对外界的辐射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要用中国的话语来讲中国的故事,发展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气派是强调我们自身的民族性,民族性同时要与时代性、包容性结合起来。特色、风格和气派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统一的,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陆铭的发言认为,面向2050年的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处理好一般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中国倡导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基本应该是市场经济和价值观的一般性。在市场经济的一般性方面,他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价格反应供求关系,引导市场经济配置资源,二是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在一国内部自由流动,三是法律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在价值观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内容。他认为,在一般性的基础上,中国的确存在特殊性,具体表现在计划经济的起点、经济发展的阶段、大国特征和传统文化四个方面,其中,前两者是短期的特殊性,后两者可能是长期的。在传统文化方面,中国古老文明中存在的一些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传统,能够与其他人类文明形成互补。最后,他提出,应区分宣传与学术之间的边界,学术研究需要宽松的环境,否则长时期的单一信息渠道,不利于社会形成公共理性的基础。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主编何云峰教授认为,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一个最大的问题还是理论的创新问题。目前一种主流就是拿来主义,另一个主流是解释主义,这两者还不能够展现哲学社会科学真正的理论创新。他提倡面向2050年要进行理论创新,争取产生世界性影响。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随后发言,就面向2050年提出三点看法:一是要把目光聚焦在80后、90后;第二,要加大配套政策资助力度;第三,要给人文社科研究更多空间尤其是试错的空间。

《社会科学报》社长、总编段钢认为,面对现代话语回应问题,应该注重以下几点:第一,我们应该具备世界性眼光,全球化是不可逆的,任何孤立封闭的想法都是很荒唐的;第二,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怀疑精神;第三,我们在进行当前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构建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兼及中学和西学所长,同时也要分清主次;第四,不排斥一切可以吸收和借鉴的优秀成果,我们既要坚守自己的立场,也要积极吸纳西方的一些成果,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改造西方话语体系。

自律与他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与学术共同体建设

第四场专题研讨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王文军主任主持,主题为自律与他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与学术共同体建设

《学术界》主编马立钊首先发言,对于我们到底应该立足于怎样的土壤来做怎样的创新,提出两点意见:第一,要承认人文社会科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第二,人文社会科学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要首先承认人文社会科学是一门科学。对于学术创新,他提出两个需要避免的问题:第一,要避免自创经不起推敲的概念;第二,要避免语言的晦涩。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金福林社长,对于学术期刊建设本身的问题提出几点想法:第一,学术期刊建设中,大家没有形成对学术期刊出版的信任;第二,学术期刊在新媒体条件下面应该重新评估,肯定学术期刊的工作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第三,关于学术评价和学术期刊评价问题,应当确定一套新的评价标准;第四,要注重学术本体的多样性,并非只有西式的才是唯一的。

《江海学刊》赵涛副主编指出,做学问不是为了迎合外人的评价。他呼吁大家应该从学术评价走向学术欣赏,如果没有一批超功利的为学术而学术的人存在,就很难出现原创性的学术贡献。他梳理了中国学术近年来的变化,并指出:第一,要尽可能站在基于网络平台的知识生产高度,来产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学术评价体系;第二,要实现评价专业化回归,让学术评价的过程与学术交流和对话过程合而为一;第三,逐步将学术评价的话语权向所有的作者、读者开放,通过这种方式倒逼学术期刊改革;第四,进一步突出学术评价的原创性;第五,作为当今中国学术生产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学术期刊应该联合起来;第六,应该净化学术风气,在学术评价领域不能采取简单的实用主义。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期刊处赵靖处长提出,学术评价的问题无非分为三点:第一如何评价学者;第二是如何评价期刊;第三是如何评价文章。他表达了对上海社科期刊发展的殷切期望,希望上海能保持过去的辉煌,以领先的姿态走向2050

《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在发言中认为,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源自以外部评价来代替学术内部的评价。对于如何创新,他认为回到常识是第一步。第一应宽容异类,学术创新和思想突破最终是要打破常规,学术评价应对那些有不同见解的、有个性的学术给予尊重和宽容,对那些有独特个性和风格的学术期刊给予尊重和宽容;第二是要勇于探索,对前沿问题保持好奇心,充分正视和估计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学术范式转换和思想激变;第三是充分争鸣。学术评价不能代替学术批评,没有健康的学术批评和学术争鸣,就没有真正的学术创新。此外,一个新的思想市场正在崛起,在学术共同体之外,应建立一个包容、对话、多元的思想共同体。

专题研讨结束后,与会专家展开自由交流。

圆桌讨论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方松华研究员作了引言。他表示,中国学术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术发展的高度与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完全匹配;第二,当今中国的学术流派十分杂乱;第三,学术原创底蕴匮乏。

随后,参与此次面向2050哲学社会科学征文的特邀代表,就学术范式、话语体系、中国模式等议题,纷纷表达自身观点,深入交流了意见。

总 结

经过一天的交流研讨,会议接近尾声。全国社科规划办成果处处长张献锋与上海社联专职副主席任小文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并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张献锋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成果为指导,其次要回归现实和坚持问题导向,为国家的现代化、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民的幸福安康服务。他认为本次会议选题宏大,内容充实,32位专家的发言,体现了有深度的学术思想。建议今后既可以针对本次研讨主题,继续具体深化,也可以分学科或跨学科举办更多专题学术研讨活动。同时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历史任务,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

任小文对与会专家表示感谢。他介绍了会议筹备过程,并且指出:本次会议探讨范围广泛,与会专家达成了一定共识。构建2050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历史地看,既要从中华文化的特征入手分析,也需要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还要从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发展规律上看。本次会议只是一个起点,相关工作还需要继续深化,上海社联会在学术平台建设等方面全力以赴,为学者做好服务,为研究创造更好的条件。

最后,任小文表达了对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美好展望和殷切祝愿。认为本次会议议题是一个关于未来的、青春的话题,相信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