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全景扫描】“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会议综述


赵文东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和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发展,进一步加快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2018512日,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时代上海发展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召开。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联党组书记燕爽,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主任沙军,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出席本次会议。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高校的近20余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解放日报》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与会。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档案馆主要负责人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参加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主持。盛春代表学校致辞,并向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百十余年的办学历史。

    燕爽应邀为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时代上海发展研究中心揭牌,并发表讲话。他指出,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要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生动实践,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理论贡献阐述清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贯彻落实好。他强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科研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系统性研究。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指的是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而绝非碎片化的马克思主义。要不断凝聚研究力量,创新学科体系,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维度,着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层面的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的、一以贯之的研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学科逻辑,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平台建设,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

沙军简要介绍了上海高校在学科建设、重点马院布局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他指出,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的要求,本市今年将聚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上海高校思想理论课“10+100”计划,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平台建设。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他提出,一方面,要不忘初心,把握学科建设的目的,以学科建设成果服务思政课教学,让二者能够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另一方面,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推进,特别是要注重凝聚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发展方向。

此次专家咨询会按照大会发言、专题发言和专题讨论依次进行。大会发言阶段由《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主编曹泳鑫主持。中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陈学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王永贵,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教授等专家学者应邀分别作了发言。

中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陈学明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的使命责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和思政课教学四个方面论述他对“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深刻认识。他指出,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五四青年节以及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等重要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对新时代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寄予了殷切期望。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的使命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宣传的阵地,马院要不断推出研究马克思的成果,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更大贡献。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使命。青年人怎么样,他们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是和中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的。高校马院要培养马克思主义的接班人,要涌现出更多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让青年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出来讲话。这关系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未来。马院姓马,马院院长首先要姓马,对马克思主义要真懂真信真用。马院不应该以学生喜欢不喜欢、打分高不高作为办学评判标准,关键要在马言马,要把马克思主义讲好讲透。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王永贵从学科发展规范、学科布局、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体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点和使命。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断迈上新台阶,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学科发展从起步到规范完善;由量的扩张进入高质量发展;整体性和科学性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增强;学科保障逐渐向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比以往更加强烈,为此,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学科建设要坚持正确方向,担负起领航作用。同时,要传承真理魅力,当前重点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好、阐释好、贯彻好。此外,要强化资源意识,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发挥起来;注重规范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体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使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更加制度化、现代化、规范化。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教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差异性发展、学术进步推动学术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开放性问题提出自己见解。他强调,要以学术进步推动学科发展。目前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论文评审中会发现有这么几种类型:宏大叙事型、概念嫁接型、自来水型、结果逆推型、旧货市场型,等等。很多文章往往是文件堆积,什么创新也没有。任何学科都是有规范的,做历史研究要有档案,做理论研究要有理论假设。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具有开放性的,关起门来做是做不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不能成为“某一群人的狂欢”,这个学科最终要提供意识形态产品,要为市场所接受,要有生命力、竞争力、感染力。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主编曹泳鑫在主持中结合毛泽东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历,就如何学习、领会、精通、运用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志丹教授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就一定要创新。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论创新,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战略性与策略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话语感性与内容理性的统一。他指出,党性与人民性统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人民性概念是以先进阶级、先进政党为内核的层次性的概念,意识形态创新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意识形态创新既要有战略蓝图,又要有时间表和路线图;既要尊重科学规律,又要坚持价值引领;既要倡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要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要理性分析国家发展的客观形势和发展趋势,又要努力实现“中国梦”和人民的“美好生活”,做到感性和理性的交融。张志丹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一定要有创新,但进行创新的同时绝对不能忘了“老祖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必须在坚守内核的前提下扩展外围,外围再怎么扩大也不能“忘本”。

上海政法学院科研处处长张远新教授认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加强马学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他就新时代民生建设的新理念、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等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张远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的一个重大政治论断。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时代也要有新民生。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为民利民惠民富民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举措。新时代提出了民生建设的新理念,这个新理念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以人民为中心”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是坚持以人民为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二是坚持人民立场,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是区别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其他政党的基本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于改善和保障民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很清晰的,没有学科支撑,思想理论课就不会有很大的发展后劲,也没有张力,它仅仅是一个教学,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所以,要把学科建设作为带有基础性和动力性的工程进行推进。要处理好学科前沿和思政课前台的关系,前台是思政课老师为学生授课,但如果没有学科前沿意识,前台也搞不好。在此基础上,要处理好学科平台、教学讲台和社会发展舞台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实现三个“台”之间的能量交换

专题发言阶段由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彭宗祥副教授主持,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政课教学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顾红亮教授认为,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一个角度就是要研究“时代之问”,即对时代问题的思考。从内涵的界定上来讲,“中国向何处去”涉及到三个大问题,一是中华民族向何处去,二是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三是世界向何处去,这三个问题是“时代之问”的三个维度,简单可以概括为民族之问、社会主义之问、世界之问。习近平对每一个问题都给出了答案。回答民族之问,就是明确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把它和共产党人的初心联系起来。回答社会主义之问,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已经证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大地上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其总体任务主要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回答世界之问,总书记给出的答案也很明确,那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共赢共享。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欧阳光明教授就如何深刻领会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思想进行了交流。他指出,习近平极其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在几次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家的网络与信息化工作的会议上都多次强调过。在当今新时代出现的新特点的条件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意识形态领域内一个重要的问题。欧阳光明教授特别强调,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控和治理,与马克思当年所抨击的普鲁士新闻检查制度并不一样,不能把仅仅是形式上类似的东西简单地“对号入座”,二者的本质区别就涉及网络意识形态的人民性问题。就如何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整个体系的高度来理解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他认为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要看到这一理论提出的重要历史意义和在新时期的重大现实意义;第二要把握整体性和人民性的问题;第三要理解该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宣传、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所具有重大时代价值。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真学的基础上真懂,在真懂的基础上真信,在真信的基础上真用,讲好我们的思政课,完成作为马院和马克思理论教学的教师的历史使命。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教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与逻辑建构”为题进行了交流。他从三个方面谈一谈习近平新思想和他的逻辑结构问题:首先,章忠民教授介绍了这个问题提出的背景。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既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理论思想建设中的重大事件,也是整个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来40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理论虽然有所建树但总体上落后于实践的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自然会有一种思想的焦虑,迫切需要对习近平新思想的理论内涵和思想体系建构进行探索和研究。其次,章教授就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就行了概括,他认为,习近平新思想的内涵,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思想指南”;用两句话概括就是加上“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用三句话概括就是再加上,它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过程中理论和思想的新突破。最后,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建构而言,他认为包含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四个方面。章忠民强调,习近平在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都有非常独到的理论见解,这些理论更多是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延伸过来的,因此,学术界和理论界应该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以及逻辑建构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来落实。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就如何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做了自己的思考和回应。她认为,马院院长在新时代何为,是一个值得关注且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十八大以来,马院面临很好的发展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发了很多文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院负责人要确实要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回应,要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体系、服务支撑的平台等各个方面共同构成的整体来推进马院和学科建设。王治东教授认为,首先要解决如何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力的问题,不仅要重视何以引领,而且应关注以何引领,要把握时代特征,了解历史,结合当前,着眼未来,在时空聚焦点上推进自身建设。马院和学科建设,不仅需要担当和情怀,更需要宽广的视野。其次,学科建设必须融入课堂,融入高校,提升亲和力、针对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学科建设绝不仅包括学术上的言说,还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科建设必须具有聚焦的能力。这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问题,还涉及资源配置、团队建设等问题。只有聚焦方向,凝聚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益忠教授就学科建设与思政课教学的关系进行了交流。首先,他提出了一个大家一般不会关注的问题: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为什么这个学科经常谈科研和教学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其他学科不怎么谈,甚至没有把这个问题作为问题?其次,他具体分析了学科建设中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何益忠教授发现,在具体的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学科科研和教学两个方面都强的教师虽然有,但是数量绝对不多。大多数情况是,要么科研做得很好而教学一般;要么课堂教学效果好而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一般,由此他进而提出另一个问题,为何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和科研过程中,二者之间较少存在较大分离的状况?之后,何益忠教授分析了学科教学与科研出现较大分离的深层次原因,那就是,教师企图传达的一些东西可能与学生理解的东西两者之间存在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最后,他强调,思政课教学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一般需求,必须通过一方面提升思政教学的精细化程度,另一方面加强教学和科研、特别是教学的团队化建设,应对学生不同角度的需求,来真正解决学科和思政课教学之间的错位和矛盾。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国娟教授,以“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特点”为题,和与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她指出,马学科如何建设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具体对高校教师而言,必须落实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中去。人民性的思想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李国娟教授认为,首先,延安之行是习近平人民性思想的发展时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习近平人民性思想的萌芽首先来自于延安知青的磨炼;其次,习近平之所以形成人民优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和他身上的忧患意识密切相关的。最后,习近平人民性思想与他的基层实践密切相关,生活中的磨炼和来自于经典理论力量形成的价值观一旦付诸基层实践,便成为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现实力量。总之,延安时期是总书记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为他的人民性思想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深刻把握和理解习近平人民性思想在延安时期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马院教师更好地向青年学生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而有利于把学科建设和马院建设落到实处。

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焦娅敏教授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思政课教学支撑的问题”进行了交流,特别是就有关没有学科点的马院建设问题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她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有两块:一个是搞好思政课教学,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关于实际工作当中如何两块工作协调好,要聚焦三个问题:第一,要思考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高校应该怎么支撑,怎样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多数没有学科点的教学服务,怎么让大多数的教师找到学科归属感,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二,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建设和思政课建设不均衡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三,如何解决科研对教学的支撑服务发挥作用不够民主的问题。焦娅敏教授强调,既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动思政课的支持服务作用,又要让思政课更好地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现双向互动。总之,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支撑思政课的教学,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并把这种研究和当前的实际发展问题相结合,既要考虑学理上的解释和批判,也要处理好教材内容的选择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理性判断能力。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思政课主任马前锋教授介绍了他们学校的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上海所有高职高专院校,把146位不同学科的教师分成11个教研组和科研组,协同整合后就像是一个大马院。因此,马院建设不光是马院自身的任务,更是行业的任务、其他学科和专业的任务,大家要同向同行,不仅过程要同向同行,效果也要同向同行,各个学科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两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整合方式让学生有获得感,老师有认可感,行业有认可度。高职高专院校联合起来,直接对接行业,众人拾柴火焰高,形成了比较独特的优势。

在专题讨论阶段,与会专家围绕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时代上海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建设展开研讨。大家对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一致认为,研究中心顺应发展形势应运而生,重点关注新时代上海的发展,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有利于进一步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尤其是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同时,大家建议研究中心在运行过程中,要明确方向,坚持贴近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紧贴上海现代化建设现实,努力为上海发展服务;要凝练特色,结合实际制定发展规划、组建研究团队、定期产出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