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稿


尊敬的徐部长、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首先祝贺《探索与争鸣》第三届全国青年论坛创新征文颁奖大会的召开,还有中国知识体系建构与青年使命的青年论坛的召开。

 我和大家一样,尤其是我周围的许多人都特别关注《探索与争鸣》的发展。因为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探索与争鸣》思想敏捷、站位前沿,有大局意识。尤其是鼓励能够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现实,实现出思想、出理论、出学派的青年英才。《探索与争鸣》以论文汇聚天下英才,尤其激励学术研究和现实关怀相结合,为解释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提供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今天这个平台就已经可以见证,越来越吸引不同年龄段的青年。不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师都到这里来,把高质量的论文投到《探索与争鸣》。

 这些年来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社联的指导下,《探索与争鸣》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全国青年论文的创新征文活动,从2014年开始,第一个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第二个主题是中国转型中的问题;第三个主题是从新时期到新时代:中国改革再出发。在征文主题的递进中,在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论文的书写当中,我们感受到中国青年后学用学术话语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蓬勃的热情!

 《探索与争鸣》努力在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学术征文当中推进理论创新,这表明《探索与争鸣》已经意识到了现有的知识体系在解释中国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时,将会不断地碰到困难。实际上我们的推进思维转型方法论创新、新知识的生产动力和能力还很不够,我们必须加强对传统知识体系的再认识,而且要面向未来,构建中国和世界相通的知识体系。知识分子是知识体系的主要建设者,青年后学是知识分子的主要生力军,知识分子作用发挥有赖于自身的专业性,我们在发挥自己的专业性,用学术话语讲故事,讲道理,推进理论创新的时候还需要把握好三个关系。

 第一,要敬惜字纸与知识自觉相统一。中国学术文化传统的内核是人文主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中国知识分子着书立说的出发点。因此读书人要对自己写的每句话都要有敬畏之心,要对自身历史文化有敬畏之心。我们今天写的是学术论文,而学术论文所运用的理论概念、推论方式受到西方传统知识体系的影响很深。因此,我们既要反思自身在什么样的知识传统中思考问题,也要使自己能够发现西方知识传统与本土知识传统对于我们当下学术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学术话语与实践认知相统一。中国学术文化传统的特质是勿尚空谈,讲究经世致用,一切都会纳在实际的措施上。我们用学术话语写文章,绝非拿中国经验去验证西方理论范式,而是要在东西方知识的相互比较、相互映照中,通过构建有效的理论话语体系,更全面地考察整个知识体系在中国社会中沉淀的不同层面,将学术问题、核心概念和理论创新与中国社会生活实际和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经历紧密地结合起来。

 第三,知识自觉与文化自觉相统一。我们作为知识体系构建者,既需要具备贯通中西古今的事业与能力,又需要具备知识生产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担当,更需要掌握不断生产新知识和不断获取新知识的新方法。知识自觉的目标是要达到文化自觉,任何一个文明的核心都要拥有能够解释自己和说明自己的知识体系,作为有几千年文明的中国,有其自身的社会文化土壤。今天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中国故事,这个问题不仅迫切需要提炼中国本土的新知识体系,实现传统知识体系的当代的转换,而且也迫切需要一个让世界理解当今中国的知识体系,实现对中国本土知识体系的世界性表达。

 我希望通过我的不成熟的思考,跟大家共享,能够与青年学者一起来思考如何推进中国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