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刊特稿
  • 本刊特稿
    郁建兴
    2015(12):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特稿
    王建疆
    2015(12): 9-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 圆桌会议
    刘家强, 翟振武, 王金营, 李军, 蒋德海, 王桂新, 胡耀岭, 黄乾, 丁继红
    2015(12):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l世纪是老龄化 的世纪。 自2000年起 ,我 国已经进入传统 意义上的老龄社会 。人 口。作为经济的内 生性 因素 ,在 劳动力供给进入 下行通道 、人 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增长创新驱动的架构下,已然成 为备 受关注的重大社会 问题。新近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 中全会提 出了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即 “全面二孩”政策,开启 了后 “计划生育”时代。在后 “计划生育”时代 ,人 12老龄化面临怎样新的机遇和 挑战?人 12新 常态呈现 了怎样 的特征 与规律?在人 口红利渐失的背景下,人 口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之 间存 在着怎样的传导机制?人 口老龄化之 于虚、实经济的不一致将引发怎样的系统风险?在二元社会体制犹在 的环境下,叠加人口 “东南飞”和养老制度 “差等化”设计,人口新常态的 “重灾区”何在?“养老金缺1:7” 认识 的误 区何在?在 “新一代”老年群体需求显化的情势下,人 口老龄 化问题治理的重难点何在?人 口新 常态呼唤怎样彰显 “共享”理念的深度改革和 契合后 “计划生育”时代命题的探索路径? 目前,《探索与争 鸣 》编辑 部与教 育部 哲 学社会科 学 重大课题 攻 关项 目 “老龄 化对 中国经济发展 的影 响及应 对策略研 究”[13JZD005】课题组合作 召开 了 “经济新常态与人 口老龄化”研讨会 ,特邀相关领域的专 家学者一道求 解 “人 口新常态”,以期更淡定地迎接白发浪潮 ,更有力地深化养老改革。本期编发部分研讨成果 ,期盼更 多的读者接续推进这一话题的解答。

     — — 主持人 李 梅

  • 学术争鸣
  • 学术争鸣
    郎友兴, 薛晓婧
    2015(12): 37-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治理问题日益突出,而与此相关的“邻避”现象越来越引起官方和 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学术界的关注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邻避”运动涌现的原因;二是提出解决 问题的对策。原因分析的焦点是当事者,包括两个行为主体,即政府和相关居民。学术界不少研究作出的 解释有相当的合理性,但是也有其不足。其实在中国,“邻避”运动只是人数众多,但不姓“公”,不是“公 民”运动;而姓“私”,是“私民”的聚集。因此,以“私民”与“私民社会”可以解释“邻避”运动在中 国的出现、频发及运动的实质。
  • 学术争鸣
    杨天石
    2015(12): 43-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龙云于 1937 年 8 月初到南京时,即对汪精卫推崇备至。抗战爆发,龙云初期表现良好。广州、 武汉失守后,龙云对抗战前途悲观失望,在和汪的秘密通信中接受其妥协、求和思想,汪即将龙作为叛降、 卖国计划的领头羊。1938 年 11 月,汪精卫经昆明出逃,向龙坦述全部计划,得到龙的充分支持和帮助。 事后,龙一面掩盖自己和汪的密切联系以及助汪出逃的关键事实,一面敷衍蒋介石和重庆国民政府,同时 则潜通汪精卫。1939 年,军统在越南河内谋刺汪精卫,龙派人携款慰问。事后,龙一面向蒋介石交出汪的 密函,一面派人联络河内的日特机关,继续勾连西南实力派,谋划反蒋,改变抗日国策。1940 年,汪精卫 成立伪政府,龙云曾图谋从抗日前线撤出滇军,通电主和。在抗战大潮中,他虽为抗战做过若干有益的工 作,但又与日、汪长期秘密联系,是抗日阵营内部的一颗未爆炸弹。重庆国民政府既须外抗强敌,又须对 付内部的反侧力量,妥善处理动摇不定分子和随时可能的反戈投敌者,其处境十分艰险。对龙云,蒋介石 和重庆国民政府既拉拢、安抚,争取其留在抗战营垒之中,为抗战出力,又须始终保持警戒、防范。蒋介 石与龙云,抗战期间始终存在着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
  • 学术争鸣
    何云峰
    2015(12): 5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社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奴役劳动到谋生劳动,再从谋生劳动向体面劳动的转化,最后走 向未来的自由劳动。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劳动岗位不充分、劳动权利保护不完全、中等劳动收入比 例不高等原因,目前的社会主义中国尚处于谋生劳动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正 在走向全面实现体面劳动。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谋生劳动,我们需要冷静地分析和面对,更要努力超 越谋生劳动,迈向体面劳动,为将来的自由劳动做好充分的准备。虽然发达资本主义已经走向全面实现体 面劳动的社会发展时期,但体面劳动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体面劳动跟自由劳动不能画等号。我们需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克服谋生劳动的桎梏,积极迎接未来体面劳动和自由劳动的到来。
  • 学术争鸣
    白彤东
    2015(12): 59-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气候变化愈来愈成为人们关心的议题,当下一种流行的见解是,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 解决西方社会过度竞争带来的环境以及气候问题。这种见解实则是一种大而无当的说法。《道德经》中提出 的自然与无为是一个最可能与环境问题联系起来的天人和谐的说法,但这种说法背后所要求的社会变革太 过巨大以至于不现实。先秦儒家的思想可以延伸出一套应付环境问题的理念,并且还可以通过混合政体和 新天下体系这两种根据儒家思想的制度创新,在政治运作上解决环境政策制定和执行上的问题。
  • 学术争鸣
    许良
    2015(12): 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既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由此产生了当代人的技术困 惑。对此,必须就生产力概念的丰富内涵、技术的生产力功能作出合理界定。不深刻认识自然的有限性, 不对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做出“澄清前提、划定界限”的批判性分析,而是脱离人类的生存基础,无条件地、 抽象地空谈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及其历史作用,就不可能深刻地认识与全面把握当代生态危机。
  • 时事观察
  • 时事观察
    王向民
    2015(12):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一批公众人物,他们以其特有的职业身份或专业技能,通过公共 舆论影响政府议程,最终加速或直接导致了公共政策的变迁。这些公众人物具有清晰判然的群体特征,选 择国家主导的社会治理制度作为公共议题,借助专业技能与社会网络建立起权势地位,通过偶然性的公共 事件或制度性的政治机会结构选择恰当的行动机会。但是不应高估这些公众人物的政策影响力。
  • 时事观察
    曾繁旭, 王宇琦
    2015(12): 7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为民众影响公共政策提供了技术便利。而大众明星本身的个人魅力和强大 的舆论影响力,使得明星公共行动更有可能引起公众对特定议题的关注,甚至引起政策制定者的注意。通 过分析明星发起的具有公共性的传播行动如何对公众舆论、公众参与,乃至公民文化产生影响的过程,我 们可以发现社会化媒体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 时事观察
    罗成
    2015(12): 7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1~2015 年,中国社会围绕雾霾问题产生了两次重要的公共讨论,均可视作移动互联网时代 的公共文化事件。第一次讨论中,微博的文化自主性,在将雾霾从“不可说”变为“可说”的同时,又带 来了娱论社会的精神段子化倾向。第二次讨论中,视频的科学可见性,在将雾霾从“不可见”变为“可见” 的同时,又造成了视觉启蒙的精神断裂化倾向。雾霾讨论,实际表征着当前中国社会精神状态既具建设性 又有破坏性的症候。其中,市民权利觉醒与私人利益局限之间的冲突是问题的根本。“公民感通”为中国社 会精神状态克服“市民”局限、迈向“公民”关怀提供了一种新的伦理想象。
  • 时事观察
    胡伟
    2015(12): 8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可喜进步,同时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中 国现代化转型的大背景和执政党建设的诸多困境,需要再审视如何彻底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 型的基本问题。从阶级党与全民党、群众党与干部党、整合型政党与代表型政党这三个政治学维度,总结 现代政党的运动规律,有助于深化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并探明具有时代特征的执 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具体路径。
  • 时事观察
    童潇
    2015(12): 8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社会组织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十大关系:一是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应当推进三者互 不替代、互促互补;二是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应当推进公权和私权确定边界、互本互构;三是自由与规制 的关系,对于结社应当保障自由权利,同时规制自由危害;四是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关系,须重在自组织, 适当他组织;五是活力与有序的关系,应当既重活力,又重有序,实现活力有序二者兼具;六是存量与增 量的关系,应当促进组织存量改革,支持组织增量增长;七是优先发展和均衡发展的关系,须重在优先发 展,同时兼顾各类平衡;八是枢纽型组织与一般组织的关系,应当精准发展枢纽组织,全面发展一般组织; 九是互益与公益的关系,须做优互益、做实公益;十是海内与海外的关系,应当推进两者相互借鉴、相互 交融。
  • 经济改革
  • 经济改革
    王志平
    2015(12): 89-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围绕“速度”、“结构”和“动力”三大焦点来表现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经济迅猛增长背后政府的强有力推动功不可没。但是,我国市场经济发育成长过程中的政府作用从来就具 有两面性。新常态下,政府作用的“有退有进”需要更多勇气和智慧。就地方政府而言,要做到三“退” 三“进”:从大量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中退出来,从大量政府部门直接抓的产业项目中退出来,从怕经济增长 速度下滑的“保速度”的习惯思维中退出来;在制度创新方面有所进,在社会保障建设方面有所进,在经 营和消费环境建设方面有所进。
  • 经济改革
    陆南泉
    2015(12): 93-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体现了我国三大战略思想:一是培育与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以及新的竞 争优势;二是“一带一路”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平台,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对外经济发展的 重要组成部分;三是确保我国经济的稳增长,实现新一轮全方位开放格局。为了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使 相关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从而形成区域大合作,习近平提出五 通的思路:加强政策沟通;加强道路联通;加强贸易畅通;加强货币流通;加强民心相通。
  • 文化视野
  • 文化视野
    范玉刚
    2015(12): 98-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典美学的核心是审美无利害和审美自律;消费美学则凸显经济维度,日益成为消费社会的组 织原则,在审美整合原则下寻求日常生活的重构。相对于经典美学的批判功能,消费美学通过提供成就感 的标准,借助如火如荼的文化产业,拥有了改造社会的力量。所谓“消费美学”是指消费文化语境下,大 众在日常生活中消费性审美体验的一种建构,在学理上它受到学科群的“文化研究”的支持,在实践上受 到产业群的文化产业的力量支撑。
  • 文化视野
    朱志荣
    2015(12): 103-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美学的话语包括中国美学的具体概念、范畴、术语和命题及其表述方式。它的建构需要借鉴 西方,继承传统,回应当下。在借鉴和参照西方美学时,我们应当继承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和李泽厚等 人的做法,使中国美学话语具有现代性特征,从而融汇到世界美学的大格局中。同时还应当继承和激活中国 传统话语资源,使其发扬光大,与西方美学话语互证互补。同时,我们还应立足当下,与时俱进,适应时代 要求,重视对当下审美实践的总结,包括对日常生活中审美趣味的总结等,从而在古与今、中与西的对话中 促进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这是中国当下美学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世界美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 文化视野
    王才勇
    2015(12): 107-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视觉现代性的中国历程表明,我们的现代性努力走上了一条虽合乎逻辑但依然是误区的道路: 放弃了自身传统的兼顾写实写意之本。因此,我们不是偏向写实这一端就是偏向写意,这是因为没有洞察 到中西方视觉现代性所面临的不同维度和肩负的不同使命。从中国角度看,视觉现代性面临的并不是凸显 写意性或提升主观性的问题,而是提升视觉传达强度,即感性表达力的问题。恰恰这一点是西方有而我们 没有,是传统没有而现在应该有的。如此,可以使我们既吸收西方又强化自身的传统,使我们的视觉传统 真正走向现代。
  • 文化视野
    邓辉
    2015(12): 11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840 年以来,中国面临着一个由传统而现代转化的难题,出于对自身传统没有自主实现现代化 的失望,主要选择了通过彻底反传统并以“类西化”的方式建构了现代中国,从而导致现代中国小传统的 形成。这一小传统支撑了现代中国之所是,而其主要的建构模式就是所谓的“逆格义”或“反向格义”。这 种“逆格义”或“反向格义”不仅指的是以西方哲学的理论方法以及西方现成的概念术语来理解解释中国, 更重要的指向是:通过 170 多年来,向西方学习所形成的有关西方的基本文化观念系统,即我们自以为的 “理想西方”的文化体系,构成了所谓现代中国的系统理论方法来理解解释西方以及中国。它不仅掌控了中 国古典传统的现代诠释,而且主导了对西方的诠释,从而成为现代中国所谓“类西化”之事实的根源。
  • 文化视野
    李有亮
    2015(12): 116-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媒体带来信息交流的便捷性、数字影像的直观性、网络主体的交互性、虚拟空间的无限性之 同时,也体现出其对个体性价值的根本忽视、对独立性思考的干扰、对深度思维能力的损伤、对纯真体验 和超越精神的麻痹,以及对刻苦钻研精神的淡化等多重异化特征。于此,当下启蒙就是针对在新媒体语境 中出现的共同性精神症候予以深入揭示和善意提醒的一种文化行为,这是一次人类责任的延续。新媒体发 展与文化启蒙之间存在着统一的可能,以新媒体作为载体的新世纪文化启蒙,其实践路径可以从产品创造、 策略选择、技术运用等三个向度上加以探寻。
  • 史海钩沉
  • 史海钩沉
    房鑫亮
    2015(12): 119-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衡在传授、总结金石学及其历史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不但率先在北京大学开设金石学课 程,还对这门学科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并试图作理论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在金石学个案上取得超 越前人成果的王国维进行了历时数年的探讨,涉及铜器、石经、石刻等诸多领域。马衡接受了王国维的很 多观点,并予以推进和完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正确对待史料新发现,及时开拓金石学的新领域,并利 用出土材料进行史学研究,以小见大,解决了不少悬疑问题,取得了古史研究的重大突破。在他们身体力 行下,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影响和促进,有利于相关学术研究的重大进步。
  • 史海钩沉
    刘小成, 吴锡标
    2015(12): 124-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孔氏南宗青镇支自明代以来,书香浓郁,不仅科举、仕途多有佳绩,而且涌现了孔传莲、孔继 孟、孔继瑛、孔昭蕙等众多女诗人。她们善于用作品表达见闻与感悟,表现青春零落、顾影自怜和志高命薄 的女性化生命体验。她们的存在,既彰显了孔氏家族的文化传统,也折射出江南诗性文化的影响。青镇支孔 氏在与当地文化的互动交融中,既实现了自身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推动了地方文化的创新与前行。
  • 青年论坛
  • 青年论坛
    冯庆
    2015(12): 128-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今年逝世的 M. H. 艾布拉姆斯是 20 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界屈指可数的泰斗级人物,其理论概括的 “四要素”作为一个亚里士多德式的学术大前提,一直被中国学者未经深刻反思地挪用为一切文学现象的基 本框架。一旦揭示了艾布拉姆斯的基本学术训练背景和对话语境,搞清楚他所依赖的历史主义哲学,就能 发现其著《镜与灯》并非一部纯粹的理论著作,其背后的用意是通过文学观念史和文化史的梳理,保存并 重启西方传统的活力。艾布拉姆斯这种回归历史传统与经典细读的浪漫主义文论研究模式,至今值得借鉴 和重新阐发。
  • 青年论坛
    马雷
    2015(12): 131-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是中原华夏族的主要墓葬形式,其分布区也大体与华夏族区域相一致。长方 形竖穴土坑墓内部同质性较高,与其他墓葬类型却界线分明,所表现出来的是整个中原地区华夏族的封闭 心态。这种较为封闭的心理状态的出现,有华夏族自身的原因,也与中原华夏族所经历的特殊历史时期分 不开。这决定了中原和边地各诸侯国的不同命运,并影响到后世汉民族特定心理的形成。
  • 王也扬
    2015(12): 135-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兆忠
    2015(12): 136-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