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3年 第9期
    出版日期:2013-09-01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夏军
    2013(9):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情绪” 是当今中国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題, 是社会生活的常态, 也是与政革同步的现象, 应该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与人民群众利益结合起来, 去正视它, 科学地分析它。以深化改革、实现民族复兴为目标, 深谋远虑, 切实解决当前群众的迫切需求, 是关乎中国前途的重大战略选择。这与党的“以人为本”、“群众路线”的宗旨完全一致。现有的相关研究, 尚跟不上实践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建立完善的社会矛盾处理机制的同时, 逐步形成适合中国需要的学术理论。
  • 论文
    于建嵘
    2013(9): 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国内各地的城镇化思路与实践是一种权力驱动型城镇化, 主要着眼于通过城镇化推动经济发 展, 却缺乏相关制度创新, 忽视市场主体的自主性, 缺乏对农民合法权益的有力保护。这种权力驱动型城镇 化不仅高估了城镇化的经济效应, 而且催生许多社会问题, 影响社会稳定。我们应该选择权利主导型的城市 化, 应该注重相关制度革新以确保农民在内的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避免农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城镇 化不应沦为经济增长的工具, 坚持权利主导型的城镇化才能支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 论文
    叶祝弟
    2013(9):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郝宇青|纪亚光|张泉|韩晓燕|罗峰|武志勇|钟枢|刘孝云
    2013(9): 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李炎
    2013(9): 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化生活、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的时间空间性问題需要放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进行考察。前工业时代、工业化和后工业时期, 时间与空间发生复杂的流变,从时空关系呈现的相对穗定到裂变压缩, 再到难以捕捉的膨胀消逝, 导致了文化生活、文化市场、文化消费与文化的生产组织、消费方式的巨大变化, 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时间与空间的现代性角度考量,工业化和后工业时代文化经济的时空关系的复杂流变乃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 论文
    葛四友
    2013(9):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收入再分配改革除了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外, 还受一种“再分配” 是劫富济贫观念的阻碍。这种阻碍是几种思维误区组合形成的。首先,人们把分配形式上的再分配等同于分配理由上的再分配, 导致人们把市场分配与国家分配放在不同的道德地位上; 其次人们把财产权的合法性条件混同于谁能获得财产的合法性条件, 由此错误地割裂了财产权与税收权之间的关系, 形成一种绝对财产权观念; 最后人们混淆了市场与贡献之间的关系, 认为市场制度是为了实现按贡献分配, 但实际上是市场制度本身决定了我们的贡献。
  • 论文
    申端锋
    2013(9): 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下,几乎所有的农民上访研究都是在抗争政治范式的框架中展开的。农民上访其实具有显著的非抗争性, 抗争政治范式遮蔽了农民上访的基本特点。为此, 以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为理论资源, 结合农民上访及其治理的经验调查, 在与抗争政治范式对等的意义上, 当提出非抗争政治的替代性框架。这一新框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适用前提;二是利益分析, 即利益调整的非均衡性; 三是政治分析, 即信访治理的刚柔相济原则;四是权力分析, 即基层政权的官僚主义。
  • 论文
    岳经纶
    2013(9):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迫使中国劳动关系必须在极短的时期内完成发展与转型双重任务。中国劳动关系的“重叠演化”与压制型劳动体制所造成的不良劳动关系, 是劳动维权抗争讀发的根本原因。而劳工维权抗争与地方政府“维稳”理念相矛盾, 则使国劳动关系深陷困境。当下劳动关系存在着“政治上的国家主人与现实中的弱势群体”、“较先进的劳工立法与较恶劣的劳工处境”、“ 庞大的工会组织与软弱的维权能力”三大悖论。走出维权与维穗的困境, 需要在观念上认识到劳动维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行为, 在制度上完善劳工维权的制度保障, 在法理上确认劳动者的双重身份, 在政策上理顺就业政策与劳动政策的关系。
  • 论文
    彭勃|杨志军
    2013(9): 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公共事件对政策输入、转换和输出的变迁影响不仅深嵌于政治过程和政府体制, 而且影响政策体制约束下的政策风格变迁。在代理型地方发展主义模式下,公共事件开始倒逼政府决策削弱。在公共事件的冲击下,一些地方性政策实践开始出现混合型政策工具的精细化创新。未来公共政策的体制转变方向应当是由凝闭型转向参与型政策体制, 从治理性相互依赖的途径, 建设“嵌入式吸纳”的弹性治理模式。
  • 论文
    董小苹
    2013(9):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青少年社会参与创造便利条件, 是社会平等和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国青少年社会参与热情高涨, 但社会参与渠道不够畅通; 保障社会参与实施的制度等方面尚不健全。为此, 政府应加强立法, 保障青少年社会参与的权利, 完善青少年的社会参与途後, 使青少年能在现有体制合法确立的参与渠道中充分、有序、制度化地参与社会发展。
  • 论文
    张爱军
    2013(9): 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博政治伦理主要是探求微博政治论争的道德内涵与特征。微博政治伦理是现实政治伦理的组成部分, 是现实政治伦理在微博中的传播、复制、集散、嬗变等。不同的政治伦理所具有的不可公度性和不可调和性构成了微博政治伦理的常态。微博政治伦理的非理性特征引发了微博政治伦理的系列瓶颈。化解徹博政治伦理的瓶颈需要引导、启蒙, 并以宽容待之, 更需要政治体制改革和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建设。阐述、分析和论证微博政治伦理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 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方法论框架。
  • 论文
    周宇
    2013(9):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金融正在迅速崛起。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金融变革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互联网金融不仅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支付方式和交易方式, 而且对传统金融业务、传统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模式和传统金融监管方式提出了挑战。目前,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界定和影响力评估尚存诸多争议, 盈待深入探讨。
  • 论文
    贾根良
    2013(9): 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历史上, 目前所有的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通过关祝保护等制度安排, 在国际分工中通过从“坏贸易”到“好贸易”的转变而实现国家崛起的。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当代世界,“出口低端产品并进口高端产品” 是“坏的贸易”, 而“出口高端产品并进口低端产品”则是“好的贸易”。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盾是, 通过压缩低端产品出口和扩大内需的结构调整,从“坏贸易” 逐步实现向“好贸易”的历史性转变。如果我国加入美国乃至日本等发达国家将通过的制度安排全面控制和支配我国高端产业和国内市场, 彻底根除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可能;反之, 如果我国不加入, 国家的贸易转向将“倒逼”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应该坚定地拒绝。
  • 论文
    邹华
    2013(9):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具有认知性和政治性两个维度, 由此生成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两种基本倾向。认知性的意识形态理论强调艺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关系, 政治性的意识形态理论注重艺术的社会现实的实践作用。然而这两个维度并非并列对等, 从根本上说, 认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历史证明, 前一种倾向根本没有发展起来, 而后一种倾向则以政治性对认知性的高度统合占据了中国现代文论的主导地位。为了重建马克思主义美学,必须恢复认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地位, 将现实主义从其长期的政治弄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巨大误解中解救出来。
  • 论文
    金耀基
    2013(9): 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古代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现在的大学之道则“ 在明明理,在止于至真”。中国现代化转型之最成功的一个主旋律莫过于大学从经学转向科学。中国的大学与西方的大学基本接轨了, 但是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人文逐渐被边缘化。现在的大学变成了只寻求知识和真理的大学,而不是追求美、善的境界和做人的道理的大学;虽然卓越, 但失却了灵魂。中国古代的“ 大学”之道不能放弃。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必须建立现代文明秩序( 合理的道德秩序。对之负有最大责任的就是大学。
  • 论文
    王涛
    2013(9): 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托克维尔热中, 国内不少论者仅抓住《旧制度与大革奶的只言片语, 将之用作影射现实、重述各自政治主张的修辞,而并未全面理解托克维尔在这部著作中最为核心的有关中央集权问题的思考。托克维尔揭示出, 中央集权虽使法国崛起成为欧洲的强大国家, 但中央集权的政治困境却导致了大革命。托克维尔对中央集权政治困境及其破解之道的思考, 具有深刻的历史启示意义。
  • 论文
    陈放明
    2013(9): 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路易十六时期的繁荣属于寻租者,而法国大革命属于群众, 前者的收益即后者的损失。政府既无法调和两者关系, 要推延革命便只有改革。然而寻租者充斥国家机器, 阻挠改革, 致其一再流产。斗争过程中, 政府同时丧失特权者与反特权者的信任, 其执政能力随社会基础的瓦解不断下降。因为无法革除积弊,“ 坏政府” 进入最危险的时期, 其改革冲动也臻于极致。不得不改革的政府与容不得改革的寻租集团爆发激烈冲突, 最终将国家送上暴力革命的轨道。
  • 论文
    王家范
    2013(9): 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