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3年 第11期
    出版日期:2013-11-01
      

    论文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高民政
    2013(11):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俞可平先生提出“民主是个好东西”后好评如潮,值得庆贺。但若有人明确提出“中国式民主也 是个好东西”,则未必能够得到一致好评。这也毫不奇怪,因为“中国式民主”究竟好在哪里,确实是一个 既需要明确归纳概括,又需要加以具体解释清楚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具备客观认识和正确对待“西方 式民主”理念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十分必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民主是个好东西” 和“中国式民主也是个好东西”不仅要好好说,更要好好做,这才是真正尊重民主与切实搞好“中国式民 主”的关键所在。
  • 吴建民, 张鸿雁, 肖金成, 李国平, 韩福国, 彭希哲, 张法, 阎江, 魏后凯
    2013(11):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 论文
    余伟民
    2013(11): 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需要回顾苏联模式发生、发展及其衰落的全过程。苏联模式的发生有其顺应 客观历史需求的“历史合法性”,因此曾获得社会下层民众和被压迫民族的认同。但是,在俄国历史条件下, 马克思理论中作为“替代性选择”的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转化为实践中的国家主义的苏联 (斯大林) 模式 社会主义。“强大国家”与“落后社会”并存的苏联模式反映出理论与实践的反差,也蕴含着“合法性危 机”。当苏联模式在与外部世界的竞争中丧失“比较优势”时,合法性危机的爆发将其推向衰落的进程。苏 联解体是苏联模式改革进程中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苏联模式的终结同样顺应了客观历史的要求。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扬弃苏联模式的前提下成立的。没有对苏联模式的批判,改革无从谈起,中国道路也无从 开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苏联 (斯大林) 模式的态度也是检验改革立场的试金石。
  • 论文
    余源培
    2013(11):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少,有的还相当尖锐,解决也比较 困难。就其原因而言,与部分存在并滋长的三种异化现象有关:一是劳动异化;二是权力异化;三是政绩异 化。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需要建设资本与劳动的良性互动为中心的机制,政府应当充当调停者,提高驾驭资 本和市场的能力。权力异化使权力演变成特权,实质是权力的滥用,反腐败需要把权力“关进笼子”,以防 止“倡廉”蜕变为“唱廉”。政绩是一个历史概念,唯 GDP 论英雄存在一系列的弊端,要改进考核方法和手 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按照“五位一体”的宏观要求,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 效率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内容。
  • 论文
    刘伟|吴友全
    2013(11): 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中国的外交决策也日益成为被关注的 焦点。艾利森的“决策三模式”作为外交决策领域的经典理论,从国家和组织两个层面解释一国的外交决策 过程与行为,对中国的外交决策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由于该理论只限于解释行政部门的外交决策,故很 大程度上无法解释中国由执政党作为外交决策主要结构的决策过程与行为。结合中国外交决策的实践与现 状,我们提出核心—外围联动模式,作为解释中国外交决策过程与行为的替代模式。
  • 论文
    汪大海|张玉磊
    2013(11):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城镇化主要采取运动式治理模式推进城镇化,由此导致我国陷入了运动式城镇化的陷阱之 中。城镇化运动式治理的本质是“政策之治”,其无法有效推进旨在提升质量内涵的新型城镇化。作为与运 动式治理相对应的治理模式,制度化治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模式选择。通过制定和执行城镇化战略规划、加 强与城镇化相关领域的重点制度改革、完善城镇化的制度监管体系等措施,可以跨越运动式城镇化陷阱,实 现新型城镇化的“制度之治”。
  • 论文
    陈晓彤|杨雪冬
    2013(11): 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空间是治理的基础和对象,城镇化则是改变空间的重大力量。目前关于治理的讨论,有意无意地 忽视了空间的基础性和约束性。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规模、速度空前的城镇化过程。城镇化从 本质上看,是人的生存交往空间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应城市空间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 以及思维价值判断的过程。这将对长期形成的空间结构、空间关系等产生根本性影响,也将对既有的治理模 式提出重大挑战。因此,必须从理解空间的重构入手,来讨论治理的变革及其走向,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空 间、人与治理的协调。
  • 论文
    唐鸣
    2013(11):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带有城乡分立的色彩、二元结构的烙印。宪法对城乡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组成、产生方式、与基层政权的关系、下设机构、职责任务 的规定完全相同,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分野是在宪法具体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村委会组织法规定了村委 会选举采取直接选举的原则,居委会组织法规定了居委会选举的三种选举方式,较之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显 得较为保守乃至甚为落伍。城镇化使此问题凸显出来,如果不将其解决,不仅农民工无法或很难参加所住社 区居委会的选举,而且基层民主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现行的居委会组织法关于居委会选举两种间接选举方 式的规定,于规定之初就很不合理且有违宪之嫌。在城镇化的背景下,修改居委会组织法的这一规定,是促 进基层民主发展的关键和前提。
  • 论文
    张幼文
    2013(11):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经济运行机制的特殊性要求建立“全球化 经济学”。这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深刻改革了世界经济的运行 机制与结构特征,使以生产分工为基础、以国际贸易为纽带的世界经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从而提出了 全球化经济学的理论主题。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分析方法,启示着发展政策选择的原理,启示着发展战略的 推进方向,也启示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战略转型升级的关键。比较与全球化经济学最直接相关的国际经济学 与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愈发凸显建立全球化经济学的必要性及其理论实践意义。
  • 论文
    马蔡琛|张莉
    2013(11): 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性别预算应以性别平等与预算资源配置的互动影响为突破口,通过跨部门的预算资源整合, 以实现中国预算体系注重预算产出绩效的管理取向。亚洲诸国的性别预算改革均由政府相关部门推动,由 “预算支出一翼”逐渐转向“预算收入一翼”,“因国制宜”,但同时也面临着推进机制欠佳、专业人才匮乏 等挑战。中国社会性别预算的完善与推广,要从提升性别预算的法治化程度、构建全周期性别预算管理体系、实施预算实体与预算程序“双轮驱动”改革等方面来予以切实推进。
  • 论文
    刘清平
    2013(11): 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熊十力的有关“衰年定论”可以发现,《礼记·礼运》的两段名言把“天下为公”的大同之 道与“天下为家”的小康礼教鲜明地对立起来:一方面显示了儒家仁爱观念中潜含着“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的大同因素;另一方面又揭示了儒家孝治观念主张“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 礼”的小康实质。这深刻地展现了儒家思想的内在悖论。
  • 论文
    吴锡标
    2013(11): 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孔洙让爵”是孔氏南宗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导致孔氏南宗由“至尊”转变为“平 民”。处于“平民”地位的孔氏南宗,时刻铭记“圣裔”身份,以衍圣弘道为己任,以平民地位,行平民之 事,履圣裔之职责,体现出强烈的坚守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孔氏南宗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传承儒家学说的传 统,体现了文化自觉意识,折射出教育的育人本质以及儒学演进的普及化和大众化特征。
  • 论文
    朱子彦
    2013(11): 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国史已成为一门显学。我们对之评述,旨在对新时期三国史研究的若干历史理论问题进行反思 与解构。以曹魏代汉为切入点,阐明禅代政治是中国历史上王朝鼎革的主流范式;并探讨政治人物在不同历 史环境下的多重性格与多重特征,以及历史人物的研究方法;质疑三国鼎立的主要原因是“南北经济均衡 论”。以往三国史研究存在下列主要问题:一是尚无一支专治三国史与 《三国志》 的专家学者队伍;二是重 复的内容多,对孙吴史不够重视;三是忽视海外的研究成果。
  • 论文
    孙梅
    2013(11): 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俄罗斯的能源储量、能源出口、能源效率等三个方面对俄罗斯的能源经济的现状进行观察,可 见俄罗斯的能源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走低碳化、多元化、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发展道路。在分析俄罗斯能 源经济的基础上,对中俄、日俄、欧洲与俄国等能源合作的市场、资金和政治地缘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比 较,可以明确中俄能源合作的优势及不足,以制定相应的策略。
  • 论文
    王龙
    2013(11): 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能源市场是俄罗斯“能源三环外交战略”的重要环节。中俄能源合作建立在庞大的能源供需 和高度政治互信基础之上。中俄能源关系面临市场层面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包括国内市场能源定价与国际市 场如何衔接、能源合作领域如何向对方进一步开放,深度合作所必须的安全边界和栅栏的破除,尤其是文化 交汇为前提的有效沟通、相互包容和彼此认知有待建立。这些突出的瓶颈,需要中俄双方共同克服。
  • 论文
    宋子恺
    2013(11): 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隐藏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模式下的西方意识形态迅速干预了现代日常生活的 方方面面,使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整个人文类学科遭到了“冷遇”,突出表现为人文专业人才缺失等社 会现象。应深入分析这一现象,找到传统文化被遮蔽的原因,以把握改变现状的历史契机。
  • 论文
    袁恩桢
    2013(11): 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