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9年 第8期
    出版日期:2009-08-01
      

    论文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燕国材
    2009(8):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当代中国教育应注意三个问题,即素质教育理论、人本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的关系。从这三者而言,其理论是正确的,思想是科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其中特别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我国古代"以人为本"的传统教育思想,以及现代西方人本教育思想,并融汇于素质教育实践中。
  • 论文
    刘金源|孙晓翔
    2009(8): 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大国崛起有赖于综合国力的上升,而文化实力又是综合国力各构成要素中的核心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国的兴衰。近代以来的德国,先后经历统一后的崛起与二战后的复兴与再统一这两个历史转变过程,并崛起成为当今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强国。近代以来的中国命运多舛,直到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才迅速提升,并成为当今世界第四大强国。尽管中、德之间综合国力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在实现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过程中,中国要特别正视在文化实力方面与德国的巨大差距,借鉴德国成功崛起的经验,努力提升文化实力,尽快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 论文
    张颐武
    2009(8):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今天在中国文学中出现的网络文学和青春文学迅速发展的新格局,一方面是新的消费意识和新的公民意识结合所产生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受众和作者基于自助文化紧密合作的结果。这当然更是整合后的"公民消费者"带来的新的精神生活样态。它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的空间,也为文学在"新世纪文化"历史条件下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 论文
    欧阳友权
    2009(8): 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网络文学正从"另类"和"边缘"向文学主阵地挺进,在传统的文学广场上竖起一面新的旗帜。网络文学重整了当代文坛,它的迅速崛起,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文学新格局,加速了当下中国文学的转型。未来的网络文学,需要提升自身品质,让这一新媒体文学真正成为人类文学发展富含价值承载的历史节点。这主要包括:解决好"文学性"匮乏的"短版难题",提升网络文学的艺术审美价值;避免文学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方式;健全"他律"与"自律"并存的约束机制,通过市场和技术的双重手段建立甄淘与遴选并存的激励机制,强化网络行为主体的素质提升和道德自律。
  • 论文
    张丽军
    2009(8): 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陈思和先生认为,"新世纪文学"显现出一种作家主体精神力量丧失、不再被理想和激情所支配的"中年危机"。笔者在认同其思考具有重要价值的同时,认为新世纪中国文学陷入的不是"中年危机",而是新世纪青年作家的"成长危机"。比照五四作家和新世纪作家,就会发现新世纪青年作家陷入了文化断裂困境、代际冲突和现实维度缺失的多重"成长危机"中。
  • 论文
    沈渭滨
    2009(8): 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孙中山与宋嘉树首次接触于何时?居间介绍人是谁?接触的地点在哪里?这些都是研究孙中山与宋嘉树关系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经过考辨,1892年宋嘉树在陆皓东陪同下,在香港和孙中山首次接触,奠定了孙宋日后关系的基础。
  • 论文
    张凌云
    2009(8): 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传统理论认为,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的理论前提,它本身是否也有自己的理论前提?对此,传统理论解读模式有二解:一种意见认为,唯物史观有自己的理论前提,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推广和应用";一种意见认为,唯物史观并非辩证唯物主义的"推广和应用",它本身即是马克思哲学。前者改变了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导致唯物史观成为直观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后者则使唯物史观失去了内在的哲学维度而走向实证化。其实,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它是把实践唯物主义运用于历史的发现。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剩余价值的发现,均奠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人与对象世界在实践中生成的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所以,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并非唯物史观,而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
  • 2009(8): 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 论文
    田北海|钟涨宝
    2009(8):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社会福利社会化是以社会共同责任本位为理念基础,通过社会福利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渠道的社会化和服务队伍的社会化,实现福利对象的公众化。在一个由国家、市场、社区和民间社会为主体的福利多元主义的四维分析框架下,社会福利社会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福利目标由最低标准向社会质量转变、福利对象由被动受助者向能动主体转变、福利主体由独力支撑到多元合作转变、福利机制由行政主导型向民主对话型转变,以及福利政策模式由消极被动向积极主动转变。
  • 论文
    何静|李京生
    2009(8):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带来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转型。很多大城市出现了城市贫困人口聚居在城市特定区位的现象,上海概不例外。对杨浦区城镇低保家庭聚居区的调研发现,城镇低保家庭聚居区的形成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廉租房保障制度缺位,"重效率、轻公平"的城市规划价值取向,城市历史空间的延续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下需要从住房保障和城市规划两方面采取行动,促进低保群体与中、高收入群体的社会融合。
  • 论文
    陈杰|张兴瑞
    2009(8): 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近年来,中国城镇住房市场上房价与居民购买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政府部门用以调控房价的行政管制手段典型体现为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然而,通过对这类限价房产的社会福利与效率效应的分析发现:如果对住房上涨的控制不是基于对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善,而是单纯的限价管制,不仅不能达到控制价格的政策预期目标,反而会因为抑制产量导致社会福利净损失,而且会因为在流通分配过程中的寻租行为和商品错误配置而产生多重福利损失。因此,需要在认真分析中国住房供需特点的基础上,在尊重市场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找寻调控房价真正持久有效之路。
  • 论文
    谢京辉
    2009(8):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文化资产在我国文化领域拥有重要地位。随着一系列国有资产管理文件的出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资运营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国资运营的责任体系建设,保障国有文化资产安全;构建面向文化企业的多层次投融资服务平台;开发与提升专业人才队伍,以科技提升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是今后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改革需要突破的关键。
  • 论文
    汪堂家
    2009(8):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哲学教育的浮华掩盖不了功利性、条块化的教育模式下,思想显现荒疏和苍白的危机。当前哲学教育的急务是要破除对哲学的实用性的迷思,要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为目标,要让学生学会发问及就"问"本身发问,还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术训练。
  • 论文
    冯菊香|郝琦
    2009(8): 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高考加分政策客观上加剧了东西部地区高考的不公平,造成了西部地区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进而对于基础教育的群体性失望。为获得高考加分,西部一些学校采取的"加分教育"措施,背离了基础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剧了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畸形发展态势。对此,必须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加大对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步伐和力度,使高考加分政策真正成为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公平的有力工具。
  • 论文
    叶长茂
    2009(8):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达尔的政体转型理论为后发国家的政体转型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后发国家,民主化先于自由化是一条比较稳妥的渐进式民主转型的道路。自下而上的民主化,不是着眼于政权的交替,而是着眼于民主的制度建设,能够保障各方政治力量的安全,为实现向宪政民主的和平转型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 论文
    付翠莲
    2009(8): 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近代社会契约论于16世纪兴起后,在长达两个多世纪里一直主导着西方的政治潮流。通过集中探讨社会契约论在16世纪以来的勃兴、18世纪遭遇到的批判及其后在当代重构的历史,可以剖析其对西方的政治发展所起的重要理论支撑作用。
  • 论文
    贺晓燕
    2009(8): 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有清一代,见诸史乘的生童罢考、闹考或阻考事件大致有20余次。造成罢考、闹考或阻考事件的原因有很多,生员特有的优越感和科举制度本身的缺陷是导致罢考的重要因素。
  • 论文
    余亮
    2009(8):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张荣明|赵赟
    2009(8):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