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7年 第9期
    出版日期:2007-09-01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余源培
    2007(9):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重要问题。毛泽东为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将其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创了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当前解放思想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全面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为此,需要有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
  • 论文
    冯景源
    2007(9):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讨论开始,哲学教科书的二分"板块结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绵延不止。这里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是否唯物史观的"理论胚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突显的是"两个跨越",即社会形态的跨越和生产力发展的跨越。"两个跨越"和影响我国哲学教科书近半个世纪的二分"板块结构"发生了理论碰撞。基于实践和理论的需求,本文着重论证如何摆脱这个"理论胚胎",恢复唯物史观的"本来面目"。
  • 论文
    孟世凯
    2007(9):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传说时代先祖祭祀,历史上有民祭和官祭,官祭就是现在的公祭。一些地方为争始祖的故里,以不合史实的户籍为证据大搞公祭活动,混淆了先秦历史文化的研究,也贻误后人。
  • 论文
    曹伟明
    2007(9): 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中国新一轮城市文化建设的高潮正在兴起。文化被深深地熔铸于社会生产力之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助推器。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和"四个率先"的推进,"文化大都市"和"四个中心"的建设,应该倡导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当今海派文化的理念创新,构建新的人文精神。
  • 论文
    袁恩桢
    2007(9): 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作为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龙头——上海,如何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长,实现基本经济结构的优化配置,是当前特别需要关注的重大课题。外资企业现在是上海的"快腿",其在上海不是多了,而是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是上海的"弱腿",其发展首先取决于对旧有观念的破除;国有企业是上海的"慢腿",其最大问题仍然是自主权的缺损。
  • 论文
    周长城|刘蒙
    2007(9): 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当代婚恋问题置于社会网络理论视野下,将择偶行为视为个体在社会网络中寻找资源的过程,借对当代社会中互联网婚介网站等社会性择偶网络兴起现象的观察,尝试剖析社会婚介网络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同时揭示社会网络择偶方式对婚恋产生的社会影响。
  • 论文
    风笑天|许传新
    2007(9): 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迪尔凯姆比较法的著名研究"自杀论"认为,单纯的比较只能确立两种社会事实或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而要证实这种相关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必须借助于理论分析确立因果,并控制其他变量进一步检验因果。
  • 论文
    陈章亮
    2007(9): 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方学者利用网络技术作用否定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说明网络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我们应当面对的重要课题。网络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两重性,使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要在概括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趋利除弊,扶正抑邪,不失时机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任务。
  • 论文
    王鹏程
    2007(9):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要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特别是进一步完善作为全党工作基础的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员的主体地位,从制度机制上保障党员义务与权利的落实,从党员主体素质的提升上努力加强现代民主修养。
  • 论文
    杨明秋
    2007(9): 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住房金融在我国的实践时间不长,社会关切度却极高。但当下研究大多是基于实务的对策研究,缺乏系统性。关注我国住房金融制度形成和变迁的过程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我国住房金融的模式,有助于真正发挥住房金融在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论文
    鞠立新
    2007(9):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垄断行业的改革持续了十几年,但目前已经陷入了困局,主要原因在于:一些部门和地方的公共权力被异化;既有垄断格局没有真正被突破;一些媒体和专家学者被强大的特殊权势利益集团所"俘获";受制于现实社会经济环境,决策层对垄断改革的方案难以抉择;法制建设的滞后、司法的软弱和偏颇、市场监管的缺位等。破解困局之道在于:深化政府改革,厘清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权力边界及运作机制;廓清国有经济的主要功能和领域,划清国有企业和公营企业的区别;进一步推进法制建设和制度规则秩序的建设;规范地方公共权力的行为方式;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进一步开放市场。
  • 论文
    汪介之
    2007(9):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俄罗斯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作品在我国的接受曾出现过某种延宕,但是我国读书界一经直接阅读《日瓦戈医生》,便立即产生一种特殊的亲切感。作家以诗的语言对动荡的20世纪的叙说,对这一世纪中知识分子命运的出色艺术表现,使中国知识者读出了自己的精神传略;而帕斯捷尔纳克及其作品的份量和命运,也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反思自身的契机。
  • 论文
    郝文华
    2007(9): 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五四白话文运动对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它赋予文学作品新的思想和精神品格;促成中国文类秩序由古典向现代的整体转换;促进文学整体审美范型和表达方式的现代转型。同时,伴随白话文运动所引发的语言改革,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也完成了现代转换。
  • 论文
    谢维营
    2007(9):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思想与学术有同一、相似、互相联系的方面,但二者决非完全等同。思想是指引人类通向理想境界的路标和灯塔,是精神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学术则是人类理性进步的筑路机和铺路石,是精神文明信息的解码器。在社会革命和转型时代,思想创新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在社会相对平稳发展的和平时期,学术研究容易受到重视和取得成果。否认二者的同一、相似和联系是错误的,否认二者的区别也不可取。
  • 论文
    潘雅静
    2007(9):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专业主任制度是高校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后在二级学院实行的一项新的管理制度。二级学院实行专业主任制度必须对内部结构进行重组,构建完整的系统结构,建立和谐的内部关系,以提高管理工作绩效。
  • 论文
    颜建勇
    2007(9): 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生教育承载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体制性障碍、创新能力不足、学位结构不合理以及国际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我们应通过创新和完善研究生教育体制、建设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调整和优化学位结构、拓展和提升国际交流层次与水平等途径解决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以及研究生教育"质量强国"目标的早日实现。
  • 论文
    何平立
    2007(9): 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方新社会运动的蓬勃兴起与发展,不仅是当代西方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新表现形式。该运动虽不是由生产关系和经济利益直接引发的,但却导致了对社会阶级、政治矛盾和文化经验界限的重新划分。作为一种多元社会的认同感政治,其表现为原有的现代化价值与正在兴起的后现代价值之间的冲突,是人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寻找自我认同的结果。新社会运动虽然还面临着各种问题,但是其对现有体制、政策和权威构成了挑战,并且对政府公共政策和全球化治理机制来说,它是一种潜在的积极力量。
  • 论文
    肖维琪
    2007(9): 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刘希伟
    2007(9): 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华强|马洪涛
    2007(9):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太平天国起义后不久即宣布开科取士,说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意识到人才对于巩固政权的重要性。太平天国定都后对传统的科举制度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如改三年一次乡试为一年四试京试,考试内容弃四书五经改为上帝教教义,实行参考权平等。太平天国对科举制度的改革使太平天国不仅没有网罗到栋梁之才,还遭到了当时文人士子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成为太平天国最后覆灭的又一原因。太平天国科举考试更多的表现了太平天国领袖的科举情结和对社会的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