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6年 第10期
    出版日期:1996-10-01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唯先
    1996(10):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神文明必须常抓不懈最近,《红岩魂》英烈展及《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在京城的演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有舆论称此为理想的回归。然而,透过历史的表象,我们应该反思;这是长期来精神文明建设时抓时断的反映。五、六十年代,保尔、卓如、雷锋的光辉形象,曾激励了一...
  • 论文
    马洪林
    1996(10): 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康有为的未来教育思想上海师大教授马洪林康有为在著名的《大同书》中,对未来的大同之世进行过种种预测和悬想。尤其是对未来教育的预设更闪射出中国人的智慧和光芒。他参照中酉教育的制度和内容,从学制、内容、师资、环境等多方面对大同未来教育进行精心设计,时空虽越...
  • 论文
    郑志
    1996(10): 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哲学家缘何在先贤墓前跪哭郑志一位学者谈起,年前在武夷山召开的南宋理学家朱嘉国际学术研讨会结束后,与会学者前去拜谒朱嘉陵墓。适逢天降小雨,泥地泞滑,然92岁高龄的著名哲学家陈荣捷率先拄杖来到墓前,并庄严地跪了下去,双眼泪水长流。在场的中外学者见老先生不...
  • 论文
    蒲依
    1996(10):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穷乡贿选蒲依掏钱买官,是我们的“国粹”,史不绝书,不足为奇。贿选,却是建立民国以后的新玩意。布贩子出身的曹辑在当上了直鲁豫巡阅使以后,又想过总统癌,掏出造孽钱……
  • 论文
    王建民|胡琪
    1996(10): 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动及其影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王建民,胡琪近年来,上海郊区的都市化正在迅速推进,与此相应的是,郊区农村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农村人口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郊区农村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动又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产生了新的...
  • 论文
    丁一
    1996(10): 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化兴中国文化的趋向──著名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李慎之访谈录本刊特约记者丁一原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慎之先生,在学术界素以视野广阔而著称。在世纪之交,本刊就国际事务和中国文化等一些宏观问题,采访了李先生.世界正处于动荡的关口O记者:李先生,“全球性的时代已...
  • 论文
    胡显中
    1996(10): 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收费是一个误区《经济纵横》杂志社编审胡显中高校收费从试点到推广已成定局。作为老百姓,似乎只有照办的义务。但是,最近阅报得知,河南几所高校有167名新生未来报到,主要原因是家境贫困,无力支付学费。读后令人感慨万端。据有关报道,高校收费的理由之一是;...
  • 论文
    孙力
    1996(10): 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贵族”学校、“精英”教育不利于教育公平复旦大学博士生孙力在加大教育投资,推动教育发展的当下,人们极易忽略教育的发展紧紧地关联着社会分配的公平问题,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举措不应违背社会的公平原则。因为此举不当,将会加速社会的两极分化,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和...
  • 论文
    李培栋
    1996(10): 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暂时的不公平换取公平教育上海师大教授李培栋“教育公平”就实际情况而言,是一句空话。因为社会的每个成员收入、住房、医疗不公平,何来教育公平?当然,“教育公平”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事实上目前存在着不公平,我们就得承认它,争取在一个足够长的历史阶段中去否...
  • 论文
    丁钢
    1996(10):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要充分考虑教育发展中的人文精神华东师大副教授丁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发展给教育改革带来了机遇,不同体制学校的建立,招生制度的变革及其与之而生的选择教育和选择学校的可能,给教育改革注人了活力。然而,也正是在打破了以往单一僵化的教育制度情况下所引起的种...
  • 论文
    黄国良
    1996(10):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镇企业外部环境的营造浦东新区凌桥镇副镇长黄国良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它给我国农村经济增添了活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致富起到了历史性作用.因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乡镇企业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一项重要任...
  • 论文
    唐安国
    1996(10):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施义务教育:“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华东师大教科所所长唐安国效率是产出与投人的比值,原本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引人教育领域后,教育效率是指:以一定的投人(资金、设备、师资等),通过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增量,或提高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等措施,使教育获得...
  • 论文
    施炎平
    1996(10):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儒商精神的现代转化华东师大副教授施炎平近来,学术界和实业界有不少人提出了儒商研究的课题,都涉及到如何理解儒商概念、如何剖析儒商精神的特质、如何探讨传统儒商精神的价值和现代转化等问题,这对于我们借鉴历史资源,积极培养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管理的专门人材,是...
  • 论文
    朱贻庭
    1996(10):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儒商”与儒商精神华东师大教授朱贻庭近年来,“儒商”研究已为学界和商界所重视,且呈发展之势.“国际儒商学会”的成立就是一个标志,其影响已及于南洋华商,同时,商界已有人明确提出“造就一代儒商”的口号,而关于“儒商”的论著和文学作品也悄然走上文坛,在学术...
  • 论文
    高为学
    1996(10):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能提倡个人主义──评《道德建设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现实》高为学《探索与争呜》1996年第及期,发表了署名为周成名的《道德建设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现实》一文(本刊第5、6期已连续发表了两篇与之商榷的文章:《个人主义不能救中国》、《走出“个人主义”误区》—...
  • 论文
    张徐顺|陈瑞琪
    1996(10):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工科教育如何面向21世纪中国纺织大学张徐顺,陈瑞琪人类社会正处于世纪之交,中国的改革大业也正向纵深发展,而我国的高等工科教育将以什么面貌出现在21世纪,这是广大高校工科教育工作者的热门话题。我国工业生户的前景高科工科教育主要是为我国工业系统培养各...
  • 论文
    顾吾浩
    1996(10):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城市化中的农民利益保护问题上海市农委政策研究室顾吾浩农村城市化是世界范围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农村城市化标志着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现代化向高度发展。但是,伴随农利城市化的进程,各国都存在着一...
  • 论文
    陆震
    1996(10):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神文明建设的枢纽与基点陆震没有现成发展模式可循的历史格局,决定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理论滞后。为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是实践摆在我们面前的拍切课题。迄今为止,我们所使用的“精神文明建设”一词,一直是一个含义广泛而模糊的社会概念和宣传用语。对...
  • 论文
    蒋德海
    1996(10):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神文明建设要跳出“伦理本位”传统华东师大蒋德海精神文明的核心是什么?一个流行的看法是:道德。道德为什么能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概括起来大约有三个理由:其一,中国是伦理社会。中国与西方不同,在中国人与人之间是直接的,即伦理的,而西方社会在人与人...
  • 论文
    秦维宪
    1996(10): 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经济大潮下的教育公平与效率教育,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关联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关联到千家万户。如今,在学国呼吁加大教育投入的状况下人们对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内在关系,对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对“贵族学校”和“精英教育”等等问题,产生了许多想法,这对于推...
  • 论文
    张南保
    1996(10): 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锐意开拓城乡一体化──读《论中国农村城市化》上海大学教授张南保早在1949年毛泽东就指出:中国还有80%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这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自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数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由于诸种原因,主要是体制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