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6年 第6期
    出版日期:2006-06-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朱贻庭
    2006(6): 2-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愈渐泛滥的不良的社会风气可见,荣耻不辨,耻感消解,确有“去羞耻化”(实质是去道德化)的倾向。“耻不从枉”,知耻而后正。知耻和知荣是一个问题的两面,知耻是对是否知荣的验证,仅有知荣,很可能只是追求虚荣而已。显然,在价值观的范畴内,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关键在于“知耻”、“有耻”,在于要有“耻感”。耻感作为对善的否定性把握,是对恶的抑止力和为善的激发力,是为善祛恶的内驱力。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显露无遗的情况下,当应特别重视“耻感”的问题。耻感或羞耻心是人之为人的底线,是人格的基本点,人有耻感,是保持做人尊严的自因,因此,尊重和自重人格,也就是保护和激发耻感,从而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这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条必要路径。 
  • 论文
    程念祺
    2006(6):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下,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到改革成败、关系到国家前途的基本国策。然而,我们到底是否明确新农村建设应当追求怎样的发展目标?我们正在践行怎样的发展模式?我们是否已经意识并能避免其中的发展隐患?我们又需要怎样的发展理念?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日前,我刊特邀部分专家学者赴仍然保留着浓郁“原生态”自然环境的江西婺源,就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历史文脉保护、文化建设、组织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等展开讨论,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学理的支持。我们将分两期刊登专家学者的建言,以飨读者。
  • 论文
    沈渭滨
    2006(6):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下,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到改革成败、关系到国家前途的基本国策。然而,我们到底是否明确新农村建设应当追求怎样的发展目标?我们正在践行怎样的发展模式?我们是否已经意识并能避免其中的发展隐患?我们又需要怎样的发展理念?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日前,我刊特邀部分专家学者赴仍然保留着浓郁“原生态”自然环境的江西婺源,就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历史文脉保护、文化建设、组织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等展开讨论,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学理的支持。我们将分两期刊登专家学者的建言,以飨读者。
  • 论文
    余源培
    2006(6): 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叶书宗
    2006(6): 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葛红兵
    2006(6):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提升文化竞争力的过程中,我们要警惕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观念和简单的文化多元主义思路。中国当代文化的根本问题是多元杂处却不能融合交汇的问题,中国缺的不是多元文化,而是在文化多元之上的普遍共识——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共识。建立在全球化、市场化、世俗化基础上的以大众为文化主体的,在多元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共识”,才是真正的人文精神。 
  • 论文
    姜长斌
    2006(6): 1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郑异凡
    2006(6):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卫国战争初期,由于苏联没有战争准备,乃至遭到重大损失,斯大林便连续3次打算与德国媾和。这些媾和打算与列宁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性质不同。 
  • 论文
    吴其良
    2006(6):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面临着四大主要矛盾:党的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与意识形态多样化倾向之间的矛盾;党的意识形态的强势性与社会选择理性增强之间的矛盾;党的意识形态的解释力与社会受众期望差距之间的矛盾;党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力与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全新思维方式之间的矛盾。要保持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必须明确一个重点,遵循两个规律,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 论文
    肖东波
    2006(6): 2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国初期,党的领导人和理论工作者以极大的政治热情,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毛泽东思想。这个阶段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呈现出“自然”、“由衷”和“丰富”的特点。尽管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从总体上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论文
    齐凌云
    2006(6):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转型期中国社会与政治的发展模式分析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极权主义理论、多元主义理论、市民社会理论、合作主义理论都是用来分析中国政治变化的理论范式。
  • 论文
    余建清
    2006(6): 3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握党对人大工作领导的完整涵义,才能正确解读在地方人大工作中地方党委和人大常委会党组两个领导核心作用的相互关系,并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 
  • 论文
    邱柏生
    2006(6):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执政党要善于组织和利用广大的社会资源,而社区资源就是一种新的社会资源。我们将社区资源主要理解为物质资源、精神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综合资源等。社区资源的整合方式主要有借助传统型、交换协调型和行政主导型,它们各有不同的制约条件和整合特征。 
  • 论文
    风笑天
    2006(6):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作为群体的青年其本质是一种“社会过渡群体”;而青年期则是人的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青年文化是社会各种亚文化中最具活力和先锋作用的一部分;青年研究要特别注意社会学的视野以及方法的科学性。
  • 论文
    陶友之
    2006(6):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理论界关于市场经济“三多三少”的争鸣,应当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上去统一认识,具体包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必然性”与进入的“条件性”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资源配置“二重性”的认识,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自由性”与“盲目性”的认识。 
  • 论文
    管爱华|崔宜明
    2006(6): 4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传统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产物,所以,传统道德的基本理念还需要从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对应的“生存理性”上去理解和解读,传统道德所高扬着的“家”、“乡土人情”和“勤俭与消闲”等理念都是这种生存理性的表达。农村经济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需要关注这些仍在中国传统农民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价值诉求。 
  • 论文
    董守海
    2006(6):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深层嬗变的一种标示,必将从根本上呈现人的身体、欲望、心灵和精神的内在构造本身的转变,这便把现代人抛掷于道德资源的日趋匮乏、道德信念危机的日趋加深、道德文化力量的日趋减弱这一现代性危机之中。通过对现代性的反思,从历史中寻找解决当今道德危机可资借鉴的资源,有助于揭示现代性社会所需要的伦理精神。 
  • 论文
    丁丽燕
    2006(6):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情商理论广为流传,其合理内涵自不待言。但国内一些介绍情商的文章与书籍,把情商作为获取成功的最新法宝加以大肆宣传;也有一些人断章取义,把情商仅仅理解为圆滑世故的为人处世之道,造成许多不良影响,误导了一大批青年学生。庸俗化了的情商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媚俗”的理论。它的泛滥,对良好的国民素质的养成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 论文
    毛锐
    2006(6): 48-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最典型的私有化案例,撒切尔政府私有化实践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吸取。在研究私有化时要注意中外学术界对私有化涵义的理解是有差异的,我们的学术界通常所理解的私有化只相当于西方狭义私有化的概念;加强竞争是当前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关键。 
  • 论文
    吴光
    2006(6): 5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叶启绩
    2006(6):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谢维营《哲学的魅力——思想探索的快乐》一书提出了不少新观点、发明了一些新概念、运用了一些新方法,能从“思想创新”的高度把握哲学的魅力。 
  • 论文
    沈敏华
    2006(6): 5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克吕尼运动是西欧中世纪的一次重大改革。这场运动不仅着眼于修道院改革,而且宗教与政治狂热介入世俗事务,要求调整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克吕尼运动确立了教皇政体,使教皇权势不断攀升,并营造了浓厚的社会宗教气氛,加速了欧洲文化的认同,使中世纪盛期的西欧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