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3年 第11期
    出版日期:2003-11-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王其康
    2003(11):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廉政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它在一定层面上深化了对廉政建设实践活动的认识,增加了新的考察视角。廉政文化也同其他文化形式一样,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廉政实践及其成果的不断延伸,并由此勾勒出不同历史时期所具有的张扬廉洁与反对腐败的文化特点。
  • 论文
    余伟民
    2003(11):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体现“价值理性”教育的历史教育在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处于“小三子”地位,遂导致我们不少年轻人的人文素质正在滑坡,并日益显示严重的后果。仅以本刊曾披露的相当数量的中学生不知“七七芦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为何事到明星穿日本军旗服登台亮相、青年职工往重阳糕里塞太阳旗而言,这些状况激起了抗日老战士及众多学者的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已在本刊撰文呼吁全社会重视历史教育。遗憾的是,这些呼吁没有得到社会足够的回应,社会上因历史苍白而凸显的青年人价值观的异化有加剧的趋势,乃至发展到今年连续发生有辱民族气节的丑闻。这一切告诫人们:如果我们再不重视历史教育,那么我们民族精神的培育将流于清谈。基于此,本期再刊发余伟民先生的文章,希望能得到有识之士的呼应。 ——编者
  • 论文
    戚其章
    2003(11):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播放后,其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情节:光绪朝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翁同龢从军费上掣肘北洋水师,遂致中日甲战之役惨败。这一情节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在电视覆盖率日益扩张的信息时代,观众从影视媒体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否可信?本期刊登的著名中国近代史专家戚其章先生的文章,以其掌握的最新史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同观点者,望畅所欲言,前来讨论。——编者 
  • 论文
    叶文宪
    2003(11): 10-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最近一段时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何平编剧、导演的《天地英雄》先后在银幕亮相,寂寞的影坛上刮起了一股“英雄”旋风,舆论界惊呼:“我们进入了‘英雄’时代!” 谁是英雄?英雄是社会上少数杰出的人物,英雄以外的就都是凡夫俗子、芸芸众生了。当社会分裂为敌我双方时,我方有英雄,敌方也有英雄,但是由于存在着利害的冲突和情感的褒贬,所以我方只称己方的英雄为英雄,而称敌方的英雄为枭雄。
  • 论文
    葛红兵
    2003(11): 1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历史剧尤其是清宫戏以狂飚突进的态势席卷神州,其间既有大漠雄风、金戈铁马;亦有红墙晓风、秦淮金粉……针对这一反常现象,文学评论家葛红兵先生提出了当下历史剧反历史、反文化的问题,及至其之所以表现泛滥的深层次原因。此乃一家之言。欢迎广大读者,特别是历史剧创导人员参与争鸣。 ——编者
  • 论文
    李金艳
    2003(11):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3年10月4日的《南方周末》刊登了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的《反对教育乱收费的另类思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拜读多遍,深感其中的认识存在很多谬误。在此,我想就茅先生的观点提点不同的看法,请茅先生和读者指教。 一、教育乱收费是教育领域里最丑恶的现象之一,必须充分认识其危害,坚决予以反对。否则,则必然会使乱收费更加猖獗,使公众利益受到更大侵害,还有可能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 论文
    辰瑛
    2003(11): 1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安全生产已成为党中央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关心的头等大事。据新华社2003年10月23日(国务院就安全生产问题举行的记者招待会)报道:“今年1—9月份共发生10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共死亡461人”。“目前,煤矿每年的死亡人数接近6000人,基本上都是农民工,……我们有将近26000个煤矿,其中有23000个乡镇煤矿,也就是非公有制煤矿,占90%。
  • 论文
    郭星华
    2003(11): 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2年发生在山西繁峙的“六.二二”矿难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可是37名矿工惨死的景象在我脑海里却久久挥之不去。为什么不法矿主殷山用金钱铺路这一原始手段能够屡屡得手?既能买通贵为一县之长的王彦平,复能封住有“无冕之王”之称的记者的嘴?本文试图运用法律社会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对这一事件进行多视角的反思。
  • 论文
    黄瑚
    2003(11): 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今年9月15日、26日,新华社连续两次发布消息,揭露了新华社等新闻媒体的11名记者在采访山西繁峙矿难过程中受贿的详情。这一事件,虽以有偿不闻为其表现形式,即记者受贿后将真相隐而不闻,但本质上仍是一种权钱交易行为,属于有偿新闻的范畴,是有偿新闻的一个新变种。
  • 论文
    罗峰|王伟萍
    2003(11):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任何一项具体行政决策的诞生,都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决策主体对决策客体的一种回应和安排。从逻辑上讲,决策主体、决策客体和环境的变异性使决策过程变得扑朔迷离,但这其中毕竟有规律可寻。本文超越单纯的个案分析和静态分析,试图从过程层面把握影响当代中国行政决策的各种要素:执政党要素、利益的外输人和人格化要素。
  • 论文
    张华青
    2003(11): 2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解决社会的公共问题,这是政府作为公权机构所必须承担和履行的“公共性”职责,也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必要前提。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一些政府职能机构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经常采用运动化或突击化的措施加以整治。这种运动化管理范式在某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或在某一非常时期,或针对某种特定的情况,作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一种手段,其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 论文
    宋东明|沈谦芳
    2003(11):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方国家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从近代社会以来,西方国家的政府是在市场、社会的复杂关联中走过来的。“从早期的公共行政到今天的公共管理,其主轴的变化都是环绕政府与市场的转变与调整”。
  • 论文
    曹茂
    2003(11):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处我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省,农民也占全省人口的绝大多数。云南还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3.4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给边远落后地区的农民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农民成为了市场经济的主体;农民的眼界开阔了,受教育程度提高了,民主意识增强了。
  • 论文
    潘允康
    2003(11):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争取妇女解放,实现男女平等,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和发展趋势,中国也不例外。1995年9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届妇女大会上郑重宣布:“我们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与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它说明,中国将毫不犹豫地维护妇女权益,争取妇女解放,实现男女平等。在人类社会文明史上,女性被压迫,男女不平等,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
  • 论文
    陈占彪
    2003(11):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巩建华
    2003(11): 38-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争论由来已久,在我国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关于“生产劳动”的讨论中,逐步形成了“宽派”、“中派”、“窄派”三种不同观点。目前,生产劳动创造价值和非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共识,问题只集中在:哪些劳动属于生产劳动,哪些劳动属于非生产劳动,似乎只要将生产劳动的内函界定清楚了,就会毕其功于一役。其实,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本质的一个必要步骤,笔者以为,这种二分法已经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生产商品的劳动。
  • 论文
    燕国材
    2003(11): 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为我国教育的发展与提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师教育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其发展却出现了危机:几乎所有的高师院校都大办非师范专业,并有目的地向综合性大转变;有些院校与他校合并组建城市学院或科技学院。可以不算夸大地说,现在的高师教育基本上是名存而实亡,其发展几乎是走到了尽头。有鉴于此,我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提出有关高师教育发展的思考。
  • 论文
    杨桂红|蒋平
    2003(11): 4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吉冯(T.Givon)、海因(B.Heine)、海曼(J.Haiman)和斯威策(E.Sweetser)为代表的认知功能学派注重研究语言的结构与意义的关系。在句法研究上,这些学者认为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与经验结构之间的关系具有相似性,甚至认为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关系比词义本身更能反映人的经验结构。但是,与经验次序相对应的语言成分的次序却因语言的不同而异。
  • 论文
    阿不力孜
    2003(11):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国家主权理论是随着近代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而产生的。1577年法国人布丹发表其名著《论共和国》中首次提出主权的概念。此后,荷兰国际法之父格老秀斯、英国思想家洛克、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丰富和发展了主权学说概念。根据他们的观点,主权是国家所具有的最高的、不可侵犯的、不可分割的和不可让渡的权力。联合国近200个成员国,都是主权国家,这也是联合国的“原则”。 
  • 论文
    林祥庚
    2003(11):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33年11月,在全国抗日反蒋高潮的推动下,驻守在福建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及第三党黄琪翔等反蒋派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国民党决裂,他们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共产党合作,开展抗日反蒋运动,这就是著名的“福建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