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会议
2019(10): 4-21.
早在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发表之前,瓦莱里已在《无处不在的攻占》一文中,讨论了新的技术对整个艺术领域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无处不在,并改变了艺术作品本身的地位。也就是说,艺术作品不再是独一无二的,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它们,例如唱片、广播等,可以把音乐传遍全世界。瓦莱里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技术还远没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互联网也是他无法想象的,但他坚信“一切都将发生”。
若从瓦莱里所说的时间算起,这100多年里的变化,确实可用“天翻地覆”来形容。我们早已身处信息时代,信息革命早将我们裹挟其中,甚至不由自主。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我们已经生活在手机时代。早上起来先看手机,晚上拿着手机入眠,这或许就是当代媒介化生存的缩影。当今的新媒介首先显示出技术为王的特色,网络媒介和数码技术不但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新技术和新媒介更是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感受、感觉习惯和想象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19世纪以降的文学分层更为突出和复杂,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经典”和“必读”。尤其在当前这个图像僭越文字的时代,在这个毫无贵族气的时代,图像正在不断征服文字。对于视频媒介主导的文化的感受方式,自然有别于文字主宰的文化。屏幕阅读的明显缺陷(粗线条、浮躁性、跳跃性等),侵蚀着文学这一语言艺术的基石。
媒介化生存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激进化常态,由此形塑的生活经验变得瞬息万变、零散混杂。可以说,新媒介成为人们身体的再延伸、精神的新载体。在这种语境下,如何重新理解经典研究尤其是文学经典研究的当代性,成为新的学术挑战。文学经典是否因为这种媒介化的生存方式而远离人们的精神生活?如何通过创造性的研究连接经典与当下生存经验,也即激活经典的当代内涵与意义,使之成为再造人类自我理解和伦理诉求的永恒精神资源?这些极为重要的问题,不仅是当前激活文学教育当代价值的题中之义,也是重塑文学研究当代活力的关键所在。
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新时代中国语言文学的创新与发展”长江学者论坛,是近年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高层次人才最集中、学科领域最齐全的一次盛会。借这次大会之机,我们邀请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美学等研究领域的学者,举办“媒介化生存与(文学)经典研究的当代性”专题论坛,就上述话题展开“长江学者七人谈”,力图展现一场跨专业的对话和交流,现将学者们的观点呈现于此,与读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