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刊物全文
  • 刊物全文
    2019(10): 1-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 圆桌会议
    2019(10): 4-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早在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发表之前,瓦莱里已在《无处不在的攻占》一文中,讨论了新的技术对整个艺术领域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无处不在,并改变了艺术作品本身的地位。也就是说,艺术作品不再是独一无二的,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它们,例如唱片、广播等,可以把音乐传遍全世界。瓦莱里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技术还远没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互联网也是他无法想象的,但他坚信“一切都将发生”。
    若从瓦莱里所说的时间算起,这100多年里的变化,确实可用“天翻地覆”来形容。我们早已身处信息时代,信息革命早将我们裹挟其中,甚至不由自主。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我们已经生活在手机时代。早上起来先看手机,晚上拿着手机入眠,这或许就是当代媒介化生存的缩影。当今的新媒介首先显示出技术为王的特色,网络媒介和数码技术不但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新技术和新媒介更是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感受、感觉习惯和想象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19世纪以降的文学分层更为突出和复杂,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经典”和“必读”。尤其在当前这个图像僭越文字的时代,在这个毫无贵族气的时代,图像正在不断征服文字。对于视频媒介主导的文化的感受方式,自然有别于文字主宰的文化。屏幕阅读的明显缺陷(粗线条、浮躁性、跳跃性等),侵蚀着文学这一语言艺术的基石。
    媒介化生存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激进化常态,由此形塑的生活经验变得瞬息万变、零散混杂。可以说,新媒介成为人们身体的再延伸、精神的新载体。在这种语境下,如何重新理解经典研究尤其是文学经典研究的当代性,成为新的学术挑战。文学经典是否因为这种媒介化的生存方式而远离人们的精神生活?如何通过创造性的研究连接经典与当下生存经验,也即激活经典的当代内涵与意义,使之成为再造人类自我理解和伦理诉求的永恒精神资源?这些极为重要的问题,不仅是当前激活文学教育当代价值的题中之义,也是重塑文学研究当代活力的关键所在。
    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新时代中国语言文学的创新与发展”长江学者论坛,是近年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高层次人才最集中、学科领域最齐全的一次盛会。借这次大会之机,我们邀请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美学等研究领域的学者,举办“媒介化生存与(文学)经典研究的当代性”专题论坛,就上述话题展开“长江学者七人谈”,力图展现一场跨专业的对话和交流,现将学者们的观点呈现于此,与读者分享。
  • 圆桌会议
    左东岭
    2019(10):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陈引驰
    2019(10): 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孙郁
    2019(10): 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贺桂梅
    2019(10): 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金雯
    2019(10):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张法
    2019(10):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特稿
  • 本刊特稿
    张江
    2019(10): 22-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释的约束与开放、有限与无限、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等问题,是阐释学的基本问题。阐释是无限的,同时又是收敛的。阐释因开放而无限,因有限而收敛。作为一对相互依存的共轭变量,两者之间是相互包含、相互决定的积极关系,而非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的消极关系。时下流行的理论主张对文本的阐释无标准可言,阐释只能绝对开放,文本具有无限意义。无论何种文本,只能生产有限意义,而对文本的无限阐释则约束于文本的有限之中。区别于“诠”与“阐”的不同目标及方法,π清晰地呈现了“诠”的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标准正态分布清晰地呈现了“阐”的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 本刊特稿
    邓晓芒
    2019(10): 3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学术争鸣
  • 学术争鸣
    王海洲
    2019(10): 4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政治现象学旨在通过借用、发展和改造现象学的方法论,在政治科学和政治哲学的传统分析路径之外,为处理各种类型的政治学议题提供具有补充性和竞争性的研究方法。一些关注政治生活的现象学家已经就此展开了初步探索,而对政治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则是政治学家们的专长。政治现象学方法论遵循“定见悬搁”“本质直观”和“此在生活”三个阶段性步骤,分别澄清自我、对象和意义;并依靠多重体验后的描述、基于定见悬搁的反思、渐进式还原的分析,以及立足生活世界的阐释四项基本策略,推进整个研究过程。在“朝向实事本身”这一根本原则的指引下,生动而开放的政治现象学有助于在政治学学科中,缓和或超越方法论的对立,补充、完善和深化对既有概念、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 学术争鸣
    于京东
    2019(10): 55-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诞生了现代性的爱国主义,也创造了新的政治象征。祖国祭坛及其饰物、铭文与仪式作为秩序革新的标志,在时间与空间、政体与国体的不同维度扩展开来。由此形成了爱国主义的象征体系,塑造了“祖国”与“爱国”之间的象征性权力。象征体系使人们看见、相信,继而选择一定的观念、实践与政治生活。从祖国祭坛出发,大革命既更迭了一种语言符号系统,又创建了一个新的政治社会、一个民族国家。民主革命的“共和国”、民族革命的“法兰西”与象征革命的“祖国母亲”从此结合,催生出一种普遍一致的爱国情感。它形成了革命时代的祖国崇拜,也成为后革命时代公民宗教的一部分。它既致力于塑造公民身份,培育对国家事务的参与意识,又巩固了民族国家的政治共识,融入现代生活的公共记忆里。
  • 学术争鸣
    王磊光
    2019(10): 67-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化感觉是对人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的系统性感觉的命名,它在农民的日常情感和生活深处发挥着支配性的作用。在人的原子化已经成为基本现实的今天,要真正理解农民的文化逻辑和乡村的文化情状,不能缺少文化感觉的视野。要实现乡村振兴,其根本动力就在于要创造出积极的文化感觉,而集体感便是积极的文化感觉的指归。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种日常生活实践需要特别重视:一是打造新的公共空间,重塑人的交往方式和公共感;二是反思概念,解放知识,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新的语言系统。
  • 中国学术70年
  • 中国学术70年
    何勤华, 周小凡
    2019(10): 7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外国法制史学科的发展经历了“创立—停滞—发展”三大时期,其发展道路虽坎坷曲折,成就却卓越醒目,而发展的过程离不开学者们对学术热点的探索与争鸣。学术争鸣是学术进步的原动力,也是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一。关于外国法制史的学科建设、法系理论、法律移植理论、多元法律文化理论、法律与宗教关系等,就是外国法制史学界持续讨论的学术热点,其争鸣彰显了学术争鸣对推动学科进步发展的重要意义。回顾中国法律学术争鸣的历史可以发现,新中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中的学术争鸣,只是中国近代学术争鸣传统的延续而已。
  • 中国学术70年
    王中原, 郭苏建
    2019(10): 91-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70年,可以从“政治学学科”和“政治学研究”两个维度来梳理和分析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进程,思考中国政治学目前处在何处,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中国政治学学科的70年和中国政治学研究的70年与中国政治发展的70年是密不可分的。政治学学科和研究的演进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乃至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是其映射,是其成果,也是其助力。70年来,中国政治学学科经历了建制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渐进演化,中国政治学研究也不断多元化、精细化、科学化,已经基本形成结构合理、特点突出、适应国家需要的中国政治学科和研究格局。这些发展得益于学科自身的建设和突破、几代政治学学人的奋斗与传承,也是在中国和世界政治实践的交互影响中取得的。
  • 中国学术70年
    宣朝庆, 冯碧莹
    2019(10): 102-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的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血脉,承载着中国人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等根本追求。然而,当前的节日研究多聚焦于节日民俗志或民族志的撰写,对理论探讨重视不够。以时间标准和仪式化表征为分析框架,探析新中国70年节日变迁机制与各阶段的差异化特征,可以发现节日变迁是由国家政治合法性建构和民众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持续个体实践所共同形塑的。从社会控制的角度而言,强调节日所维系的一种秩序代表着国家或集体意志;而对于社会发展而言,节日变迁也代表了民众精神与物质生活中“现代性”不断增强的过程。把握这一机制,有助于反思节日体系建设,探索节日未来发展形态。
  • 思想与文明
  • 思想与文明
    许纪霖
    2019(10): 112-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晚清的改革,首先与经世致用思潮的崛起有关。在官僚士大夫中,理学家的经世派逐渐取代了修身派,如此才有了洋务运动在儒学内部的合法性价值。官僚士大夫不管如何重“势”,依然面临“理”的规约。而到李鸿章等一辈人,“理”的位置无足轻重,一切以“势”为转移。“理”与“势”的冲突,反映在官僚士大夫内部,则是洋务派与清流派之分。到同光年间,在香港-上海走廊的通商口岸城市,出现了一群中国社会以前从未有过的新型精英:口岸知识分子。他们成为下一代文人士大夫的先驱性人物。洋务派官僚士大夫与口岸知识分子,共同将1894年之前的自改革运动从“改艺”(技术工艺)逐步推向了“改制”(法律政制)。
  • 思想与文明
    张宝明, 李帅
    2019(10): 120-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文化运动中作为被启蒙对象的知识青年,在“五四”之后一方面积极参与新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对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提出批判。中小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论争中将原领袖人物定义为“新权威”即“学阀”。他们对于“学阀”的批判既有争取话语权的目的,又包含改善自身物质处境的意愿。在此过程中,“学阀”的含义逐渐政治化,最终成为大革命的批判对象之一。
  • 思想与文明
    刘金源
    2019(10): 128-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一体化遭遇挫折,民粹主义思潮、反全球化运动在各国风起云涌,欧洲文明面临着严重威胁。英国的脱欧公投、法国国民阵线的复兴与“黄马甲运动”的蔓延、意大利右翼民粹主义政党联合执政等“黑天鹅事件”,不仅挑战着陷入困境的欧洲民主制度,而且影响到欧洲一体化的未来走向。当今欧洲各国政治乱象,从本质来看,是新一轮反全球化运动复兴的标志。这既反映出各国民粹主义与精英政治的对立,也折射出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治理与全球/欧洲治理之间的冲突。民粹主义与反全球化的政治乱象,与欧洲一体化相伴而行,但从其主流走向来看,它不太可能颠覆或逆转一体化进程,而是会以一种纠偏、纠错或制衡的方式,推动欧洲一体化朝着公正、普惠、共赢的方向迈进。
  • 技术与文明
  • 技术与文明
    徐英瑾
    2019(10): 137-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所谓人工情绪研究,就是指在人工智能研究所提供的技术环境内,以计算机工程可以实现的方式,去模拟人类情绪的部分运作机制,以便提高整个人工智能产品的工作效率。之所以说人工情绪对于一种完整意义上的人工智能研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是因为在人工智能体自身运作资源(包含运作信息)有限的情况下,“情绪”可以为智能体对外部环境的应激反应提供快速通道。然而,主流的认知科学所提供的情绪模型(如OCC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将情绪视为对于智能体所处现状与所求目标之间差值的评估所形成的衍生物,并没有像胡塞尔的现象学所期望的那样,提供对于使得相关目标得以产生的“生活世界”的刻画。同时,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理论对于智能体自身的唯一性的提点,也没有得到人工情绪研究者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欧陆现象学对于情绪的研究成果,远未被当下的人工情绪研究所消化。
  • 技术与文明
    王水雄
    2019(10): 148-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时代,人类行为痕迹被书写、留存、纪录、集录、上载、传播、读取、观看、回溯的可能性大为增加。网络空间因“网络游戏”而进一步拓展,人类“个人-社会”关系的基本格局随之而变,“游戏”越来越多地介入其中,形成“个人-游戏-社会”的关系链条,充实乃至部分替代传统的“个人-组织-社会”关系格局。结果是,不仅“游戏”自身被“社会化”,而且呈现出“社会游戏化”的趋势。也即,社会成员的生存及生活内容在网络空间中以特定形式呈现出来,被系统性地纳入“仪式性、比赛性、玩闹性活动”之中。“社会游戏化”会改变人们的信任/信仰结构、权利关系和权力机制,常规组织特别是权力机构对日常生活的掌控能力会有所削弱。这种趋势在给社会心态、文化、组织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包括更为包容的生活方式、多样的组织形式,以及新型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
  • ABSTRACT
  • ABSTRACT
    2019(10): 157-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