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中国金融体制体系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的内在矛盾非常突出,特别是金融体制体系面临诸多改革困局,并且改革滞后的问题日益凸显。金融体系中的多重结构性矛盾以及引发的金融资源错配效应,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造成了多重负面效应,阻碍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可持续提升以及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重塑和提升。在中国当前银行体系主导的间接融资型金融体系中,金融创新导向日益呈现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倾向,并暴露出对商业模式创新和虚拟部门经济超常规发展的过度依赖症结,已经不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构建所引致的各种内生性融资需求,成为当前阻碍建设创新型国家最为突出的因素。而导致中国金融结构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以及金融体制体系改革出现诸多困局和停滞甚至扭曲性效应的最为根本性的问题,是对现代化金融体系中政府和市场合理关系和功能边界存在认知误区。为此,必须将全面引入“竞争中性”和“所有制中立”原则,作为今后中国金融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起点和重点突破方向。
关键词:
金融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改革,
结构性矛盾,
多重负面效应,
竞争中性,
所有制中立
张杰. 中国金融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起点与实施路径[J]. 探索与争鸣, 2019(7): 125-135.
Zhang Ji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nd Implementing Path of China's Financial Structural Reform
[J].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2019(7): 12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