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6年 第1期
    出版日期:1996-01-01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林辉
    1996(1):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尽心努力,为伟大的时代添彩忙忙碌碌之中,日历已翻到了1996年。我们已走过了10年的历程,改版也有了2年的实践。面对崭新的天地,面对流转的岁月,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似乎有许多感言,有抒情的,有鞭策的,有期待的,也有忧虑的……在这里,我们无法细说,...
  • 论文
    朱英
    1996(1): 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晚清地方势力的发展与中央政府的对策华中师大教授朱英武昌起义爆发后,作为清朝封建大吏的地方督抚,在许多省份相继宣告独立,脱离清朝统治而归附革命,清王朝很快分崩离析。之所以如此,当首推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已成沛然莫遏之势,逼使清朝地方官员不得不另谋他途,但...
  • 论文
    吴鹏森
    1996(1): 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平问题安徽师大副教授吴鹏森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各国现代化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重大政策选择。世界各国在此问题上有过各种各样的经验和教训。研究这些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忽视社会公平使许多国家...
  • 论文
    蒲依
    1996(1):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上海的小家子气蒲依40几年前从市中心到提监桥去访友,回家时与友人的道别语往往是“到上海来白相!”那时节,狭义的上海只是市中心那一小坨。星移斗转,如今莫说提篮桥大杨浦,就是近郊许多原来正宗的农田也已纳入市区。上海,一下子变大了,广土众民,何等气派!但...
  • 论文
    桑穆
    1996(1): 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气”与“大方”桑穆“小气”,就是吝啬,“大方”则为慷慨。整个社会,尤如万物,高低不一,参差不齐。“小气”与“大方”反映在各别人身上,自然是形形式式的。可以这样说,世上绝无纯粹小气的小人,也绝无纯粹大方的君子,他们往往是两者兼而有之,只是在某个方面...
  • 论文
    魏克
    1996(1): 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走出“泡沫文化”的误区──庄锡昌教授访谈录本刊特约记者魏克文化能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智力资源或“文化力”,这在今天已成为普遍的共识。但文化本身的发展又从哪里获得动力并保持持续发展,却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途径会有许多;博物馆本是文化的...
  • 论文
    邓正兵
    1996(1): 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越西方,超越传统,营造新的价值的体系──章开沅教授访谈录本刊特派记者邓正兵世纪之交,中国进入又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专家的注意。华中师大章开沅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为中国史学研究作出了两大贡献:一是把中国的辛...
  • 论文
    王先明
    1996(1): 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晚清士绅基层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动山西大学副教授王先明晚清士绅常常超越清王朝基层社会组织控制,成为基层社区控制系统的真正的主体力量。这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封建社会与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层面。对于乡村社会的控制,清政府主要借助于保甲制。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否...
  • 论文
    马小泉
    1996(1): 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方自治与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河南大学马小泉博士建立“地方自治”的政治制度,是清末以新式绅商为主体的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救时改制的目标之一,也是体现绅商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立宪党人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水平的一项政治成就。清末地方自治的产生,主要不是中国传统政治...
  • 论文
    高路
    1996(1):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清末对外政策与中国走向世界湖北大学副教授高路清政府一贯以接受朝贡、恩赐四方的大国姿态及“剿”“抚”两端的方法对待与华交往的世界各国,即使在《南京条约》签订后也未思考对外政策应否改变,以致于从政府到民众仍都一如既往地以冷漠对待外来的一切。可见,物形的封...
  • 论文
    林济
    1996(1):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宗族社会的现代转型尚未完成华南师大林济博士尽管宗族组织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但当近代社会在开始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时,建立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宗族转而成为现代化的巨大障碍,发生不可逆转的社会变迁。宗族是以个体小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社会...
  • 论文
    郭齐勇
    1996(1):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哲学资源与当代社会人生武汉大学教授郭齐勇无论中国社会如何转型,中国文化如何变迁,作为根源性的智慧,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大本大源,中国传统精英文化和哲学永远不会过时。中国古代的文化资源,对于现代工商社会的社会管理、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等,有着非常积...
  • 论文
    谢放
    1996(1):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体西用:转型社会的文化模式四川大学教授谢放“中体西用”作为转型社会的文化模式,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冲突的产物,具有“艺(器物)”、“政(政制)”、“教(文化)”三个层面、以甲午战争为界,议论“中体西用”者所关怀的焦点有所不同。甲午战前,着重于“艺”和...
  • 论文
    高钟
    1996(1):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维共构的裂变与重建冶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钟博士中国传统社会长期稳定建构于王统、道统、族统三维共构、互动平衡的基础之上。三维之中,道统文化是内在核心。它以整个社会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制约和规范着王统与族统,但它也受到王统与族统的导引和约束;王统政...
  • 论文
    冯天瑜
    1996(1):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任重而道远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现代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发生全方位转型的过程,其基本内容是由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农业─—宗法社会向商品经济占主导的工业─—法治社会演进。从全球范围观之,这一转型是以15、16世纪南欧的资...
  • 论文
    徐明华
    1996(1):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弘扬道德重在制度建设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徐明华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一种方法或制度,通过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最优使用,增进社会福利,推动社会进步,从而最终实现人的解放与发展,无疑是合道德性的。但这并不能排除随着时间的推移...
  • 论文
    周成名
    1996(1):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道德建设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现实复旦大学博士生周成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向前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也出现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权谋私、商业欺骗等不良思潮和现象。人们仿佛从对经济发展的沉醉中惊醒而发现身处道德沦丧的境地中。一时间,...
  • 论文
    孙时进
    1996(1):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倡一种宽容的态度复旦大学副教授孙时进博士人体特异功能客观存在《探索与争鸣))1995年第10期发表了柯云路的《人体特异功能之辨》和黄琪的《走出柯云路的误区》两文,将科学界争议很大的人体特异功能的讨论深入了一步,很有意义。作为一名心理学博士,我认为人...
  • 论文
    诸尚一
    1996(1): 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真伪之辩”平议诸尚一我不认识柯云路。尤其遗憾的是,没直接读过作为“从事人体科研、气功科研的科学工作者”之一的柯云路关于这门科学的著作。有之,则是在1995年10月号《探索与争鸣》杂志上他致杨振宁等四位教授的那封公开信──《人体特异功能真伪之辩》。这...
  • 论文
    葛剑雄
    1996(1):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社会公正的基础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税制的改革,在中国要纳税的个人不断增加,一个人人都要纳税的社会大概为期不远了。但另一方面,企业和个人用各种方法偷税逃税、地方政府与上级和中央争夺税收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这当然...
  • 论文
    余伟民
    1996(1): 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视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定位华东师大余伟民一处于20世纪末的当代中国提出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已不可能单纯地以中国自身的发展为着眼点,而必须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考虑,由此就产生了社会协调发展目标定位中的两重性,即:我们实际上需要解决...
  • 论文
    俞吾金
    1996(1): 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必须协调发展复旦大学哲学系主任俞吾金教授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大奇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二元对立。官方的学者强调的是发展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发扬科学精神;而民间的学者强调的则是重视人文学科,提高人文素质,弘扬人文精神。这种思...
  • 论文
    王新奎
    1996(1): 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浦东开发模式应从“土地滚动”转向“税收滚动”上海外贸学院院长王新奎教授近来,浦东新区正面临开发成本日趋上升,土地批租价格竞争力不断下降的困难局面,从根本上看,浦东新区开发所遇到的上述困难与“土地滚动”开发模式本身存在的内在矛盾有关。为此,浦东新区的开...
  • 论文
    郭太风
    1996(1): 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必奉人杰为偶像中国纺织大学副教授郭太风以冷峻的目光审视社会文化,以犀利的笔锋剖析病态弊端,称为一代文豪,鲁迅是当之无愧的。然而,不必将人杰奉若偶像,似乎已是时代赋予人们的共识。而今做文章,整段整段抄录马恩列斯毛的语录已经不时兴了,抄摘鲁迅语录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