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新锐

刘涛
刘涛,1981年生,甘肃庆阳人。现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视觉传播研究》集刊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视觉修辞、环境传播、融合新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视觉修辞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著作《视觉修学》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担任教育部虚拟教研室、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负责人,主讲MOOC《新媒体文化十二讲》《融合新闻:通往未来新闻之路》、New Media & Cultural Studies。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青年成果奖,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兼任《中国教育报》专栏作者,独立撰写作品四次获中国新闻奖,其中两次为一等奖。
范劲
范劲,1973年生,仡佬族,贵州遵义人。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毕业,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兼任上海市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曾在德国波鸿大学、特里尔大学、柏林自由大学留学和访学,任哥廷根大学“世界文学”专业客座教授、哥廷根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建的“世界文学”双学位项目中方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德文学和文化关系、德国现代文学、德国汉学、当代西方文学和文化理论。著有《德语文学符码和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2008)、《卫礼贤之名》(2011)、《从符号到系统:跨文化观察的方法》(2019),译有顾彬《20世纪中国文学史》、齐马《比较文学导论》、卢曼《作为激情的爱情》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汤景泰
汤景泰,1981年生,山东济宁人。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2019年度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入选2014年度广东省特支计划。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与舆论学,多项成果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编著5部,译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英国际合作项目以及相关单位委托的课题30余项。获聘全国“中长期青少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理事等,多篇资政研究报告获得中央领导批示。
刘永谋
刘永谋,1974年生,湖南常德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荷兰乌德勒支大学、西班牙巴斯克大学、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法国索邦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已出版《科技与社会十四讲》《元宇宙陷阱》《技术的反叛》《物联网与泛在社会的来临》《行动中的密涅瓦》《哲人疯语》《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等各类著作20余种,发表中外文学术论文160余篇。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吴玉章奖,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
任海涛
任海涛,1981年生,河北文安人。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未成年人 学校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外 国法制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翻译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 域为教育法学、法治教育。代表作有《校园欺凌法治研究》《教育 惩戒法治研究》《教育法学导论》《教育法典总则编的体系构造》 等。主持“我国教育法典编纂的框架体系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省部 级课题。五十余篇教育法治领域的决策咨询报告被中央有关部门采 纳,十余篇获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 大纲》《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中央和上海市的立法工作。 入选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上海市教育法律人才计划。荣获第 十五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马建标
马建标,1979年生,安徽利辛人。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青年运动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历史 学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民国政治外交史、美国与东亚国际关系 史、传播史,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中共党 史研究》及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等国内外史学权威刊物上发 表多篇论文,先后出版专著《冲破旧秩序:中国对帝国主义国际体 系的反应,1912—1922》《权力与媒介: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传播》, 译著《第一次冷战:伍德罗·威尔逊对美苏关系的遗产》《中国与大 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误读异邦:20世纪的美国人与 中国、俄国的关系》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上海市教委课题、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等多项省部级课题。先后入选 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社科新人”、复旦大学“卓学计划”优 秀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等人才计划。
郑戈
郑戈,1972年生,四川自贡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涉及人的科技研究伦理审查委员 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企划委员会主任,上海 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清源研究院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权研究 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港澳基本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海峡 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华司 法研究会理事以及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法学分会执行委员。曾先后 任教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和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并曾在加拿大多伦多 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和访 问教授。在法理学、宪法学以及数字科技与法律交叉学科领域建 树颇丰,多篇论文成为高引用率论文,连续三年被世界人工智能大 会评定为智慧法治学术影响力排名前十的学者。多年来从事法律学 术翻译,代表性译著有《法律的道德性》《公法的变迁》《司法和国 家权力的多种面孔》等。此外,还从事法律知识普及工作,长期担任 国内多家知名媒体的专栏作家或特约作者,发表了大量具有较大社 会影响的法律时评。
申素平
陈周旺
李洋
李里峰
严飞
严飞,1982年生,江苏南京人。求学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现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清华社会学评论》执行主编。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学术传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转型社会学、都市文化与治理。曾获美国亚洲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最佳研究生论文奖,在SSCI、CSSCI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著有英文著作Drivers of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Finance in Asia, Understanding China through Big Data: Applications of Theory-oriente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中文著作《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学问的冒险》《城市的张望》《我要的香港》等。
李磊
李磊,1977年生,湖北武汉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汉唐史、东亚古代史研究。出版专著《六朝士风研究》《从天道到天下——中国古代的政教传统及其历史展开》,译著《哈佛中国史·分裂的帝国》等。在《哲学研究》《中国史研究》《东方学报》(日本)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或摘编。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先后任日本德岛大学综合科学部外国人研究员、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客员研究员、法国里昂高师访问学者、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招聘准教授及客员研究员等。?
金可可
金可可,1974年生,浙江嵊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博士,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负责人。兼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第十四、十五届上海市人大代表,兼任第十五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第十七届长宁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不驻会)。主要从事民法总则、债法、物权法研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发表论文多篇;获教育部、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奖多项。入选上海市浦江学者(2007)、曙光学者(2008) 、德国联邦总理奖学金(200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 、上海市社科新人(2010)、上海市领军人才(2016)等。获第四届上海市十大中青年法学家(2009)、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17)。
孟钟捷
孟钟捷,1978年生,浙江杭州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 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教授、华 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 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德国史、20世纪世界史、国际历史教育比较 研究。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两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 大 课 题 、一 般 课 题 各 一 项 。出 版 专 著 《 德 国 1 9 2 0 年 〈 企 业 代 表 会 法〉发生史》《寻找黄金分割点:联邦德国社会伙伴关系研究》等 多部。入选上海市晨光学者(2007)、上海市曙光学者(2014)、上 海 市 社 科 新 人 ( 2 0 1 5 ) 、 教 育 部 长 江 学 者 青 年 项 目 ( 2 0 1 9 ) 、“ 国 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2019),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20),获得上海 市优秀教材奖(2015)、上海市精品课程(2015)、宝钢优秀教师奖 (201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和著作类 二等奖(2018)等。
徐剑
徐剑,1976年生,江西丰城人。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创新与青年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文化、国家形象和文化大数据。在SSCI、CSSCI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著有《中国网络版权侵权实证研究》《人文之城》等专著。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10余项。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其中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结项等级为优秀。2019年被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评为“中国智库创新人才青年标兵”,2020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于京东
于京东,1988年生,江苏连云港人。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暨学衡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观念/概念史、法国史、近现代外交与国际关系。先后在《政治学研究》《文艺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9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等全文转载,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网、澎湃新闻、文汇读书周报等媒体转载刊发。2018年获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0年获《探索与争鸣》第四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一等奖。
张伟
张伟,1979年生,安徽庐江人。南京大学文艺学博士,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教授,云山杰出学者。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文艺美学研究。2014年至2017年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至201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2019年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人才计划,2016、2018年分别入选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与优秀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宣部高层次人才自主选题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多项,在《文艺理论研究》《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摘录20多篇,获安徽省社科联一等奖、社科成果三等奖各一项。
熊万胜
熊万胜,1972年生,安徽宣城人。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奉贤区乡村治理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入选“民政部第三届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专家,“教育部全国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专家人才库”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城乡关系、乡村社会发展、组织社会学、中国文化与社会理论的关系。十几年来组织团队在各地进行了一百多场实地调研活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多篇发表于《社会学研究》等权威刊物。主要著作有:《体系:对我国粮食市场秩序的结构性解释》《农民合作的新前景》。
田雷
田雷,1981年生,江苏丰县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立法与法治战略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于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获博士学位,此后曾执教于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也曾受邀在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和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短期驻访。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和历史、中国法治实践的历史书写、美国宪法史,侧重于法律、历史和社会交叉视角的研究和写作。近期出版专著有《继往以为序章:中国宪法的制度展开》《漫长的建国时刻: 美国早期宪法史论纲(1776-1863)》,出版译著有《我们的孩子》《娇惯的心灵》《寒门子弟上大学》。日常参与学术出版工作,同三联书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或出版机构 合作,主理“雅理”系列,其中包括“雅理译丛”“雅理中国”“活字·雅理”多个子系列,出版各类图书五十种以上, 参与运营“雅理读书”微信公众号。
许苗苗
许苗苗,1977年生,北京人,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兼职有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首都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特聘研究员、《首都网络文化报告》副主编、《中国网络文学年鉴》编委。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访问学者。出版学术著作《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2021)、《北京都市新空间与景观制造》(2016)、《大都市小空间——写字楼阶层的诞生与新都市文化》(2011)、 《性别视野中的网络文学》(2004),以及散文集《青春小站》(1996)。曾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读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上百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葛四友
葛四友,1976 年生,湖南临湘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2008)和华东师范大学(2008—2020),现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社科新人”和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等人才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规范伦理学与现当代英美政治哲学,兴趣领域为元伦理学与法哲学,目前主要研究帕菲特的道德哲学思想和正义的理想理论与非理想理论。在《哲学研究》《外国哲学》《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了 30 多篇学术论文,著有《正义与运气》《分配正义新论:人道与公平》,译(合译)有《运气均等主义》《合理性的本质》《公共领域中的伦理学》《伦理学与法治》《论重要之事》等。
程金华
程金华,1977 年生,江西上饶人,美国耶鲁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兼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学术兼职包括上海市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法学会法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社会兼职包括民革上海市委常委、徐汇区主委、上海市政协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社会学和法律实证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等中英文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英文专著一部。主编《中国式司法“合奏曲”》《法律实证研究》等著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曾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计划,并获得上海市“社科新人”等荣誉称号。
赵薇
赵薇,1982 年生,北京市人。清华大学文学博士,康奈尔大学亚洲系联合培养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芝加哥大学文本光学实验室访问研究员(2017— 2019),中国数字人文机构联盟副秘书长,《数字人文》学术辑刊“基础设施”栏目主持人。研究领域有比较文学、文学理论、20 世纪中国文学与数字人文等。近期致力于以数字方法对近代期刊的文类构型和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体系进行整体性研究。相关成果见于《数位人文: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比较文学》《山东社会科学》等。与陈松共同主编《数字人文》(Special Issue on Network Analysis),即将出版。主持或参与的项目有“数字人文与二十世纪汉语小说文本数据挖掘”“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古代文学经典文本分析与研究”等。获 2020 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项。
瞿骏
瞿骏,安徽桐城人,1978 年生于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思想文化史。入选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第四批)、上海市“曙光学者”“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委讲师团“党史”专家、“四史”专家,兼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青年研究员,ECNU-UBC 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历史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上海东方青年学社理事。著有《天下为学说裂:清末民初的思想革命与文化运动》等专著 3 部,另有论文若干篇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获上海市社科新人奖(2009)、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2020)等多种奖项。系《探索与争鸣》杂志“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2017)支持青年学人。
李凤亮
李凤亮,1971 年生于江苏阜宁,文学博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人文中心讲席教授,兼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暨“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指委委员,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基金”和“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常务理事及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研究领域为文艺理论、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独立主持国家级课题 6 项(重大项目 2 项),出版各类著作 25 部,发表学术论文100 多篇、文化评论近 200 篇。代表作有:《诗·思·史:冲突与融合》《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观照的海外视野》《沉思与怀想》《彼岸的现代性》《移动的诗学》《艺术原创与价值转换》《跨界融合与文化创新》等,主编《文化科技蓝皮书》、“荔园文创译丛”等。曾获中国文化产业 20 年学术贡献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广东省文学评论奖、鹏城杰出人才奖等。
罗成
罗成,1982 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文艺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西方文学理论》编写组专家。主要研究领域有文艺美学、文化研究、文学思想,近年致力于对中华现代文艺美学及文化潮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明论考察。代表性著作有《回心与转意——新时期中国美学的复苏(1978—1985)》,论文有《“感动”的启蒙——早期鲁迅文艺思想起源的内面构造及历史意义》等,发表论文 40 余篇,10 篇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参编《西方文学理论》《艺术学原理》《文学批评新编》《文艺心理学新编》《大学美学》等多部国家级教材。入选 2012 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培养对象、2017 年第六届“士恒青年学者”,获 2020 年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首届会刊论文双年奖“新锐组”一等奖、2020 年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粤派学术·优秀论文奖”一等奖。
张杰
张杰,1972 年生,江苏兴化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04 年 9 月入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系学习(硕博连读),2009 年 7 月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学术兼职有:北京经济运行研究会会长(2016年至今)、中国产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2019年至今)、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2020 年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立足于自身的产业经济学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紧扣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紧扣中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的关键理论和实践问题,既专注产业经济学领域的前沿理论和重大实践问题,也力图拓展产业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发展学等多学科交叉前沿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工作。通过发现和提炼中国的典型事实或一般事实,逐步构建能与世界经济学理论体系对接和融合的理论假说,力争构建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逻辑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
储建国
张乾友
张乾友,1986年生,重庆人。管理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哲学与公共行政基础理论研究。政治哲学方面,在权威理论、民主理论、分配正义理论等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的交叉领域发表了一系列成果;公共行政基础理论方面,近期主要从批判社会理论的传统出发,分析当代社会的治理转型,对社区治理、志愿行动、技术官僚型治理、监管型国家等当代治理现象都作出了不同于常规观点的考察与阐述。已出版独著《公共行政的非正典化》《社会治理的话语重构》,合著《公共生活的发生》《共同体的进化》《公共行政的概念》等。先后入选江苏省“333 工程”第三层次人才与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工程”社科优青,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苏高校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等。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和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一项。
刁大明
孙乐强
孙乐强,1982年生,安徽萧县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教授,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南京大学“仲英青年学者”,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2010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2008—2009年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政治系博士联合培养。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三届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特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6项,出版著作7部,在《哲学研究》等期刊和报纸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主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理解马克思》,主持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批判哲学视野中的人与技术》。
刘旭光
刘旭光,1974年生,甘肃武山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西方美学史、美学理论与中西方艺术理论的研究。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2011)、国家哲社艺术学重大课题首席专家、上海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主持国家哲社重大项目“近代以来中国艺术的审美理论话语研究”、国家哲社重点项目“审美的历史演进与当下形态”、国家哲社青年项目“当代美学中的艺术真理性问题研究”、教育部哲社项目“欧洲近代艺术精神的起源”、上海哲社项目“西方存在论的演进与美学之关系研究”等项目,出版《海德格尔与美学》《近代欧洲艺术精神的起源》《存在之链上的美学——形而上美学的历史与命运》《艺术与真理》等专著,在CSSCI级刊物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新华文摘》转载3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3篇。先后获2016年上海哲社二等奖、2017年上海教学成果二等奖。
杨庆峰
杨庆峰,1974年生,陕西白水人,现任复旦大学生命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教授、复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社会兼职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职业伦理和学术道德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等。主要基于现象学的研究进路对技术哲学(技术现象学、技术伦理)、数据哲学、记忆哲学与人工智能伦理等问题展开研究。在《自然辩证法研究》《江海学刊》《南京社会科学》《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3部:《技术现象学初探》(2005)、《现代技术下的空间拉近体验》(2011)、《翱翔的信天翁:唐伊德技术现象学研究》(2015);翻译著作2部:《创新系统的治理》(2011)、《将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的道德》(2016,合译);即将出版《记忆研究与人工智能》(2020)等。
赵可金
赵可金,1975年生,山东昌乐人,复旦大学法学(国际关系)博士毕业,现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外交学和美国问题研究,在推动外交学中国化、中国的美国学研究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兼任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特邀理事、金砖国家智库中方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出版著作18部,发表 SSCI 和 CSSCI 论文100多篇,先后荣获省部级奖励5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计划。
佟德志
佟德志,1972年生,辽宁朝阳人,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政治学理论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6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政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18—2022年教育部政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等职。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青年项目等10多项,出版中英文专著4部,在《政治学研究》、Journal of Japanese Political Science 等中英文杂志发表论文150多篇。先后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次,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次,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
谢韬
谢韬,1973 年生,四川南部人。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本科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2007年获得美国西北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同年加入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至今。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政治(包括国会、总统、选举、民意)和中美关系。 发表 SSCI 期刊论文5篇、CSSCI 期刊论文近20篇。出版英文专著两部,分别是 U.S.-China Relations: China Policy on Capitol Hill (Routledge 2009), Living with the Dragon: How the American Public Views the Rise of China (Columbian University Press, 2010, 第二作 者)。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发表中英文评论 50多篇,并经常就美国政 治和中美关系热点问题接受国内外主流媒体采访。2011年入选教育 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9 年受聘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 客座教授。担任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American Politics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等英文期刊匿名审稿人。
向勇
向勇,1977年生,四川宣汉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 等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PI,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 专家,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和发展研究 基地副主任,亚洲文化推展联盟(FACP)副主席。曾任北京 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 学访问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意管理、艺术经济和文化产 业。主要学术著作有《阁楼的大象》《文化的流向》《文化 产业导论》《文化立国》《创意领导力:创意经理人胜任力 研究》,译著有《创意与管理:从创意产业到创意管理》《创意战略:创新与商业的再连结》,英文著作有China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Reports 2013(主编),先后在《北京大学学报》《现代传播》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优秀奖、日本桐山教育基金、黄廷方/信和青年杰出学者奖、北京大学十佳优秀导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先后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和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张亮
张亮,1973年生,江苏徐州人。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南京大学赵 世良讲座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暨当代国 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副 会长。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西方左派思想史、 历史唯物主义等领域的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 科研项目 10 多项,出版专著、合著、编著、译著 20 多部,在 《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 报》等报刊发表研究论文、评论和译文 270 多篇。代表性论著 有:《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阶级、 文化与民族传统:爱德华·P·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 《“崩溃的逻辑”的历史建构:阿多诺早中期哲学思想的文本 学解读》《马克思的哲学道路及其当代延展》等。
叶超
叶超,1978年生,甘肃武威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 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曙光学者”(2017年)。中国 科学院人文地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曾在不列颠哥伦 比亚大学(UBC)、昆士兰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系国家社 科基金重大项目“多维制度联动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19ZDA086)首席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地理 学史》主编,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 员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地理委 员会理事。从事城镇化与城乡治理、文化地理、可持续发展 和地理思想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在Science Bulletin、Habitat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Rural Studies、Land Use Policy、《地理 学报》《读书》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2 篇。论著入选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工程,获得上海市第十三 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决策咨询成果奖二等 奖、第十三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