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2年 第02期
    出版日期:2002-02-01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张雄
    2002(02): 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人类进入新千年之际,整个世界正处 在深刻的变革之中。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站在新时代的高度,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地把党的阶级性、先 进性与时代性高度统一起来,从而为我们党 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显 然,完整地、准确地理解这一思想的科学性、 深刻性和重要性需要时代的解读。惟有从时 代变革的深刻性方面来理解 “三个代表”的 思想内涵,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这一思想 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丰富和发 展;是面向 !" 世纪中国共产党为世界社会 主义运动提出的重要纲领性思想;是进一步 推动和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 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指针。
  • 论文
    李景鹏
    2002(02): 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是中国有史以来社会变革最为广泛、最为急剧、最为深刻的一个世纪。站在21世纪的高度,回顾中国政治发展的漫漫历程,总结得失,展望未来,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可以说,百年的荡涤,留下的是弥足珍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岁月中不断地回味、深思。
  • 论文
    刘世军
    2002(02):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是中国有史以来社会变革最为广泛、最为急剧、最为深刻的一个世纪。站在21世纪的高度,回顾中国政治发展的漫漫历程,总结得失,展望未来,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可以说,百年的荡涤,留下的是弥足珍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岁月中不断地回味、深思。
  • 论文
    陈红太
    2002(02):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是中国有史以来社会变革最为广泛、最为急剧、最为深刻的一个世纪。站在21世纪的高度,回顾中国政治发展的漫漫历程,总结得失,展望未来,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可以说,百年的荡涤,留下的是弥足珍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岁月中不断地回味、深思。
  • 论文
    浦兴祖
    2002(02):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是中国开始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一个世纪。怎样从政治发展的维度来 总结与概括这风起云涌、沧海桑田的百年历史。百年中国政治变革、政治发展呈现了三股大势、一个主题。三股 “大 势”是:从半殖民地走向独立自主;从战乱 分裂走向和平统一;从封建专制走向民主共 和。一个主题就是走向民主。 “走向民主” 是 “现代化的政治性后果”,它更具深层性、 长远性、现代性。
  • 论文
    曾峻
    2002(02):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百年来,中国的政党制度、各政党的政治主张、政治地位、组织形式、党员结构 等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今天,当我们回视百年中国政党政治的酝酿、勃兴、更迭、嬗 变等一连串事件的时候,我们遇到的一个基 本问题是:那些纷繁复杂的政党现象背后共 同的逻辑是什么?这种逻辑是怎样形成的? 未来指向又是什么?试从一体与多元的内在 张力的角度来探究并回答这些问题。
  • 论文
    高民政
    2002(02):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果站在21世纪的高度回顾20世纪世界 政治发展历史的话,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自 豪地说:中国式政制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类世纪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
  • 论文
    唐兴霖
    2002(02): 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存在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完善,还没有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资本,缺少信任和宽容的政治文化等问题,因而中国多年来的政治发展是在基本条件不完全满 足的情况下进行的。
  • 论文
    孙力
    2002(02):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的政治发展是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 一个极为引人注目、极为重要的方面。中国的政治发展有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同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
  • 论文
    董雅华
    2002(02): 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的战略目标下,政治社会化在国家建设和发 展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新中国发展的 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对政治社会化的安排不尽相 同,期间变化很大。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个过程的分 析,揭示新中国政治社会化发展的历史逻辑及其未 来趋势。
  • 论文
    周一平
    2002(02): 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加入WTO后,国企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要应对挑战,国企必须有一个站得起、有实力的领 导班子,因此有必要加快国有企业人事任免制度的 改革。
  • 论文
    马迪军
    2002(02): 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世纪之初,我国提出了把工业化与信息化 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这是针对中国经济 发展新阶段的任务和特点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方 针。如何正确理解和切实贯彻这个战略方针,是新 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为此,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简新华教授。
  • 论文
    马耀鹏
    2002(02): 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经济问题体现了经济认识的两个进步,一是提出 科学技术是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并从这个 角度来研究和解释世界经济问题;二是认为可持续 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这无疑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问题在观念和认识上的一次飞 跃。
  • 论文
    金奇
    2002(02): 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敬读了 《探索与争鸣》刊发的燕国材先生的《也谈名校扮演什么角色》一文,以及转发的 《文汇报》记者王柏玲的报道 “杨德广质疑 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在高教大众化舞台上,名校扮演什么角色” (以下简称 “名文”),深为杨先生直面现实,敢于质疑,勇于揭短的精神所折服。本着鸣一家之言、发一已之见、抛砖引玉之 意,请教于杨先生与关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相关问题的读者。
  • 论文
    刘东超
    2002(02):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当代社会,能在文化领域掀起些波澜是相当不容易的事,这能让专家学者们有话可说、 有题可作,能让大众消闲消食、解闷解气,仅凭这一点, 王朔就是一个值得观察和解读的人物和文化现象。
  • 论文
    于杰
    2002(02): 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知识代替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掌握最新知识的人?才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未来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优势,?并能有效地使用人才,谁就能走在世界的前列。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发展的重点和目标,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上,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位的资源进行优先开发。
  • 论文
    汪宁
    2002(02): 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俄罗斯新思想”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提出来的。他在就任近两年的时 间里,通过自己所发表的一系列讲话和具体行动,使 这一思想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明确地提出俄罗 斯在新的国际环境中重振雄风的宏大的文化战略,并 逐渐占领了当前俄罗斯社会意识形态的“真空”。
  • 论文
    李承贵
    2002(02):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升全体公民道德水准,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化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生活国际?化趋势的需要。因此如何提升公民道德水准,是一?件十分重要、意义重大的工作。近期,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颁布,为公民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 论文
    傅绍昌
    2002(02):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邓正兵同志的新著《广东地方实力派和地方主义研究(1927—1936)》(以下简称《研究》)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全书以1927—1936年广东 地方实力派的活动为透视点,剖析了广东地方实力 派的派系机构、广东地方实力派与中央的互动关系、 广东地方实力派对广东地方社会的动员与控制、广东地方实力派与外部势力的关系等问题;对南京政 府时期的地方主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做了初步的探索 。一遍读罢 ,倍获收益 。笔者以为 ,《研究》至少有五个特点和长处,值得向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