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李宏图
    2007(6):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19世纪西欧近代资本主义体制形成的过程中,社会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阶级之间的分裂,由此导致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激烈冲突,这种冲突在本质上是两个阶级在对“自由”和“权利”上的鲜明对立,是无产阶级在为自己的基本权利而呐喊。西欧社会妥善化解当时社会矛盾的历史经验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更多还原
  • 论文
    吴忠民
    2007(6): 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学者认为,就经济效益问题和公平问题两者的关系而言,经济效益问题是最为重要的,是第一位的,要优先于公平问题。另有学者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在理论上存在重大缺陷,在实践中已经表现出重大的负面效应,亟待调整。这一提法的主要症结在于:没有看到以人为本基本理念的极端重要性;没有看到发展是一个整体化推进的过程;混同了制度和具体政策两个层面上的社会公正问题;对于社会公正概念的理解和解释存在重大偏差。
  • 论文
    李洪君
    2007(6):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哲学研究》2003年第1期发表的侯才先生的《论悟性》一文,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本质上更具有‘悟性’的色彩,是‘悟性主义’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都历经过“悟性”时期,但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思维方式中的“悟性”还是有其各自的特点的。
  • 论文
    赵平
    2007(6):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学术界发生了由郭沫若引起的《兰亭序》真伪之争。在当时中国文艺界正处在开展对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批判的时候,史学界却展开了这场不大不小的学术之争。《兰亭序》笔墨官司的争论双方,看起来主要是以各界的专家学者为主,围绕着学术问题而展开的,但背后又受着看不见的政治因素的推动,从中可以看出学术与政治的纠葛.以及当时的中国学术生态。
  • 圆桌会议
  • 圆桌会议
    2007(6): 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中国”和“改革”两词在30年前被郑重地书写到一起的时候。相信无人能准确言及其对30年后今天的真正意义。中国改革近30年的印痕,深深地嵌入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悄悄地改写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生活。渐渐地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也缓缓地积累了中国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突破的诸多瓶颈。此时此刻。我们编发一组关注中国命运的青年学者对中国改革30年的回顾和展望,以期有更多的声音共同参与到对中国改革30年经验的深刻反思之中。
  • 论文
  • 论文
    朱建刚
    2007(6): 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市场经济改革以来,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社会的改革开放催生着中国公民社会的加速成长。当下公民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和客观困境,共同呼唤着公民社会从内部结构、外部资源、到文化基础上的创新。
  • 论文
    周国雄
    2007(6): 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共政策执行力是公共管理领域的新概念。作为衡量政策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培育和提升也是渐进的。当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由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原因,执行力薄弱的问题较为突出。本文尝试将企业管理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和政府管理实践相结合,从概念、解析出发,对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内涵、特点、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作一初探讨.
  • 论文
    龙太江 博岚岚
    2007(6):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务员辞职后进入私营部门,有可能产生利益冲突,导致腐败的出现,解决公务员辞职后的利益冲突是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和国家对解决公务员辞职后的利益冲突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有关法律与文件还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有效解决公务员辞职尤其是主动辞职后的利益冲突。我们需要在辞职审计制度法律化、完善辞职后就业限制监管机制和活动限制制度、限制辞职公务员对其掌握的政府内部信息的利用、完善违规行为的处罚机制以及加大执法力度等方面加以努力。
  • 论文
    陆道平
    2007(6): 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各国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浪潮的兴起,如何改革我国地方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实现地方政府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已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由于我国的国情和现实基础不同于西方国家,因此在实现我国地方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的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我国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的改革和创新必须从自身的运行机制和制度性创新这两个方面进行。也就是从转换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建立有效的政治沟通制度出发.使公众更好地参与到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过程中去,并建立有效的制度体系.保障地方中介组织在公共物品供给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论文
    陶友之
    2007(6):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施循环经济,这是人类从生产生活诸多教训中得到的认识,也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自从提出循环经济以来,从政府官员到专家学者的建议和论著颇多;但有一个方案从未被人引起重视,这就是怎样把“拾荒”和“收废者”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一条多快好省之道。
  • 论文
    曹祎遐
    2007(6):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要根据西方的激励理论,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只有尽力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才能将各层次的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改变国有企业激励无效现状.调动国有企业员工的最大能量,发挥其最大潜能,建立系统科学的激励机制是关键。
  • 论文
    施炎平
    2007(6): 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文化资本概念的疏理和诠释,探讨传统文化的资源价值,揭示了传统文化由资源转化为资本的环节和途径。提出以“创意”精神为导向,创意产业为基础和运作模式,推进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落实。这是传统文化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的新契机,也是学者的应尽责任使命。
  • 论文
    汤哲声
    2007(6):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通俗文学有一条系统的发展线索,它是中国传统文学在现代中国的延续。现代通俗文学表现的是不同于新文学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现代通俗文学展示着特有的“现代性”。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应该具有能够容纳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史观、史识、史实。
  • 论文
    刘晓丽
    2007(6):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伪满洲国文学进入文学史,不是因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缺失的补充,而是缘于一方面其介入文学史将会重构文学史写作的结构框架,从而重新评定异族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验;另一方面,其能够提供经典文学史写作的文学范例。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对伪满洲国文学的整体性研究,将引导重新思考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对长远的学科建设具有意义。
  • 论文
    涛远
    2007(6): 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7年5月12日.由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组委会和复旦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发展模式:公共服务与建设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院校的30余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以“公共服务与建设和谐社会”为研究主题,
  • 论文
    周健
    2007(6): 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7年4月25日,由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党校、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联合举办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在上海市社联召开。研讨会由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吴解生主持。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潘世伟,会长夏军,以及来自上海市党校、高校系统的100多名专家出席了研讨会。
  • 论文
    王刚
    2007(6):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台湾自由主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李敖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也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李敖与胡适的关系也是颇受关注。李敖作为台湾自由主义“不可多得的一条游魂”,是以反专制、反威权为特色的台湾自由主义谱系中的重要一员。传统的自由主义争取自由、民主、科学和个性解放,寻求民族振兴,体现了对文化文明发展的终极关怀。李敖是这样一个传统中个性鲜明的接棒者。
  • 论文
    马龙闪
    2007(6): 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苏共意识形态为何“一夜剧变”,这是苏共时期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实施封闭性,以及颂扬斯大林主义的结果。这一历史现象,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相对稳定的原理。
  • 论文
    朱秀芳
    2007(6): 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苏联解体有着复杂而深远的原因,对此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但从国家体制方面对苏联解体影响的研究则显薄弱。通过分析苏联联邦制的设想与现实的反差,联邦制与过度集权的管理体制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苏联宪法存在的法理缺憾。揭开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能够从中吸取教训。
  • 论文
    任念文
    2007(6): 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世纪60至80年代,正逢列强瓜分中国的鼎盛时期,也是世界上现代意义的诸民族国家地位确立之时,传统封建国家对固有版图的捍卫正是现代民族国家的疆土保证。从对左宗棠西征军费之收支以及周期性变化的考察,考量晚清政府于风雨飘摇中维持西北边疆的统治实力,从而勾勒出清末中央政府治理西北边疆的基本方略与战争步骤。对清末中央集权封建政府治边实力可以有一个客观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