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8年 第1期
    出版日期:2008-01-01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叶祝弟
    2008(1):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葛红兵|许道军
    2008(1):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2007年中国文坛状况可以从"80后"作家崛起、自我言说成底层叙事主流、网络文学制度创新、神话重述表现民族志式书写雄心、海外汉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总体评判等角度进行归纳,"80后"作家加入作协、打工文学出现新格局、起点中文网作家群、神话重述三文本、诗歌的行为艺术化、顾彬评中国当代文学等热点事件构成了2007年中国文坛的图谱,2007年中国文坛展现出边缘和主流交汇、中外批评界交锋、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互动、文学新媒介创生的内在发展机理等特点。
  • 论文
    韩朝华
    2008(1):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建国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上多次经历了"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循环,并易随之陷入盲目的泛道德化的批判;其根源在于看不到"放权"所导致的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所必然要求的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治理转型。当前,要避免重蹈"放乱收死"的老路,就必须推进制度创新,加快社会治理的多层次、复合化转型。
  • 论文
    黄敏兰
    2008(1): 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关于西欧"封建主义"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中国有无"封建社会"问题,中外学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对于这样一个投入了学者大量精力、且尚未有结论的重大问题,应该遵循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原则,和历史研究"论从史出"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严谨取证、慎重定论,而不是轻易做出判断。
  • 论文
    陈晓律
    2008(1): 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战后欧盟的发展给人印象深刻。二战中的法德两国能够抛弃前嫌,加强合作共建欧洲,取决于多种因素。既有欧洲国家自身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冷战提供的特殊的有利环境。其中美国因素尤为重要。而战后东亚未能形成与欧盟类似的和解与合作机制,除日本对二战历史的认识尚未与其余国家达成一致外,与美国对东亚的政策也有极大的关系。因此,东亚的合作和一体化的问题,只能通过相关各方拿出诚意,逐步解决。
  • 论文
    孙歌
    2008(1):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查特杰关于政治社会的论述,针对的正是社会精英特别是理论精英对于无法进入公民社会的大众社会政治的无视,基于此,查特杰建立了他对当今知识状况和话语霸权关系的批判。虽然查特杰把政治社会的理论视为亚洲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可以普遍使用的分析模式的观点值得商榷,但是他的方法论却提醒我们重新反思关于"普遍性"概念的理论认识,关于中国本土政治面貌复杂性的认识。
  • 论文
    张荣明|李琼
    2008(1): 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以人为本"的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红线。本文认为,必须从发展资源——以人类为本、发展目的——以民众为本、发展动力——以人才为本、发展原则——以公正为本、发展价值——以幸福为本等五个维度理解和实践"以人为本"。
  • 论文
    蒋德海
    2008(1): 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的建设。中国特色检察制度有三个基本特点:法律监督性、法治控权性和地位独立性。这些特点使中国检察权不仅具有一般检察权的公诉等职能,而且具有了特殊的规范性价值和法的社会政治性价值。法的规范性价值是保障宪法和法律完整统一实施和治权的功能。法的社会政治价值中最重要的是法律监督权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特色检察制度是一般监督权和特殊监督权相互循环、交融的检察体系。
  • 论文
    马卫红|桂勇
    2008(1):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伴随商品房小区的发展,在社区内形成了一个以房屋为主的私有财产权利体系。与传统的行政管理体系相比,当前的社区内共存着财产权利体系和行政权力体系。当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体系交互处理社区事务时,私权与公权之间的冲突日渐凸显。平衡好私权与公权的关系是目前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
  • 论文
    马卫红|桂勇
    2008(1):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伴随商品房小区的发展,在社区内形成了一个以房屋为主的私有财产权利体系。与传统的行政管理体系相比,当前的社区内共存着财产权利体系和行政权力体系。当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体系交互处理社区事务时,私权与公权之间的冲突日渐凸显。平衡好私权与公权的关系是目前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
  • 论文
    陈占彪
    2008(1):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运用区域学的有关理论,认为我国历史区域结构的运演经过了横向轴线的三点一线、经三角形区域结构、转换为纵向轴线的三点一线;和传统区域结构从西到东、从北到南,新的动力结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双向回环区域结构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未来区域结构的变动将经过东中西、南中北和中心——边缘三大动力的相互作用后,最终形成以东部沿海纵向轴线和长江流域横向轴线为主轴的北部、东南部、西部三大区域结构的新格局,并据此提出了战略性发展思路。
  • 论文
    权衡
    2008(1): 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上海服务全国,这是一种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上海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上海只有进一步融入全国并在主动服务全国的进程中,才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上海服务全国,必须通过坚持"以服务与合作为导向"、"以服务促发展"、"区域发展共赢"、"分工合作与比较优势"等原则,通过综合实施"政府援助"、"功能辐射"、"要素供给"、"产业联动"等战略,积极有效地推进和实现。
  • 论文
    余伟民
    2008(1):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对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十月革命前的世界和十月革命后的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月革命深刻影响了早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裂变和战后世界体系重组的走向。十月革命加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殖民体系的瓦解。十月革命为20世纪的冷战格局奠定了制度和意识形态基础。理论设定的"世界革命"与实际发生的"世界革命"有不同的内涵,对十月革命世界历史意义的理解应当以客观历史进程为根据。
  • 论文
    郑异凡
    2008(1): 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人们一般只知道十月革命有三个口号:和平、土地和面包。实际上,还有第四个口号——自由。二月革命后列宁多次提出争取和平、面包和自由的社会主义。自由的口号也是布尔什维克党的口号。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是自由的一项重要内容。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通过《出版法令》,许诺一旦新秩序得到巩固,对出版的任何行政干预都将停止,将依法为出版确立完全的自由。国内战争期间,经常查封报刊。内战结束后,俄共党内有过关于出版自由的争论。有人主张敌人的反抗被镇压之后,应当按照宪法办事,实行言论和出版自由,以利于调动工人和农民的积极性,揭发各种弊端。后来俄共否定"出版自由",首先是担心报刊演变成政治组织;其次是在经济上对资本主义作了让步之后,担心出版自由会给反对党提供施加影响的可能性。此后,出版自由问题在苏联成为禁区。
  • 论文
    王琦琦
    2008(1):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以往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方面存在缺陷,以至于收效甚微。大学生的信念教育只有由单纯的政治理论课的单兵独进式的教化扩展为全方位的学科课程群的齐头并进的教育,由单纯的灌输——教化的教育方式转变为大学生主动地接受——内化的教育方式,由对实证性科学知识内容的信赖升华为超验性的对科学信念的追求和崇仰,才能使信念教育卓有成效。
  • 论文
    刘士林
    2008(1):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无锡蓝藻事件不仅直接凸显了太湖水资源的危机,同时也摧毁了江南文化赖以存在与重建的现实基础,使江南美学与文化在当代陷入严重的"无根状态"。无锡蓝藻事件不只是水环境单方面的生态灾难,是江南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陷入现代性困境的象征;由于江南诗性文化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最高代表,因而也再现了中国审美现代性出现的深层危机。无锡蓝藻事件使人们痛感古典江南的失落与古典美学话语的虚幻,但也给江南美学如何完成自身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现实契机。在巨大的现实挑战与困境中,如何走出一条江南文化模式的创新发展之路,使现实世界的生态灾难与心理创伤升华成为推动当代江南文化进步的力量,是江南美学与文化在当下最需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 论文
    王雪瑛
    2008(1): 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近年来,民生新闻异军突起,成为多媒体时代我国传媒界大力推进的一种新的新闻传播范式,其在全国的发展已成燎原之势。民生新闻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要从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众话语、民本意识等多维角度去理解。民生新闻具有巨大的存在价值,它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还是一种适应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但是,我国民生新闻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倾向,今后民生新闻必须在坚持自己特色和原则的基础上,大力进行形式、内容和视角等方面的创新。
  • 论文
    陈慧麒
    2008(1): 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王子奇
    2008(1): 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