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0年 第1期
    出版日期:2010-01-01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景天魁
    2010(1): 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不能只限于消极地设法减轻危机对经济和社会的冲击,还要主动地探索能够抵御和防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福利制度和模式。总结以往社会福利发展的经验,应该开创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相互关系的新格局,为此提出包括"大就业"、"大教育"、"大保障"、"大服务"、"大金融"在内的"大福利构想"。其基本含义是:普遍享有、基础整合、项目多样、主体多元。其作用和意义在于:能够形成社会团结的广泛基础,有助于建立东方型福利模式,以此作为亚洲崛起的社会基础。
  • 论文
    季羡林|蔡德贵
    2010(1):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2010(1):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王家范
    2010(1): 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学者质疑"黄宗羲定律"能否成立,笔者以此为由头,切入明清江南赋役负担、商品经济、市场消费等历史现场情景,试图解释"黄宗羲定律"受害最深与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局面之间的"悖论"。同时,对全面、客观地评估明清江南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如何准确定位提出个人建议,呼吁展开必要的学术批评与学术争鸣。
  • 论文
    高放
    2010(1):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社会思潮在欧洲各自代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而斗争。20世纪初这两种社会思潮传入中国后,自由主义愈益衰落,社会主义取得胜利。改革开放以来,自由主义重新在中国抬头,人们对自由主义有三种不同态度。斥责自由主义与倒向自由主义均为极端,理应既借鉴又超越自由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论文
    高惠珠
    2010(1): 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涂可国先生对儒家文化二重性的判断过于宏观和直接,对儒家文化"基干"与当代先进文化精神的差异与分野须作具体剖析。其突出表现在儒家"民本"思想和当代民主精神的差异与分野,儒家王道与当代法治精神的差异与分野,儒家"修齐治平"的治理思想与现代契约精神的差异与分野。
  • 论文
    方海兴
    2010(1): 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孙果达先生认为,1935年9月9日下午和午夜时分,中共中央为商讨张国焘的两次南下电令而分别召开了两次会议,午夜会议是决定中央立即单独北上的会议。笔者认为,张国焘9月9日来电的时间是在下午而非孙果达所论的晚上10时后。获悉张国焘来电内容后,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即开始紧急磋商当晚秘密出发、单独北进的问题。这一天的巴西紧急会议是在相隔距离较远的两地连续举行的,但不应当看作是两个会议;其时间是横跨下午和晚上两个时间段,但不会是很晚,所以孙果达所论的午夜时分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 论文
    陶东风
    2010(1):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今天后殖民批评家对于国民性话语的批评,在价值和目标上是民族主义取向的,甚至可以说,是以国族标准取代了是非标准和价值标准。这与国民性批判的普遍主义价值取向(比如民主、自由)截然不同:思考者从普遍的价值主体变成了偏狭的利益主体;是非善恶的判断被民族身份的分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家丑不可外扬")所取代。我们应警惕中国文学研究中的这种民族主义倾向。
  • 论文
    高民政
    2010(1): 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大国"概念有多维的解释。探索大国的发展之道,已成为实践向学者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规模分析是大国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视角,学术界有必要给予充分关注并加以切实运用。中国是当今全球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从一个古典东方文明大国走向现代世界文明大国,特别是怎样在超大社会实现民主政治,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在人类探索大国文明发展道路上的最大实验。中国学者有责任有义务、也有机会有条件在人类最大规模的社会实验中做出自己的学术贡献。
  • 论文
    杨光斌
    2010(1): 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与此相适应,我国的法治体系也应该跟进,甚至应该走在民主建设的前面。从总体上看,我国法治体系还不能满足民主政治的需要,很多制度空间有待改革和完善。以立法和监督体制、司法体制、行政体制为中心的法治体系建设应该协同并进,因为它们是三位一体的有机体。如果仅仅是单一领域内的改革,其最终结果往往会有违改革设计的初衷。
  • 论文
    王国平
    2010(1):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研究服务业发展可有多重视角:内部结构和形态;发展环境;空间布局;产业关联与互动等。然而,对于上海而言,存在着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殊性,这就是它与"四个中心"的国家战略相融合,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因此必须始终具有"四个中心"的战略视野。上海"十二五"应形成从"一主两翼"到"三足鼎立"的战略构思。它要求从现实出发,分轻重缓急、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第一阶段航运中心建设的"主",并不排斥"两翼"的正常部署、全面推进,只不过在总体推进设计中体现出差异性,即按航运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之序呈现出突破性推进、基础性推进、起步性推进的状态,最后达到"三足鼎立"的高度,即"四个中心"的最终实现。
  • 论文
    高帆
    2010(1): 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发展战略、运行机制、产权结构、开放格局构成了中国经济秩序演变的主线,体制转轨、结构转化、国际背景、大国经济则构成了经济层面的"中国特色"。无论是从历史视角还是从当下视角看,中国经济发展均有区别于其他经济体的"异质性"。其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当前尚未完全转化为现实性。转化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中国经济增长保持持续和经济发展持续实现;二是中国经济学人的理论创新。
  • 论文
    葛红兵|许道军
    2010(1): 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今天,网络文学、青春文学与传统文学三足鼎立,构成文坛新格局;学界对五四新文学90年、当代文学60年的不同评价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保守主义的苗头;《蜗居》的热播说明当代文学在提高回应现实的能力同时,还要有反映现实的热情与直面现实问题的勇气;韩寒"中国第一博客"现象,反映了80后的精神成长;金庸加入作协与郑渊洁退出作协,一进一出,意味深长;而复旦大学"文学创作"硕士点的审批与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学科"的建设,在不同侧面预示着文学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变。2009年文坛在多个方面显示了中国文学发展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可能性。
  • 论文
    胡蔚
    2010(1): 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是一位具有鲜明政治倾向和道德标准的作家。在一个意义消解、价值解构的时代里,米勒的价值在于指出:"诗在世界里,不在语言里",认为作家的使命在于真实再现现实世界,而不是用语言符号建构所谓的"能指的狂欢"。米勒的作品亦不同于历史见证,她以"陌生目光"(der Fremde Blick)浸润细节,考量世界,虚构感知(erfundene Wahrnehmung),以文字喻象游弋于能指与所指间的"空隙",以期展现世界的真实。无家可归不仅是米勒笔下的景观,也是她个人的宿命,而语言本身亦非家园,作品方是安身立命之处。
  • 论文
    薛小荣
    2010(1): 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当前网络党组织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认识的误区。要发挥网络党组织的思想引导功能,必须从网络党建的角色定位、目标定位和能力定位等三个方面重新认识网络党建的目的与意义。
  • 论文
    马莉|王颢
    2010(1):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