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1年 第3期
    出版日期:2011-03-01
      

    论文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牟钟鉴
    2011(3): 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儒学的复兴已经有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实践成果。儒学正在展示它深厚的潜能,并以后工业文明的柔和方式不断放射其启迪今人的智慧之光,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儒学的复兴是缓慢的,却是富有后续动力的,它不依赖外部的强力推进,主要依靠自身的东方德智魅力和社会的认同,以温和的姿态进入现代生活。但目前它的复兴还处在起步阶段,前面的路还很长,困难仍很多。
  • 2011(3):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 论文
    代迅
    2011(3):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欧洲衰落和东方崛起,世界范围内逐渐出现了一个东方转向的潮流。东方转向不能简单等同于中国转向。在当今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国作为东方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其地位和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我们需要积极拓展中国与亚洲各国之间、中国与后发展国家之间、中国内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比较研究,主动融入当今世界主义话语建构的历史进程,推动中国文化的学术创新。
  • 论文
    戴鞍钢
    2011(3): 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果不再过分专注于太平天国功过是非的争辩,而是转换视角,尤其是重视剖析当时普遍存在的种种社会问题与太平天国兴亡之间紧密的内在关联;同时,深入探讨其腐败问题,当更有助于对历史的认识和反思。
  • 论文
    胡训珉
    2011(3): 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宗族制度和宗族主义在我国历史上拥有深远的影响。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而言,宗族主义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其正面影响表现为宗族势力的加入,成为"拜上帝教"实力急剧增长、金田起义得以发动的重要因素;消极影响是太平天国内部宗族矛盾激化,导致领导集团各派宗族势力过早摊牌,从而酿成大规模的血腥残杀,断送了太平天国的前途。宗族斗争的发生率并没有阶级或者阶层差别;权位越高、宗族势力越大,斗争的频率越高,斗争的后果越发严重。斗争手段残酷程度的升级,必然成为利益关系适应新的利益格局的唯一手段。我们当前最需要注意的是,宗族势力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组织模式中的复活及其消极影响。
  • 论文
    方之光
    2011(3): 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带来的内战造成了近代中国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当下有些议论因此将太平天国指为罪魁祸首,要求其对内战损失负主要责任,这是笔者不能苟同的。在纪念太平天国运动160周年之际,有必要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性质和内战损失的责任等问题做一简要说明。
  • 论文
    董保华
    2011(3): 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劳动法》建立了调整劳动关系的"三层次模式"。《劳动合同法》旨在强化以国家管制为特点的调整模式。理论界出现了两种解读视角:一种观点强调"强资本、弱劳工",强化国家干预,意图建立起一种高度管制的用工体制;另一种观点认为不仅要关注"强资本、弱劳工"的现象,更要关注我国"强国家、弱社会"的特点,努力实现以自治为主的劳动关系调整。富士康、本田事件意味着我国出现了自治的现实压力,中国劳动关系的发展重新走到了十字路口。我国应当注重平衡劳动关系三个层次的关系,使国家管制与当事人自治作为劳动关系的两种调节手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 论文
    汪伟全
    2011(3):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理论研究与活动实践表明,公民社会是区域治理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公民社会的基本角色,社区组织、行业协会、各类研究性机构与协会、公民等行为主体,积极参与区域治理的各项活动,承担着重要功能并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还不成熟,存在认识误区、参与渠道有限等诸多问题,成为制约区域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与提升区域治理绩效,需要从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对公民社会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制度创新。
  • 论文
    张丽君
    2011(3): 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威胁"是美国对中国由来已久的一种偏见"意象",它的生成是知识、制度和利益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美国频频推出"中国威胁论",目的在于抑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家威望,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全面维护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地位。
  • 论文
    潘英丽
    2011(3):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内在逻辑在于消费不足,投资拉动;投资拉动导致产能过剩;产能过剩要求出口释放。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由于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本和廉价自然资源三大支柱之上,这种增长模式面临内部社会发展危机的风险积累和外部美元持续贬值与美元危机的双重风险。运用代际转换模型可知:财富的本质是一代人现期的剩余产品生产能力向未来消费能力转换的载体。财富幻觉是中国壮年这代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即无法认识到对一代人整体而言,财富未来可兑现的消费购买力将小于财富的现期总价值,两者之间的差额部分对于财富本质功能而言是虚幻的。中国需要加快推进未来生产能力提升导向的经济转型。
  • 论文
    陆南泉
    2011(3): 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俄罗斯经济转型已近20年,但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并未取得重大进展。这使得俄这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显得十分突出,2009年GDP下降7.9%。面临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俄在采取反危机措施的同时,下决心推行经济现代化政策,使两者衔接起来。从当今与今后一个时期看,俄经济现代化的主要问题是着力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但由于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俄要实现这个转变,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目前中国也面临与俄类似的问题,特别是要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这一战略性转变,需要在各个领域深化改革,并可能遇到不少问题。
  • 论文
    陆扬
    2011(3):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化研究可视为从文学母体中脱胎而出,走向了社会学的研究路数。但是社会学对于文化研究的冲击同样也曾心存疑虑。两者的心结和差异固然不容忽视,但为建立一个更为公正的社会秩序,社会学有必要开放边界,吸收文化研究的成果,充实社会学自身的学科建设。
  • 论文
    夏中义
    2011(3):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殷国明|周仲强
    2011(3): 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人文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考验,也出现了新的格局和特点。其中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与现代中国人文教育的发生,不仅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事实,而且也是我们了解和反思国民意识与人文教育变迁的一个交叉口和基本点。从整体来看,如何理解人文教育中交流与接轨、衔接与跨越、复制与创新等问题,是值得认真探讨的,由此我们能够从中发现人文教育发展的新的格局,引伸出通向未来的路径。
  • 论文
    胡键
    2011(3):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苏联剧变20年以来,学术界一直在挖掘其剧变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苏联软实力的严重衰落。软实力是苏联兴起的最直接原因。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几乎没有什么物质力量为社会主义苏联提供硬实力,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苏维埃体制和最初的和平外交等,使苏联获得了强大的软实力,并且在此基础上造就了苏联的硬实力大国地位。但是,苏联在硬实力崛起的过程中,却抛弃了自己的软实力优势,特别是个人崇拜、丧失凝聚力的意识形态、错误的对内对外政策和僵化的国家体制等,不仅导致苏联软实力的衰落,也进而导致苏联硬实力的衰落,最终导致国家瓦解。
  • 论文
    刘昭
    2011(3): 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花花传奇》向读者揭示了传统思维模式导向下的动物"被异化"与人的异化的社会状况。一方面,人道主义所奉行的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导致人与事物主客分离;另一方面,由于对物促逼必将使人置于一种广义上的劳动状态当中,因此现代人遭遇了与物相同的命运——异化为一种人力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人也成为劳动生产的对象,失去了本真的存在。
  • 论文
    唐国东
    2011(3):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罗祥相
    2011(3):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