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刊特稿
  • 本刊特稿
    蒂莫西·加顿艾什, 孙宇辰, 段德敏
    2017(6): 4-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欧盟危机最根本的来源实际上与时代的变化有关:二战后的欧洲人普遍将欧洲整合看作脱离刚刚经历过的战争、灾难、落后、专制的希望,联合的欧洲象征着进步与和平;但今天的欧洲人却不再普遍分享这一视角,他们反而会将欧盟看作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成因,而且这种认识并非没有道理。在今天,欧洲不再是一个目标,因为它是现实,而现实肯定不如理想美好。具体而言,导致欧盟危机的主要原因包括:东欧的转型、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若干重要维度、欧洲货币联盟的缺陷、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缺席、普京治下的俄罗斯的影响、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欧洲自我认同的变化等。一方面,人们对现状的不满可能被民粹主义者利用,而民粹主义具有如下四个特点:诉诸"人民"的直接正当性、"人民"与"其他人"的划分、民族主义、非理性的叙事。另一方面,民粹主义的抬头又与互联网造成的新媒体图景有很大关系。重重危机之下的希望在于,只要中左翼的力量能重新赢回其传统选民,并妥善处理欧元区的长期缺陷,欧洲仍然可能有乐观的前景。
  • 本刊特稿
    刘悦笛
    2017(6): 1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随着科技发展正面临后人类境遇,"后人文主义"遂在欧美得以兴起,中国儒家应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儒家并不仅囿于人文主义,由此可以返本开新,创造一种本土化的"后人文主义",它在先天与后天、本能与培育、自然与使然的张力之间来确定人性的基本结构。只承认人的生物根基的"自然主义"与只相信人的后天养成的"培育主义",在当今西方学界所形成的尖锐矛盾,可在儒学智慧那里得以根本化解:既承认人性的自然根据,又接受人性的后天濡化,并在二者之间"执两用中"。从人类发展的理想状态来说,"完成的自然主义"就等于"完成的人文主义","完成的人文主义"也等于"完成的自然主义"。
  • 本刊特稿
    李向平
    2017(6): 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中国的私人化现象,包括私人信仰、私人财产、私人财富等问题,在当代中国社会、各学界专业领域当中皆为主要话题之一,但私人化又作为双重的概念,它可以悬在空中,也可以真正落地,跟进相关的法律、制度的支持。然而,中国人对于公私关系的分类,实际上就是华夏文明信仰中神圣关系的分化结果之一。曾经作为中国社会价值秩序中最为神圣的存在及其神圣关系,能够被转换为那种呈现社会区隔及其象征的神圣,成为人们不得不遵守、敬畏的符号。私人化的神圣关系、私人信仰方式虽然难登大雅之堂,但也成为建立公共性神圣关系、公共崇拜、公共权力的主要技术之一,构成中国人信仰传统中的公私互动、公共神与私己神的关系,形成了私人信仰的十大特征。因此,如何把私人信仰带回社会领域,使之与社会关怀同步同构,是当代中国重大问题之一。
  • 圆桌会议
  • 圆桌会议
    2017(6): 2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波涛汹涌的中国改革时代, 当我们考察当代的信仰结构, 会发现所谓信仰的外衣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包裹着“私”的本质, 私人信仰陷入公共化困境且流于私密化认同。而且, 由于公私领域的相对隔绝, 一旦公共权力和宗教信仰趋于私密化的双向建构, 极可能衍生私化权力的绝对公共形式化和私密信仰的绝对公立机构化的双重异化, 进而全社会“获得性危机”显现, 即除了“金钱权力”的“拜物教”之外, 难以形成其他真实的信任。当一个由“自我主义”框架萌发, 更多地靠伦理来调节“公共性”与“私人性”, 文化、政治和经济形态呈三重原子化的社会, 迎面宗教改革500年后一个碎片化的、相对缺乏共识的时代, 其如何在古今中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错综纠结的格局中, 彻底走出私人信仰的陷阱?真正拥揽公共生活的关怀?为此,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特邀相关专家学者, 联合召开了“中国改革时代私人信仰的‘陷阱’”的圆桌会议, 希冀在公私关系的漩涡中, 重构私人信仰与公共生活的良性互动, 助力改革时代的中国改革!
  • 名家访谈
  • 名家访谈
    李耐儒
    2017(6): 53-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考察儒学不能离开历史李耐儒:杨教授,您好!我想就当代儒学发展中学术界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求教于您。当今的儒学发展有一种过分地往政治方面去寻求它的突破趋向。从您的研究来看,儒学如果跟政治走得太近,它会给自身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杨国荣:从历史上看,儒学本身在其演化过程
  • 学术争鸣
  • 学术争鸣
    涂可国
    2017(6): 58-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性、心、情和欲是儒家人性论四个基本范畴,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原点,它们构成儒家人学的四个支柱。要更为精到地把捉先秦儒家心性学说的要义,探究儒家责任伦理的人文机制,建立当代中国人合理的性情结构,儒家性情哲学是重要路径之一。儒家性情哲学所言说的"情"包括情实、情感和人情三个层面,其义理丰硕、指向多样,主要显现为由性情体用、性情善恶和性情主从组成的三维结构。儒家性情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对于既存在情欲的泛滥成灾、又存在无情无义现象的现代化社会和后现代化社会来说,具有许多普适性的、值得吸收的有益思想资源。应当珍视和吸收儒家文化中富有深厚人情味的文化要素,挖掘和转化儒家性情哲学的合理内核。
  • 学术争鸣
    夏莹
    2017(6): 6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后真相议题本身虽发源于社会现实之中,但却在根本上触及当代哲学中有关"真理""现实""政治"等诸多理论问题。"后真相"已成为当代学者们为之忧心忡忡的一个"症候",重建新秩序成为治疗后真相的基本路径。我们对"后真相"的讨论不必过度悲观,后真相自身就是当代真理的表达方式,它不是有待克服、规训的情景,而是当代社会真理展现自身的唯一方式。正如我们对于后真相时代的客观性的分析一样,真理在当代正是依赖于诸多的悖谬而显现出来的。面对后真相时代,应持有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它自身的存在样态本身预设了一个全新的真理阐释方式已经到来。
  • 学术争鸣
    李风华
    2017(6): 71-75,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一种流行的正义观念认为,正义的核心问题是私人财产权及其相关的个体权利。该观念存在两个问题:将分配正义或财产正义置于正义问题的核心;将私人财产权置于财产权的核心。对这两个问题的剖析表明,这种推崇私人财产神圣性的观念忽略了公有制在财产正义中的地位。事实上,考虑到中国现实,对公有制的政治哲学探讨将有着深远的学术与实践意义。
  • 时事观察
  • 时事观察
    邓伟志
    2017(6): 76-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为国内外学者所接受,联合国多次把"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决议,表明中国话语体系的力量和成功。我们可以从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宗教学的角度,分析人类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了一些争论,如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宗教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政治上的"冲撞型"向"包容型"的转化,以及文化上的一元与多样、本土与外来、高雅与大众等问题。不论在前进的大道上还会遇到什么阻力和曲折,坚持"四海为家""以天下为己任"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在当代人类的实践中实现。
  • 时事观察
    胡惠林
    2017(6): 83-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化遗产安全是人类安全的公共议程,也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领域和实现方式。经济、社会发展及文明冲突正在不断地威胁文化遗产安全,这是当前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最严峻的形势。以人类社会关于文化遗产安全的共识,建构中国文化遗产安全体系,应该成为中国文化遗产安全事业发展之新的文化遗产安全观。
  • 时事观察
    李明洁
    2017(6): 9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民画及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中国非常特殊的文化景观。目前农民画的生态已经难以脱离意识形态宣传的征用以及文化的产业化运作,其中的不定性因素众多。农民画的非遗保护因而具有特殊性,它的突出价值在于: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景观,成就了一种极其复杂的作为深度关怀的伦理性社会记忆。这也是众多民间性文化现象在当代的普遍价值以及非遗保护的本质诉求。上海西郊农民画作为城镇化转型的记忆样本,是"西郊人的记忆连续统",具有成熟的范例意义。
  • 经济改革
  • 经济改革
    刘志彪
    2017(6): 99-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扭转经济运行的"重大结构性失衡",必须通过改革找到解决问题的源头、路径和动力。这个源头、路径和动力,就在于真正地推动"政府改革"。政府改革将产生放松管制和减税降负的双重效应,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两个关键问题,由此必然会刺激内需扩大,增强企业的投资能力与民众的消费能力。这对消化产能过剩、稳定投资预期、增加民众获得感、减少资本外流等将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我国把基于出口导向的全球化经济发展模式,转化为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发展模式,进而推动我国进入自主创新的经济循环,产生巨大的发展新动能。
  • 经济改革
    石建勋, 王盼盼
    2017(6): 105-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制造业发展模式正经历巨大变革,中国制造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然而,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但是中国制造同时面临内外约束条件趋紧的严峻挑战,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任重而道远。为此,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的战略思想,推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战略思想,推动实现"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型升级;同时,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牛鼻子",以改革创新助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而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主要政策着力点在于,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质量提升战略、品牌发展战略。
  • 文化视野
  • 文化视野
    孙晓春, 施正忠
    2017(6): 111-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庄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认识到自由的价值,并且系统地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的思想家。从"万物等齐"的平等观念出发,庄子把自由理解为以"无待"为条件的免于约束的绝对自由。庄子的自由观充分体现了其在政治上的无政府思想倾向。当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的理论被译介到晚清中国的时候,庄子的自由观是中国近代思想家理解和接受西方自由理念的重要连接点;但由于庄子自由观与西方自由主义有着明显不同的价值取向,其对人类群体生活的悲观估价以及消极的人生态度,不仅无法与西方自由主义实现理论的融通,而且阻碍了近代中国人对自由的恰当理解。
  • 文化视野
    张师伟
    2017(6): 118-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现代自由话语的自觉建构始于甲午战败后的严复。他以中西对比的形式,突出了古典中国与现代西方在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哲学等方面的巨大落差,并将两者差异的根源归结为自由与否。认识到自由诚可贵,这是中国现代自由话语建构的开始;但这种建构又是发生在国家危亡的紧急时刻,救亡的心理及过渡时代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自由话语建构初期的内容选择及论述逻辑。中国在过渡时代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特点不仅集中地体现在严复身上,成为自由话语建构的基本前提,而且还在根本上决定了严复自由话语的内容。严复在以中国古典概念自由承载现代自由内容的同时,仍从传统理论中寻找自由内容的可靠支撑,在话语形态上显示出了中西混杂的过渡特征。
  • 史海钩沉
  • 史海钩沉
    马龙闪
    2017(6): 125-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最近几年,俄罗斯发生了一系列与史学研究密切相关的重大纪念活动。随同这些活动,史学界还对"俄罗斯帝国史"和"帝国课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当前俄罗斯史学的这些动向,包括对俄帝国的各种纪念活动、统一历史教科书大纲的制定和教科书本身的编写,以及"新帝国史"学派的出现,这三个方面是存在着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的。这其中透露出的深层信息和意涵,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思考。
  • 史海钩沉
    郑异凡
    2017(6): 133-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20年,布哈林完成了他的经济学新作《过渡时期经济学》。当时布哈林把此书作为生日礼物献给列宁,列宁在阅读过程中还在书的边角写下了详细的批注,有批评有表扬,表扬多于批评。不过,由于苏联不成文的规定,列宁的批注从来没有同布哈林的原著完整地合排在一起。最近,重庆出版社出版了把列宁批注同布哈林原文合排在一起的"列批版"《过渡时期经济学》。这不仅有利于理解布哈林的思想,更有利于理解列宁那时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