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刊物全文
  • 刊物全文
    2021(9): 4-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 圆桌会议
    2021(9): 4-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气候问题关乎的是全人类的命运。面对全球气候环境日益严峻、极端天气灾害愈发频繁的形势,各国团结起来共同参与气候治理已刻不容缓。气候变化领域的碳减排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专业性问题,而是事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系统性问题。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思想指导下,中国政府勇于承担碳减排责任,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实现“双碳”目标,将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系统性变革。同时,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实现“双碳”目标的艰巨性,强化风险意识,系统筹划实现目标的路径、机制、政策。为此,《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联合召开研讨会,并邀请相关领域学者撰文,希冀为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智慧。
    林震教授指出,“双碳”治理应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入手,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其中,治理能力是关键。实现“双碳”的良性治理,需要切实提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科学治理和持续治理六个方面的能力。冯宗宪教授建议,中国碳减排要从碳强度指标和碳排放总量两方面结合考虑进行,按照适度超前、略留余地的要求部署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家对各区域碳达峰的时序应有一定的统筹安排,按照各地在全国主体功能区的地位和作用特点,提出有区别的不同要求,鼓励各区域各尽所能,采取各具特色的碳减排路径。张中祥教授指出,碳成本提高短期对企业有阵痛,但政府不应被企业可能放大的情绪所左右。中国在煤电和控煤上的立场,既要考虑遵守全球气候变化协议,也要基于本身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结构的客观现实。欧盟绿色新政中防止碳泄漏的CBAM提案,可能对中国影响最大,应引起关注。郝宇教授认为,碳减排的本质是发展权的竞争。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现阶段我国碳市场建设的重点工作仍为总体框架的搭建,尚需细化各项管理制度和条例。沈小燕教授建议,统筹考虑碳交易和碳税两种政策手段的并行和综合应用,在进一步完善碳交易制度的同时择机开征碳税。魏文栋副教授认为,我们要厘清实现“双碳”目标对我国能源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新要求,全力保障低碳转型与能源安全,深化和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能源国际合作。张攀副教授提出,目标管理机制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可以从碳排放目标分解子系统、碳排放数据核算子系统、碳排放目标仿真子系统和碳排放目标激励子系统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中国碳排放目标管理体系。王茹副教授指出,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面临自然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四种潜在风险。要统筹有序构建“双碳”风险防控体系,包括高韧性的自然风险防控体系、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经济风险防控体系、提升公共福利的社会风险防控体系、多元参与的政治风险防控体系。
    ——主持人 吴建南 杜运泉
  • 圆桌会议
    林震
    2021(9):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冯宗宪
    2021(9): 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张中祥
    2021(9): 1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郝宇
    2021(9): 16-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沈小燕
    2021(9):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魏文栋
    2021(9):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张攀
    2021(9):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王茹
    2021(9):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特稿
  • 本刊特稿
    门洪华, 汪婷
    2021(9): 3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妥善处理中印伙伴关系复杂性,是应对双边关系恶化、发展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起点。当前,如何妥善经略中印关系考验着中国外交的智慧。面向未来,双方应摒弃零和思维,加强竞争管控,避免双边关系持续恶化,为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提供条件和动力。应对双边关系复杂性,中印应发挥高层往来的引领作用,理性看待对方崛起,推动双方形成新的全球战略共识;依托多边经济合作机制开展合作,推动第三方市场合作;推进安全对话,稳定地区预期,加强竞争管控和危机应对,为中印关系重回正轨创造条件。
  • 本刊特稿
    时建中, 郭江兰
    2021(9): 44-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平台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平台企业在形塑新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的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性风险,损害竞争、创新和消费者利益的违法性垄断行为频频发生,并由此形成世界范围内反垄断的浪潮。与传统企业的垄断行为相比,平台企业所实施的策略性垄断行为有不同的竞争特征,基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事后被动式监管手段无法有力遏制平台企业“天然”的垄断倾向。鉴于此,反垄断执法机关可通过前置式反垄断监管的方式,提前主动开启对平台企业垄断行为的规范活动。证成前置式反垄断事前监管构建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无需对其适用进行限制,而应当先从规范与创新发展并重的监管理念、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并举的监管态度、强化反垄断的监管目标来保证前置式反垄断监管的科学性,再从适用标准、细化措施、配套制度等方面来确保前置式反垄断监管的良好实施。
  • 本刊特稿
    王先林, 曹汇
    2021(9): 54-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期,我国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呈现出日益强化的趋势,但也面临着不少复杂的情况和现实的挑战,目前在执法与司法实践中需要特别关注三个关键问题。首先,平台市场力量的评估。平台市场力量的评估不应直接跳过相关市场界定,在精简界定时要以面向消费者一端的平台服务内容为主要依据,差别评估聚合平台与单一平台的市场力量,并考虑平台对二级市场的控制力。其次,平台算法共谋的规制。算法可划分为信使型、轴辐型、预测型、自主型四类,自主型算法不违法但有可能转为前三类。事后执法的关键在于扭转执法机构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事前规制则宜鼓励平台主动进行敏感算法释明并规范平台的数据获取与应用。最后,控制大型平台对初创企业的无序并购。基于扼杀型并购的竞争损害分析,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可做必要的调适,包括将交易额纳入申报门槛、构建分类审查机制以及拓展积极审查与干预的手段。
  • 本刊特稿
    沈伟伟
    2021(9): 66-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迈入“新镀金时代”以来,数字平台的崛起给美国反垄断实践提出了新挑战,而要认清这一新挑战及应对的可能性,有必要回到美国反垄断的历史中去。从美国反垄断的三次浪潮中,可以梳理出美国反垄断政策和理论互相呼应的线索,并能够看出当今第三次浪潮中平台反垄断的方向性问题。尤其是当下芝加哥学派与新布兰代斯学派在反垄断的经济和政治目标这一根本问题上的交锋,将影响平台经济未来走向。对于同样面临平台垄断挑战的我国而言,应当借鉴美国百年反垄断史所展现出的不同规制思路及其可能后果,搞清楚“为什么反垄断”这一根本问题,并结合中美反垄断背景的异同,探索我国平台反垄断的新出路。
  • 论坛
  • 论坛
    曾军, 朱立元, 王宁, 刘康
    2021(9): 77-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文论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从面对西方理论的焦虑,中西交流的不对等、不平衡状况,到当下中国学者有意识地走向世界,与西方理论界展开对话,把中国问题带到世界和全球问题中去,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人文社科领域的体现。鉴于此,上海大学曾军教授约请朱立元、王宁、刘康等三位教授就“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展开对谈,力图超越以往“中西之间”的讨论模式,而将问题设置于“世界中的中国和西方”维度上,尝试接近一种具有范式意义的中国式的研究路径,进而推动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主体性建构。现将对谈精华择要发布,以飨读者。
    ——编者按
  • 学术争鸣
  • 学术争鸣
    王水雄
    2021(9): 89-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高校正在进行以“不升即走”或“非升即走”为核心特点的长聘制改革。张维迎教授在中国高校引入该制度的过程中曾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他用传统博弈论过度抽象的框架来把握谢林直面现实的博弈思想,对“非升即走”得以起到良好作用的“任责—威胁/承诺”逻辑或机制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未能很好地理解“威胁”(Threat)与“承诺”(Promise)的差异;也未能清晰地认知它们的“可信”和“不可信”,并不在于由参与人、行动、信息、战略、收益所构成的博弈框架,而在于该框架之外的参与人通过“任责”(Commitment)凸显的个性地位差异、社会结构、文化环境等因素。由于谢林思想背后隐含的“非对称博弈”的现实取向没有被真正地领会,从而导致“非升即走”理论替代现实操作的不可取,这也是“非升即走”制度在中国高校陷入困境的理论之源,因为该制度的良好运转需要满足和创造三个方面的前置性条件。
  • 学术争鸣
    高力克
    2021(9): 100-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近代中国观念史上,五四以后“文化”话语兴起,但它并未取代近代主流思潮中的“文明”话语。德国式的以“文化”反对“文明”的思想战,并没有在中国发生。中国的现代化是现代文明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文明”与“文化”是构成中国现代性的两大元素。清末民初,对“文明”的追寻是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旋律。五四以后思想界“文化”主题的浮现,表征着观念史上“文明”与“文化”话语语义融合的趋势。清末民初“文明”变革的主调由此演变为“文明—文化”的复调,形成“变革”与“认同”的协奏曲。
  • 社会与文明
  • 社会与文明
    王小章
    2021(9): 112-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中国最基础性的国情,费孝通和吴景超的诊断是基本一致的,但由于对社会历史发展之机理走向的认识和把握方式不同,他们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路径选择上呈现出彼此的分殊;而当“乡土中国”或“第四种国家”的现代出路问题涉及政治、文化层面时,他们的观点又呈现出明显的趋同汇合。费孝通与吴景超这两位代表性的社会学前辈观点的分殊与汇合,引申出现代化的价值目标、路径选择和特定国情之关系的问题。 “乡土中国”的现代出路,归根结底就是在肯定人类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价值追求,立足于“乡土中国”的基本国情,充分地调动和利用本土一切积极的资源,充分地借鉴、采择在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等适用手段,推动“乡土中国”以自己的方式进入现代化历史进程。
  • 社会与文明
    刘金海
    2021(9): 121-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大变革时代社会调查的分析不能限于具体的调查内容及观点,而是应该确定研究者的理论方位,更应该注意问题发生的历史方位和世界方位。以此来看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中国农村调查,分别有以卜凯为代表的“农业经济学派”,以陈翰笙为代表的“中国农村派”,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三大学派在各自研究与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不同方案。其背后不仅是政治立场和认识论之争,更是当时世界三大思想理论之争,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和 “新儒家”在中国问题上的解决方案之争。三大学派在理论上的差异导致了认识上的差异,现实的调查实践更是各有侧重。其结果是时代性的问题压倒了中国的一般性问题与特殊性问题,革命论战胜了改革论和改良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在时间和历史发展线索上处于高位,生产关系革命论不仅被中国实践所检验,还解决了中国问题和民族危机。
  • 技术与文明
  • 技术与文明
    王治东, 苏长恒
    2021(9): 131-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普遍交往”是交往关系的理想状态,在数字化时代,交往的数字化变革蕴含着通向“普遍交往”的可能,表现在几个方面: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成为“普遍交往”的物质起点;私有制瓦解趋势成为“普遍交往”的逻辑前提;人的本质复归成为“普遍交往”的价值旨归;数字全球化为“普遍交往”创造空间基础。当然,“普遍交往”从理论向现实转变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可能性,还需要考虑以下方面:其一,交往形式再生产是实现“普遍交往”不可忽视的核心要素;其二,生产性变革是数字化时代实现“普遍交往”的根本动因;其三,治理性变革是数字化时代实现“普遍交往”的必由之路;其四,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是实现“普遍交往”重要路径。
  • 技术与文明
    肖峰
    2021(9): 139-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机接口作为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表现之一就是它从多向度给我们带来的“身体革命”,包括它对人类心物交互方式的改变使身体成为可以替代的对象;它对肢体或感官方面的残障人士在身体功能上的治疗与恢复,可以使他们重获身体平等与人格尊严;它在治疗基础上进一步使正常的身体得到增强,为人类克服身体的自然局限性提供了新的可能。在脑机接口的这些身体革命效应中,需要处理好治疗与增强的关系,在追求更满意的身体与避免身体改造中的风险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
  • 思想与文明
  • 思想与文明
    夏莹, 牛子牛
    2021(9): 148-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全球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劳动过程方面最突出地表现为劳动者主体性的空前凸显。在当代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往往呈现出“主体性过剩”的状态,以至于陷入“自我剥削”乃至“相互剥削”的生存窘境之中。对这一现象的把握,要求研究者反思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传统阐释,洞察劳动者的主体性本身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共谋关系,并追问造成这一现象的当代全球资本主义秩序的结构性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人阶级政治力量的衰落、资本过剩导致的劳动过程重构、金融化趋势的扩散、劳动力市场环境的变化、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等,共同为“主体性过剩”的现象提供了制度条件。这些变化作为应对“滞胀”危机的一系列“修复机制”,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秩序的历史性衰落的表征。
  • 人文
  • 人文
    李永东
    2021(9): 159-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鲁迅的家庭解放叙事,有着文体的差异。他的杂文中所表达的家庭解放观念,与他小说中所描述的家庭伦理故事构成了互文关系。把他的小说和杂文进行对读,以杂文诠释小说,以小说反观杂文,有助于把握鲁迅在家庭解放问题上的思想结构和观念悖论。鲁迅在杂文中所透露的“愿意平和”“随顺长者”的态度和依赖“亲权”解放子女的观念,决定了他的小说讲述家庭伦理故事的方式。他的杂文表达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观念,而小说构设的却是“我们现在怎样做儿子”的故事;他的相关杂文秉持进化论的立场,而相关小说则流露出怀疑论的心态,由此形成了鲁迅的两种家庭伦理构想。而其小说中“觉醒的人”由新返旧的伦理故事,证明了“随顺长者解放幼者”观念的虚妄。不同文体的对读,不失为拓展鲁迅创作“内部研究”的重要方式。
  • 青年论坛
  • 青年论坛
    邓剑
    2021(9): 168-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流行的网络游戏是一种算学文本,属于文化层与计算机层的双重构造,分别对应着符号秩序与算法秩序。两种秩序互为表里,共同构筑网游世界。玩家通过操控数字元件进入网游世界,这种操控不是书写,而是游戏/劳动。玩家不是被可见的他者剥削,而是不自觉地自我剥削,并且享受剥削过程中的瘾性快感。算学文本仅具有工具理性,缺乏价值理性,其奉行0/1二进制的新自由主义,使玩家降维为单向度的人并走向精神孤立。未来中国的游戏产业,需要探索出超克算学文本固有逻辑的新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