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圆桌会议
  • 圆桌会议
    2017(4): 4-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6年底,《牛津词典》将“后真相(post-truth)”评为英语世界年度热词,该说法甫一问世,即引起了广泛关注。“后真相”不仅总结和凸显了2016年国际政治的现状,反映了国际大环境的时代特色,而且超越了政治领域,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大数据时代,权力、技术的深度介入,真相变得面目可疑,甚至面目可憎,谎话、流言、绯闻以真相的幌子在网络上肆意流传,而真相却不知所踪。相对于过去人们对真相和真理的孜孜追求,后真相时代的人们似乎更倾向于把立场、情感和利益置于真相和真理之前。这样的深层次危机,无论是对良性社会的建构、共识的形成,还是公信力的提升以及政权的稳定,都是不利的,有必要认真审视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后真相所表征的种种问题,在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犬牙交错的中国,亦有所呈现。后真相问题不仅仅是认识论和信息传播的问题,其在本质上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没有社会共识就没有经验事实的真相。后真相这个与后现代密切相关的概念,不仅揭示了中国深化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价值难题,而且反映了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诸多深层问题,亟需从多维视角来予以应对和解决,以世界眼光为中国问题把脉。近日,本刊编辑部与《上海思想界》编辑部、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联合召开了“多维视野中的后真相时代:问题与对策”研讨会。本期刊发论坛上部分学者的发言,以飨读者,期待学界进一步探讨。
  • 本刊特稿
  • 本刊特稿
    徐英瑾
    2017(4): 33-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共产党宣言》的原始描述,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将自然地为无产阶级的全球化联合开辟道路。因此,马列经典作家的"阶级"概念显然具有超越地域局限性之内涵。然而,最近全球各国出现的"逆全球化现象",却大有以民族地域为界,分裂各国劳工利益之意蕴。这一现象虽在表面上与经典作家的预见产生冲突,却依然可以在一种升级版本的唯物主义解释框架中得到安顿。这种新解释框架能够解释:一,为何超越于地域限制的"阶级"概念并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臆造,而是在一定的解释层面上具有一定的"实在性"的;二,为何处于"异化"现实中的个体对于其自身"阶级地位"的反思性知识是如此难以被获取;三,为何在资本的全球化扩张与无产者的全球化联合之间,尚没有出现马、恩所预报的"直通车效应"。对于上述问题的详细解答,一方面将为目前作为"逆全球化"现象之推手的"民粹主义"思潮的出现,提供一种更富唯物论色彩的诊断意见;另一方面也将为"重建巴别塔"的可能性,提供学理依据。
  • 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 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蒋晓伟
    2017(4): 4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十八届六中全会将"从严治党"与"严格控权"结合起来,不仅具有时代性,而且具有科学的进步性。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从严治党需要建立内外相维的严格控权机制,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建设:一是全体共产党人内在的道德建设;二是党内制约和监督制度建设;三是党外人民群众监督制度建设。由此构筑起思想道德防线、党内制约的第一道制度防线和党外人民群众监督的第二道制度防线。我们要充分重视并发挥三道防线各自的职能、优势和特点,并注重制度建设和三道防线的互相协调,从而达到严格控权效果最优化的目的。
  •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
  •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
    顾培东
    2017(4): 46-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法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主要体现为法学理论对于法治实践的敏感度及涵摄力;问题意识是法学研究或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之间的主要媒介。当下法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缺失,与我国法学研究及法治进路的双重转型相关,也与法学学科的特性、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及对待法治现实的态度密切相关。提升问题意识需要推动法学理论研究者法治共识的形成,强化对法治运作实然状态的了解,善于把法治实践的"问题"转化为法学理论研究主题,同时要保持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合理导向。
  •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
    田雷
    2017(4): 52-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外国法的某某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是法学论文写作中常见的一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方式,错把中西之间价值中性的差异处理为有着价值位阶之落差的差距,由此形成了向西方寻求药方的学徒心态。为了克服这一弊病,我们应当自觉地追求外国法研究的历史转向,呈现出法律的复杂性以及法律发展过程的偶然性和开放性。在此意义上,有自觉时间意识的外法史研究,就成为了法理学谱系内的"批判法学"。通过对法律制度及其形成和流变之历史语境的深描,我们可以完成对此前被神化的某些法律概念和学说的祛魅,从而让我们摆脱制度拜物教和概念法学的禁锢,直面中国法律发展的事实。
  • 学术争鸣
  • 学术争鸣
    李泽厚
    2017(4): 58-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道德不是"知"而是"行",道德中含有知识(即观念),但并非知识,道德属于行为本身。道德主要不是知不知应该去做或不做,也不是知不知如何去做或不做,更不是愿不愿意去做或不做的问题,它不是知不知、会不会、愿不愿的问题,而是"做不做"的问题。中国传统以塑建"情理结构"为人性根本,强调"好恶"(情感)与"是非"(观念)同时培育、相互渗透,合为一体。这就是中国伦理学的品格,它也可说是一种儒学内部的"儒法互用",即以情润理。
  • 学术争鸣
    朱贻庭
    2017(4): 63-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国魏时玄学家王弼提出"本末之辨"来注解老子的道德哲学思想和道德结构:"本"指道德之本真,亦即内在的笃诚德性;"末"指道德之外在规范形式。王弼将老子的道德哲学精髓概括为"崇本息末",揭示了老子反对道德虚伪的批判精神。
  • 时事观察
  • 时事观察
    宋健
    2017(4): 7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的生育政策已经开启宽松化进程,政策实施效果备受关注。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率能否回升,如何回升,不仅是中国正在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世界上完成人口转变较早的国家需要共同探索的问题。通过对欧洲的生育转变历程的研究可以发现,生育水平下降到更替水平之后,有继续下降的趋势,甚至会达到1.3以下的极低生育水平;但曾经引起广泛担忧的"低生育率陷阱"假说并未被验证,近年来欧洲各国生育率普遍回升。欧洲的经验给予中国三点重要启示:一是要密切观察生育率的变化态势,以便获得下一步决策的充分依据;二是要充分发挥社会经济配套政策的作用,帮助有生育需求的育龄人群实现生育行为;三是要关注区域差异,对于生育水平极低、群众生育意愿偏弱的地区采取必要的针对性政策。
  • 时事观察
    陈友华, 施旖旎
    2017(4): 7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中国环境污染特别是雾霾空间分布情况的回顾,讨论雾霾将如何影响到人口迁移,进而影响社会阶层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可以发现:由于雾霾的日趋严重及其治理的艰难性与短期内难见成效,雾霾严重地区将面临社会中上阶层人士外流与其他地区社会中上层人士望而却步的难题,社会阶层结构也将因此而出现重心上移受阻甚至整体下移的倾向。雾霾与房价高涨,将成为特大城市如北京人口与城市扩展的主要阻碍力量,北京也因此不再是一个人口迁移黑洞。修正对城市的认识偏差与城市规划思路,提高人口集聚度,发挥污染整治的规模效应,方是治理雾霾的有效途径。
  • 时事观察
    孟阳, 李树茁
    2017(4): 8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遭遇婚姻困难的同时,也被看作社会风险的来源。基于社会排斥理论,通过整合文献、报道及实地调查资料,具体分析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所面临的社会排斥现状,形成了针对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社会排斥的分析框架——农村大龄男性在文化、社会/婚姻、经济以及政治四个维度面临社会排斥。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是性别失衡后果的直接承担者,其所遭受的社会排斥反映了贫困性和弱势性的本质。性别失衡的社会治理应该与乡村建设相结合,关注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及其家庭,改善传统婚育观念偏见,助力家庭发展。
  • 时事观察
    褚松燕
    2017(4): 89-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主要沿着社区居委会为组织形式的社区建设、业主大会和业委会为组织形式的小区管理两条路径展开。在当前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这两条路径已经呈现出融合趋势,对城市社区治理提出了更多要求和挑战。为此,有必要对城市社区中市场、社会和政治三大场域中的关系和行为逻辑进行深入检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跨场域的复合性制度整合。实现这一整合,着重需要破除计划思维,整合住房和社区发展事务,合理设置社区规模,优化城市基层政府的社区事务流程和业务素养,提升社区治理各主体的参与和合作能力。
  • 时事观察
    练育强
    2017(4): 97-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收集到的证据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这一规定,不仅带来了理论上的分歧,如关于该款合法性的讨论、"等证据材料"的范围、"可以"的内涵等,还导致了规范层面上的各种冲突,如证据种类、证明标准、"等证据材料"的范围等。但如立足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的视角,而不是仅从证据衔接的思路出发进行解释,那么,无论是理论上的分歧,还是规范层面上的冲突,都有了解决契机。
  • 经济改革
  • 经济改革
    陈宪
    2017(4): 103-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经济无"好""坏"之分,但市场经济的政治支持有"好""坏"之分。市场经济的逻辑,尤其是金融市场的逻辑表明,市场经济需要好的政治支持。政治支持是一个国家治理理论与治理实践结合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构与形成,并经由规制(监管)的途径得以实现。治理是国家(政府)的作为,规制则是治理的展开和落地。规制的过程就是制度设计和执行的过程。好的政治支持通过有效的治理、公正的规制,维护和保证市场经济乃至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
  • 经济改革
    高帆
    2017(4): 109-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创新对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具有关键作用。然而,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呈现出这样的创新之谜:即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持续提高,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持续下行。从逻辑上说,技术创新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要素市场化进程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具有更为关键的作用。2008年以来我国要素市场化进程出现波动,要素市场扭曲程度有所加剧,而政府-市场关系、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关系变动则对要素市场化演变产生了影响,这是新阶段我国经济出现创新之谜的主要原因。依据上述判断,可以逻辑一致地提出我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的相应政策含义。
  • 史海钩沉
  • 史海钩沉
    潘晓静, 郭台辉
    2017(4): 116-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民阶级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起初十余年经历了一个成长与壮大的历史过程,这可追踪其话语变迁来证实。在建党前后两年,农民阶级是积极的职业群体,在国民革命时期成为国民政府动员的广大底层群众,在国共两党合作破裂之后才融为无产阶级的一部分。相应地,"农民阶级"作为一个话语单位,所能指的语用范畴模糊不定,大致可划分为职业话语、民众话语、阶级话语三个阶段的变迁,并最终融入无产阶级的革命话语体系。"农民阶级"的话语变迁见证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话语的本土阐释,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成功提供了充分的话语准备。话语变迁分析,展示了现代中国革命对社会动员的不同话语要求,有助于理解国共两党话语体系构建背后不同的政治实践逻辑。
  • 教育纵横
  • 教育纵横
    吕慈仙
    2017(4): 124-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通过调查问卷首先对异地高考政策、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的维度和现状进行了量化分析;其次,采用中介和调节检验,分析了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的影响机制:在微观层面异地高考政策通过随迁子女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促进其社会融入,在中观层面政策调节了随迁子女家庭社会资本对其社会融入的影响,在宏观层面政策调节了社会歧视知觉对其社会融入的影响;随后,探讨了异地高考政策通过增加群际边界的可渗透性,进而促进随迁子女的社会纵向流动;最后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以期获得更好效果。
  • 青年论坛
  • 青年论坛
    李涛
    2017(4): 129-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中国农村教育半壁江山的宏观背景下,能否寄宿已逐步在部分农村社会演变为略带福利色彩的资格竞赛游戏。事权的无限扩大、财政经费和专业人员的紧缺以至于学校日常管理从"直接惩戒"走向"间接惩戒"直至"故意无视",进而使"隐性辍学"逐步过渡到"显性辍学"的发生。以"惩戒术"为核心抓手,可以发现政府主导推动的自上而下分解式留守关爱体系屡屡受挫。在这套成人世界关爱体系南辕北辙的持续性实践下,中国西部地区寄宿制学校中的留守儿童往往可能越被关爱却越陷入规训和抗争的痛苦中,以至于需要全面重新反思和检讨如何行之有效地关爱这群规模庞大的乡校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