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87年 第1期
    出版日期:1987-01-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叶尚志
    1987(1):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当前人事改革的关键当前人事工作方面改革的关键、重点或中心环节是什么呢?有多种不同的意见。例如有的同志认为人才使用制度是重点;有的认为培训、考察、使用、监督是重点群;有的认为聘任制或考任制是重点;有的认为领导干部是重点;有的认为改革观念是重点;有的认为管理制度是重点;也有认为体制是重点。这些不同意见反映了人事工作的各个有关环节都具有重要性,也反映了看问题的角度的多样性。
  • 论文
    谢遐龄
    1987(1):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在我国当务之急是发展科学技术,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并提高从事科学技术的知以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然而,不应当就因此反对提出科学技术引起人的异化的问题。一、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与异化——当代世界的现实状况人们往往强调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从而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间暇时间日益增多的一面,同时忽视半个多世纪以来远见卓识者对“异化”问题的日益严重.
  • 论文
    陈小明
    1987(1): 9-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古代希腊科学的诞生,一方面培育了恩格斯所说的“明快的自由思想”,鼓舞人们对自然的探索,对知识的追求,并作为智力进步的杠杆推动了科学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却又刺激人们求知欲的无限扩展,诱使人们妄想一举揭开一切宇宙之谜,达到终极的认识。德谟克利特等努力寻找“物质始原”,企图用原子的聚合和分离说明万事万物,包括人们的灵魂;亚里士多德则竭力探求宇宙的“最终目的”。
  • 论文
    庄国雄
    1987(1): 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历史上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种思想、一种原则,差不多同时在科学和哲学中出现,但又说不上是谁影响了谁。与其说哲学常常在事后对科学加以总结概括,不如说科学先从哲学中获得了灵感。
  • 论文
    张华金
    1987(1): 16-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关于自由的观念,已发生了变化。当前,十分需要自觉地更新传统的自由观念,以适应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从贬低个人自由转变为重视个人自由我国建国以来的一个较长时期,存在着集中过多、管得太宽、统得过死的现象,扼制了劳动者的个人自由度和个体能力的发展,也压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论文
    刘金泉
    1987(1):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近世,尤在本世纪,社会心理所具有的巨大的社会功能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试就此作一点探索。 (一) 所谓社会意识形式即是以相财稳定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相对于此,所谓社会心理也即指称那些未以相对稳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
  • 论文
    张国安
    1987(1): 2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球上生命进化的最高形态人类的特出之处在于,其作为“文化系统”的“耗散态”演化。这种演化作为特质可显现为如下两点:首先,系统信息量呈加速度递增的趋势,可具体表述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加速度增长;再者,系统有序化程度不断提高,可具体表述为,对文化主体或个体之于整个“文化系统”演化关系的意识自觉水平层次的不断提高(亦即系统自组织水平的提高)。
  • 论文
    岳咬兴|杜公朴|王整风
    1987(1): 24-27+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出口商品价格是调节和发展对外经贸活动最重要的经济杠杆之一。要使对外贸易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外贸体制的改革任务难巨,其中,改革外贸作价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本文拟从分析外贸价格的作用入手,回顾并预期国内价格改革的外贸效应,从而对外贸作价制度的改革提出一些看法。
  • 论文
    张军
    1987(1): 2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在一次全国政协委员讨论邮政法草案时,有些委员提出要对市、县级邮政部门的性喷慎重研究。他们认为,邮政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门,划归企业性质便要承担停止或破产的责任,这在目前是不客观的。建议将市、县邮政部门定为事业单位,盈利上缴国库,亏损则由国家贴补。(见《中国法制报》1986、10.8) 2、这一传统观点很值得商榷。尤其在试图搞活大中型国营企业的改革中,政府独家垄断公用事业(除邮电外,还包括电话、电报、航空、铁路、供水、供电、照明、电力煤气等)是根本解决不了所谓经济体系中的“瓶颈”问题的。
  • 论文
    范雄白
    1987(1):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风险资本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长期实行的高度集权式计划管理体制下,广大企业主要是在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框架内运转,没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经济信息不灵,安于现状,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不了解世界市场的行情和发展,技术改造资金短缺,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机能萎缩丧失。因此,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也就必然应当把如何调动企业本身的技术改造职极性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进步视为重要的一环。
  • 论文
    庄木成
    1987(1): 3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展开,在企业扩权的基础上,冲破了旧体制下的“条块”分割,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横向经济联系和协作。在企业间的广泛的联系和协作的基础上,最近又出现了一大批引人注目的企业联合体,或叫“企业群体”、“企业集团”、“联合公司”等。这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其规模有的相当于我们现有的国营大企业,有的甚至超过现有的国营大企业。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生产型的企业联合体、销售型的企业联合体、生产经营型的企业联合体、科研生产型联合体、股分化的企业联合体等。
  • 论文
    陈鸿魁
    1987(1):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领域的不正之风是指某些个人或团体为谋取一己或小团体的私利,利用职权或采取其它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的行为和作风。它的根源是什么?有人说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种观点是不能同意的。不正之风表现之一是干部经商办企、这显然是利用特权进行经营。这种经济如果离开依靠非法滥用权力所取得的特殊优越条件是一刻也不能生存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带有封建残余色彩的官商经济。官商经济的特点就是特权。这是和商品经济根本对立的。 
  • 论文
    吴玄奇
    1987(1): 3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建国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国家采取的低利政策,在当时经济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显然是正确的。当前,我们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资金融通量愈来愈大。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而我国仍然实行的是低利政策。去年利率已低于通货膨胀率,呈现负数。这样必然导致刺激投资,刺激资金需求,从而加剧资金供不应求的矛盾。资金供求矛盾的加剧,亦有可能导致货币的过度发行,引起通货膨胀,造成经济不稳定。
  • 论文
    周尚文
    1987(1): 38-4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关于共产国际的创立传统观点认为,1919年3月成立共产国际是必要的,也是适时的,因为当时“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的条件已经具备了”。西班牙的克劳丁在《共产主义运动——从共产国际到共产党情报局》一书中认为,共产国际的建立不是当时“工人运动的实际需要”,而是“主观意志支配”的结果。它的成立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后来的弊端都是由此产生的,所以,早在共产国际诞生的时候,这个运动的“死亡证”就已写在它的“出生证”上了。
  • 论文
    张月明
    1987(1): 4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共产国际中期活动的评价共产国际中期一般是从1924年列宁逝世后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起,至1935年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前为止。这段时期共产国际从指导思想到具体实践活动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国际共运的发展来说,消极作用更多。斯大林为共产国际活动提出的指导思想是:国际无产阶级应促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保卫世界上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实现这个指导思想很容易把苏联一个国家、联共(布)一个党的利益置于一切之上。
  • 论文
    严桂林
    1987(1):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治之症。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又一次衰退的到来,失业问题又成为困扰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据统计,1983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绝对失业人数已超过3200万人。克服高失业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八十年代后半期经济政策重点之一。现代劳动力市场的这种危机必然反映到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中来。
  • 论文
    杨章明
    1987(1): 4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是列宁为共产国际“二大”起草的重要文件之一。列宁的《条件》草案是十九条,最后大会通过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是“二十一条”。对这“二十一条”在国外一直存在着两种完全对立的评说。苏联始终坚持共产国际制订“二十一条”是“完全正确和绝对必要的”,是为机会主义渗入共产周际设置了障碍,从而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巩固了共产主义运动。
  • 论文
    武克全
    1987(1): 5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期以来,对于共产国际的解散原因,我们都是根据执委会主席团于1943年5月15日通过的《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和6月9日《关于解散共产国际的声明》两个文件来解释的。现在看来,这并不科学。马克思指出:“正如日常生活中人们把一个人对自己的想法和评价同他的实际人品和实际行动区别开来一样,在历史的战斗中更应该把各党派的言辞和幻想同它们的本来面目和实际利益区别开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29页)考察共产国际解散的原因,我们也不能单纯看它发表的决议和声明,更重要的,应看它所追求的实际利益。
  • 论文
    吕素勤
    1987(1):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十九、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中,西方语言学曾为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语言学的成果直接导致和启发了科学的进步和革命。我们有理由认为:改革时代的中国,语言学应该是率先闪烁出异彩的学科。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纵观中国语言学的现状,我们不能不感到忧虑。 1、传统小学的衰败集文字、音韵、训诂于一身的传统小学,已延续数千年之久。清朝乾嘉学派的博闻强记、孜孜以求,使其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 论文
    陈其钦
    1987(1): 57-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宏伟创举,但它决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现代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正确地吸收、运用与发展人类社会已有的知识财富,才能完成这一伟大任务。为了加快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有效地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目前,向别国购买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设备是个办法,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是要靠人才去掌握的。
  • 论文
    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1987(1): 59-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上海横向经济联合概貌 1、上海企业的横联工作已广泛展开。据书面征询和实地调查表明,本市已成立横联项目或组成经济联合体的企业有991家,占调查总数75%。同本市单位和外地单位的横联项目达3个以上的,均分别为30%左右,同外商企业有联营项目的占12.1%,已组成各类联合体的占41.6%。企业横联开展最多的五个局依次为:机电局,二轻局,纺织局,轻工局,仪表局。 2、国营和集体结合、城乡结合和中小企业结合,是目前上海企业横联对象方面的主要特色。
  • 论文
    孙仪|刘克宗
    1987(1): 63-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科学发展史来看,学科研究对象的划分有不同的原则,以特定的区域来划分学科也是其中的一条原则。如中国古代出现的稷下学、徽学;近现代人们公认的敦煌学、鲁学、香港学。就世界范围来讲,有东方学、日本学和美国学等。所谓特定的区域,是指某区域与同类地区相比较,有其特殊的个性。上海是当今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城市之一,它同内外的一些城市相比较,具有一些固有的区域特色。粗略地归纳,上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色。
  • 论文
    忻剑飞|方松华
    1987(1): 6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胡适,原名洪驿、嗣糜,字希疆、适之,安徽绩溪人。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5岁那年,中日马关条约的订立,使得胡适的父亲胡傅不得不离开台湾台东县太爷的职位,不久就客死厦门,母亲谆谆教诲胡适遵循父亲的遗愿,“以学为人,以期作圣”。1904年,不到十四岁的胡适来到上海求学。在这之前,他已从《水浒传》开始接触了三十多部小说,又点读了朱熹的《小学》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 论文
    马积华
    1987(1):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唯物辩证法问题科学的社会职能和社会作用在讨论现代科学发展问题时,西德马克思主义者强调科学的社会决定论:“科学活动越来越被社会个人、集团和阶级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科学史和社会史不能看作为毫不相干或平行现象,而是形成复杂的相互关系系统。”(斯莱弗斯坦:《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导论》,法兰克福出版社1975年第19页)他们认为,科学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地位以及它的各个领域的关系,超出了科学理论的范围,不可避免地与世界观、政治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