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争鸣

• 本刊特稿 •    下一篇

乡愁乌托邦:乌托邦的中国形式及其审美表达

王杰   

  • 出版日期:2016-11-20 发布日期:2016-11-20
  • Online:2016-11-20 Published:2016-11-20

摘要: 自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一书以来,乌托邦就是社会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维度。由于中国社会文化的特殊性,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以及乌托邦的存在形式和表达机制均有其特殊性。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乌托邦呈现出分裂的现象,表达形式分别为宏大叙事的“红色乌托邦”和以“乡愁理念”为基本内容的“情感乌托邦”,亦可称为“乡愁乌托邦”。“乡愁乌托邦”以中国文化中“回旋性回归”为基本的审美表达机制。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从1905年李叔同创作的《送别》,到2016年毕赣导演的电影《路边野餐》都体现并表达了这种中国式乌托邦现象。

关键词: 甲午海战, 中国现代性, 情感乌托邦, 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