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 2021(12): 4-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 圆桌会议
    2021(12): 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继“佛系”“内卷”之后,“躺平”成为网络年度热词,并入选《咬文嚼字》新近公布的“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榜单。从“平卧”“休息”的本义,引申至一种表征高度竞争下的社会青年心态,并迅速出圈,引发更广泛社会群体的讨论和回应。“躺平”不妨看作是一种以自嘲来抵御生活压力和调试心态的方式,但是作为症候的“躺平”所折射的阶层固化、社会流动不畅等问题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拿出对策,真正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避免‘内卷’、‘躺平’”。为研讨上述问题,《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课题组、《广州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躺平主义多维分析学术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学者围绕“躺平”的不同形态、心境状态与现实基础、所包含的诉求和群体情绪、可采取的相关措施等问题撰文,希冀通过对躺平现象的理论反思,洞察中国社会心态的最新变化,提出应对之道。
    汪行福教授指出,躺平是复杂的意义场,包含着不同的诉求和含义:首先,躺平意味着闲暇和自由时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求;其次,躺平部分地表达了人们对工业化社会的生产主义、消费主义的不满,表达了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积极愿望;最后,躺平反映了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许纪霖教授认为当下的躺平者有三种不同的形态:虚假的躺平主义者、积极的躺平主义者与消极的躺平主义者。大多数躺平者是“身躺心不平”的消极的躺平主义者,社会应当积极行动,让更多的躺平者重拾信心。朱国华教授将躺平定义为一种心境状态,它意味着甘居下游、对失败的承认和对通行社会游戏规则的放弃。躺平的声音交织着历史的投影、人性的奥秘和现实的挫败,应该采取措施来改善躺平主义滋生的社会条件,并由此尽可能多地消除社会怨气。王金林教授围绕躺平主义是否具有正当性、抵抗性乃至主体性展开讨论。他指出,躺平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正当性;躺平主义实质上只是一种边缘性的生存方式,不仅不具有抵抗性,而且难逃寄生性与依附性;个体在躺平状态中并未自我充实,而是把自我虚无化。成伯清教授呼吁我们应该多在生产组织和分配领域关注青年的状态,借助调节性理想赋予奋斗的个体以价值和意义。在这种理想的引领下,前行即正义,而躺平则不是。吕鹤颖博士指出,刻意减速的躺平并不能为青年代际提供有效的对抗时间加速的思路。躺平青年只是个别青年代际的自我摹写,社会中更多的是“勇敢牛牛不怕困难”所引发的破圈与共鸣。陶东风教授指出,当前网络热词研究普遍存在内涵不清晰、分析抽象化等问题,研究“躺平”等网络流行语及其传达的重要信息,必须纳入社会分析尤其是制度分析框架才能抓住要害。
    ——主持人 张 蕾 杨义成
  • 圆桌会议
    汪行福
    2021(12):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许纪霖
    2021(12): 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朱国华
    2021(12): 1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王金林
    2021(12):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成伯清
    2021(12):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吕鹤颖
    2021(12):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陶东风
    2021(12):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特稿
  • 本刊特稿
    王峰
    2021(12): 28-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1年,元宇宙迅速勃兴引发大量文化和人文担忧,有观点认为,元宇宙挑战了既有文化的人文内涵,造成人文断裂。这一担忧不无道理,但也存在误区。人文内涵应明确为人文诸相,即人文不能视之为一个整体,而应视之为流动性与不平衡性兼具的诸种面相。从既有技术为基础的文化到元宇宙文化,人文诸相次递变迁,形成一种拓扑式改变的形态。人文诸相从来都是在挑战和变动中呈现自身的,不存在板结式的固化人文整体。元宇宙会塑造出新的人文价值和内涵,它并不是一种内卷式的人类自我消耗。因此,元宇宙的人文诸相的“断裂”并不是一种事实,而是一种观念想象,人文诸相的“重塑”是一种事实推进和误导观念的消解相结合的形态,其机制是一种拓扑式的迁移。
  • 本刊特稿
    周志强
    2021(12): 36-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元宇宙叙事“倒写”了人类与故事的关系,它把人的整个身体都作为“感觉节点”来使用,通过“视、听、触、识”的闭合方式,创生幻觉性的沉浸意识和交互体感,最终形成崭新的故事情境。这是一种“主体身体化”的情形,呈现人类欲望的大集合;它允许不同人的意志、愿望和欲望交织碰撞,是各种各样的人类欲望在虚拟现实中蜕变、改造、转生和重生之地。元宇宙创生出不需要结局和叙事者的“故事永远现实态”,它改变了现实生活以丛林规则为第一逻辑的状况,成为“非社会的社会”,并更巧妙地掩盖了市场垄断、利润剥夺和价值操控的存在,指向去势性“某物”的经验生产。
  • 本刊特稿
    于京东
    2021(12): 4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无论是在底层技术及其潜在的文化基质上,还是在媒介形态与组织理念上,元宇宙都代表着一种秩序变革的可能。就其当下所展示的游戏世界观而言,虚实结合、全真互联的场景意味着新的空间意识与治理形式。不过,一系列玩法、规则与秩序架构的设计虽然有别于现实社会,但仍然延续了既有的认知、价值与话语体系。虚拟世界的治理一方面得益于高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另一方面却不断从古典资源与传统社会中“采样”。在相关的影视文艺作品中,元宇宙成了游戏、电影与音乐怀旧的集中地,其背后折射了一种技术与权力之间的张力关系,也喻示着虚拟世界治理中的潜在风险。
  • 学术争鸣
  • 学术争鸣
    马中红
    2021(12): 54-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躺平”语系让一部当代社会心态史和青年文化发展史映射出复杂多变的意义,表达出另类的抵御姿势。“躺平”是加速社会和时间体制不断驱赶个体、削弱生命自主性,造成生命与世界断裂从而深度自我异化的结果。“躺平”作为文化症候,具体表现为社会加速带来源源不断的焦虑、恐惧、抑郁、自我怀疑等诸多现代疾病;时间体制被设计进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新兴科技公司为利益驱动利用技术与人性弱点,将生命数据化,使人异化为机器;人的消费欲望被无限制地激发,但真正的消费快乐被购物所营造的虚假快乐替代,人与物的异化加速;社会很多方面不再同步,“躺平”族在认知和事实上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躺平”即减速,“躺平”的不同姿势展现出不同群体应对加速的差异化策略。
  • 学术争鸣
    王钰文, 王茂福
    2021(12): 63-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下受到热议的“躺平”现象有着复杂性,不可一概而论。这一复杂性在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视角下可被划分为抵抗型“躺平”、仪式型“躺平”、摇摆型“躺平”三大理想类型。这三种类型的青年“躺平”,在微观发生机制、阶层基础、扩散逻辑和个体表现形态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当前中国青年“躺平”现象的发生,是不同类型“躺平”跨阶层扩散的结果,这也使得“躺平”获得跨阶层的共鸣,由此可能导致主流道德话语一定程度的消解。
  • 学术争鸣
    邱泽奇
    2021(12): 74-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以劳易劳”“以劳易物”到“以劳易资”,劳动属性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数字时代有更加多样的劳动形态,零工劳动只是人尽其力的一种方式。提供劳动机会,让人们都有机会参加劳动,是数字时代社会发展最大的积极面向。数字时代的零工劳动在工厂化之外,也让劳动者重新获得支配劳动的自主、自在、自由。在中国文化里,勤劳是人尽其力的实践形态,是尊严的来源。勤劳的内涵不同,尊严的获取路径也大不相同。让劳动不只获得货币报酬,还依然享有尊严是数字时代的难题,数字时代同时赋予个体劳动者和数字平台企业获取尊严的工具。与此同时,倡导劳动光荣也是数字时代的命题,躺平绝不是获得人之尊严的路径;当然,劳动的尊严也是“不躺平”的逻辑前提。
  • 学术争鸣
    司晓
    2021(12): 80-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加密虚拟货币、NFT等为代表的区块链原生数字资产应运而生。而与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立法对其财产属性语焉不详,司法实践在其财产属性的认定上也莫衷一是,法律的不确定性已成为区块链数字资产市场发展与创新的最大障碍。区块链原生数字资产与网络游戏道具等债权性质的传统网络虚拟财产和数据存在根本性区别,区块链系统赋予的诸多新特征使其具有排他支配的可能性,符合物权特征。因此,现阶段区块链原生数字资产应被视为物权客体,按照物权规则予以保护。基于《民法典》第127条规定,将来立法在保护包括区块链原生数字资产在内的网络虚拟财产和数据时,可采取区分原则,明确规定对区块链原生数字资产以物权规则进行保护,而对具有弱控制性和弱支配性的其他网络虚拟财产和数据以其他形式的财产权益进行保护,以帮助构建区块链数字资产市场,并解决随之而来的破产、信托、担保、继承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 学术争鸣
    张丽, 许多奇
    2021(12): 91-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限制处理权作为一项新型个人信息权利已为我国立法所确认,但因尚缺乏具体制度安排,在权利适用上可操作性不足。仔细剖析欧盟限制处理权适用规则可以发现,限制处理权与更正权、删除权(被遗忘权)以及反对权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和行权逻辑,欧盟限制处理权的内在配置与权利构造均建立于该逻辑基础之上,而限制处理权在本土化构建时,应根据我国个人信息权利体系权利内容与构造进行相应的调适。
  • 社会与文明
  • 社会与文明
    熊万胜, 刘慧
    2021(12): 98-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社区建设往往以“打造熟人社区”为旨归,经过20多年高强度的建设,这种城市社区的熟人化仅仅在社区内的一部分人中成为现实。“打造熟人社区”的努力之所以止步于一部分人,是因为城市社区中的两种熟人关系,即所有人都认识的“公共熟人”圈和若干部分人之间相互熟悉的“部分熟人”圈,都难以形成将大部分人都囊括的“全面熟人关系”,从而使得城市社区仅具有“部分熟人社区”的性质。如果将打造熟人社区理解成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之间互动的过程,社会整合本身是有局限的,而系统整合尽管客观上发挥了补救作用,却又遭遇新的局限性。如果“打造熟人社区的梦想难以实现”这个判断是成立的,那么,社区建设的具体路径可能就需要作出整体调整。
  • 社会与文明
    岳经纶, 刘洋
    2021(12): 110-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标语在基层疫情危机防控中起到了独特的政策宣传和动员作用。其在中国基层社会的广泛运用,推动标语治理研究成为基层治理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议题。以基层政府使用的抗疫标语为经验材料,通过对标语文本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抗疫标语在内容呈现、主题建构、修辞风格方面的鲜明特征,归纳出标语达到治理效果主要依靠话语感染、文化说服、权力规训的三重逻辑。在基层治理场景变迁的背景下,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对基层政府标语治理的实践加以完善,并结合地方性知识和新媒体发展,推动标语治理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助力基层治理新格局的构建。
  • 社会与文明
    孙明
    2021(12): 121-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梳理政治史、历史人类学对“制度”的主要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制度语境”可以成为推进政治史和社会史的制度研究、反思“国家与社会”及“何为中国”的方法路径。以清代的职役身分制度为例,“制度语境”的内涵包括:在规范文本指导下,制度展开为一套政策、机构、组织、人员和职业安排的体系,从国家权力中生发出政治实践和社会实践;制度深植于社会之中并形成一种可以“氤氲”形容的“化合作用”,即制度不仅是相关事务讨论的出发点和对象,而且基于制度生成了一系列的思想观念、文化和行为模式等;制度与社会加总、“化合”,共同构成社会政治的“上下文”,形成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逻辑和场域,影响着国家行政、社会构造和人的思想与生活。
  • 人文
  • 人文
    张伟
    2021(12): 130-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技术媒介介入文学批评场域的形式表征,媒介批评的提出不仅是文学批评对“媒介文艺论”的回应与调适,更是非语言符号对文学批评语言专属地位的挑战。作为媒介时代兴起的文学批评样式,媒介批评形构了复合符号的批评文本形态及其集成式叙事策略,构建了媒介转化与批评实践集于一体的隐形批评结构,创造了集体协商的批评机制与公约性话语生成模式,同时也增强了感官审美体验在文学批评中的比重。媒介批评的现代发生既源于科技发展的文化供给,同时也离不开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消费意识等语境参数的潜在规约,其作为文学批评范式的现代凸显为当下文论建设中的“强制阐释”论提供了新的议题,使得基于媒介层面考察强制阐释问题成为可能。
  • 人文
    吴静
    2021(12): 139-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影像面对性别主义问题时所建构的景观,一方面在社会性反思层面有所突破;另一方面却借助拟像造就的“超真实”视域,将特殊的性别形象及其所面临的问题扁平化、狭窄化成单一叙事。进入数字化时代,这种对性别问题的符号化、扁平化叙事方式则借助数据校准现实、算法权力的无边界布展,使得真实的性别问题被有选择地编码为部分可见的数据景观。无论是影像世界的原则,还是算法世界的逻辑,与性别主义所面对的真实境况都难以真正兼容。性别议题的困境是真实的、历史的、具体的,但影像、数据与算法,都旨在实现一种全新的社会架构,两者之间的巨大分野,使得性别问题不断以景观的方式被建构,这正是社会性别建构真正的“拟像”之困。
  • 人文
    郭萍
    2021(12): 148-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越”问题与“自由”问题密切相关,不仅在于两者基本语义的契合性以及基本特征的对应性,而且在于自由的实质就是人的主体性超越,即不断地超越旧主体性,获得新主体性。从儒家立场看,自由作为一种超越,是以“天命之性”为根本趋向,但由于“天命靡常”,“天命之性”总是与时俱进地体现为一种“时代主体性”,因而人的自由逐次呈现出宗族自由、家族自由、个体自由等不同的历史形态。这实质已开显出自由人性的意蕴,即人一方面具有“自由的天性”,即主体性超越的趋向;另一方面具有“自由的习性”,即基于当下生活方式而获取主体性超越的内容。据此而言,人性并不能以先天的善恶等现成的规定性来概括,而只能说人性就是作为超越的自由本身,也即“自由人性”。
  • 青年论坛
  • 青年论坛
    唐蕾
    2021(12): 156-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十七年”文学生产,以往研究过多集中在物质性的外部研究且日趋同质化。因此,回归文学本位,研究“向内转”已成当务之急。而选取以往较为忽视的“古典文学”视角,可以在文学谱系内部寻找突破点,由此展现古典文学资源进入当代文学创作与价值生产的动态过程,发掘其在文学生产各环节的建构作用。同时,以古典文学资源为中间物,可考察其在文学场域内与其他文学资源间复杂的渗透、博弈关系。
  • 青年论坛
    范依畴
    2021(12): 163-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耻辱罚是中外法制中一类非常特殊的处罚方式。这种通过人格贬损方式惩痛犯者、儆吓观者的处罚,有时单独实行,更多附加于他刑。古往今来,人们对它褒贬不一,存废之争从未停息。自近代人权学说兴起以来,作为附加刑的传统耻辱刑先后被废弃,但某些带有羞辱性的处罚或防范措施,如公示人犯身份肖像以加强社区防范、剥夺人犯资格荣誉以消除再犯条件等,却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保存了下来,甚至还有推陈出新之势,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古今刑罚一般追求以较小较轻的惩罚,实现制止犯罪、矫正犯人、恢复秩序、教育大众的目的。在民主法治的今天,若能在合理的理由和限度内适用某种耻辱罚,以督促犯者知耻、消除或减少犯罪便利(条件)、保护潜在受害者,将有利于实现刑法和治安法惩治违法犯罪、预防违法犯罪的目的。耻辱罚的现代法治价值不应被简单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