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争鸣 ›› 2022, Vol. 1 ›› Issue (12): 4-26.

• 圆桌会议 •    下一篇

增强极端天气下城市治理的韧性(吴建南、高小平、钟开斌、彭毅、徐剑、韩志明、陶希东)

吴建南、高小平、钟开斌、彭毅、徐剑、韩志明、陶希东   

  • 出版日期:2022-12-20 发布日期:2022-12-20

Wu Jiannan & Gao Xiaoping & Zhong Kaibin & Peng Yi & Xu Jian & Han Zhiming & Tao Xidong   

  • Online:2022-12-20 Published:2022-12-20

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干、湿、冷、热等极端天气易发多发、轮番上演,极端天气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威胁,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挑战。2022年夏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与干旱,全球平均温度再创历史新高。异常高温、干旱天气引发了森林大火、电力与粮食供应困难等灾害,严重影响城市安全与日常生活。对日益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不仅需要考虑各种非常规性的应急之举,更需要引导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思考如何增强极端天气灾害的综合应对能力,不断优化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创新韧性治理框架,增强抗寒抗旱防汛排涝能力,保障城市与市民的安全,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近期,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召开研讨会,围绕极端天气下的城市治理韧性进行了深入讨论,本刊征得主办方同意,现将专家笔谈文章刊发如下。
吴建南教授指出,应以“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为引领,扎实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包含适应气候变化在内的各项城市工作,需要转向治理思路,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下,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让政府、市民、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共同参与、协同发力。高小平研究员提出,应对极端天气要用好三大治理工具。其中,统筹治理是应对极端天气的根本性工具,适应性治理是应对极端天气的基础性工具,服务型治理是应对极端天气的关键性工具。钟开斌教授建议,应对城市极端暴雨洪涝灾害要建立复合型防汛应急体制,增强全社会的城市特大暴雨洪涝灾灾害风险意识,建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安全发展统筹机制,建立健全城市防洪排涝综合管理体系,健全统一权威高效的防汛应急指挥体制。彭毅教授认为,提升极端天气背景下的城市政府韧性治理能力,需以系统思维考虑城市治理目标中发展与安全间的关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变化适应的治理内容,形成事前抵御、事中处置、事后恢复的全过程统筹,并贯穿于准备力、感知力、响应力、学习力和统筹力五个方面,形成合力,达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徐剑教授提出,要发挥新媒体平台在城市重大气象灾害风险治理中的社会协同作用。推动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风险沟通机制,妥善应对重大灾害中的“信息疫情”;充分连接统筹社会“微资源”,放大社会力量在灾害风险治理中的自组织作用;发挥灾害中社会心理的稳定和调节作用,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韩志明教授指出,城市应急管理体系通常是政府自上而下地建构起来的系统工程,但良好的应急管理体系也需要发展自下而上的灵活安排,比如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以及社会的人文关怀等,发展和完善个人取向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以个人为中心的城市应急管理能力。陶希东研究员认为,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治理需要加强常态和应急双重治理体系建设,高度重视极端天气的影响,完善极端气候行动预案,实施城市生命线金融支持及功能升级工程,推行更加精准、更加公平的城市气候治理新方略,着力完善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应急保障体系。
——主持人 叶祝弟 杜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