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4年 第8期
    出版日期:2014-08-01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桑玉成|陈家喜
    2014(8):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在未来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通过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我国的制度定型并以此发挥制度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和重大任务。我国政治转型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不言而喻,学术界对政治转型的路径也有充分讨论,但是对政治转型的方向与目标,以及转型后的政治发展格局却少有关注。我们可以通过对当前学术论争和改革现实的梳理,探讨我国政治转型的基本路向;同时基于对邓小平政治改革观的回顾,探讨中国政治发展的模式和走向,以及中国政治发展定型的基本理路。
  • 论文
    张立文
    2014(8): 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有限与无限的主体能力与愿望的冲突,生与死的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冲突,命与运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冲突,科学与宗教的实验理性与超验理性的冲突,在种种冲突的威胁面前,人们有迷惑而不能化解,产生恐惧,进而祈求某一神灵来化解威胁和恐惧,以求得解脱,于是便有宗教信仰的缘起。儒教是对礼崩乐坏威胁的恐惧,把化解的途径归之于慎独。以人人皆能成圣为解脱,是人文型精神化的宗教;佛教是对人生种种痛苦威胁的恐惧,以众生皆能成佛、通过阿弥陀佛净土为解脱;基督教是对于人所思所为都是恶、再次受到上帝惩罚的恐惧,以天国为精神家园;道教是对于人生短命、死亡、污骨威胁的恐惧,以求长生不死、肉体飞升、得道成仙。各宗教所敬畏信仰的,说到底都是一种价值理念。当前人类面临的是对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危机灾难威胁的恐惧,和合学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大原则为其提供了化解的方式,从而通达天人共和乐的价值理想的和合世界。
  • 论文
    余潇枫|胡元梓|蔡永顺|任勇|陈周旺|郭秀云|黄新华
    2014(8):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胡惠林
    2014(8): 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公共领域的文化市场是市场的一种特殊形态和存在方式,既是一种空间概念,也是一种机制概念,同时还是一种力量形态。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与自觉性、文化市场属性的中间性与非中间性、文化市场的空间性与时间性、文化市场的流动性与固定性以及文化市场的多元性与单一性,构成了文化市场的重要特征。文化市场发挥着文化资源配置、文化社会组织、精神秩序建构和文化权利实现的四重作用。文化市场的目的是在交往与交换中缔造精神自由,并且在实现自由的过程中建构社会合理的精神秩序。公众舆论、思想市场、表达自由、公共选择构成了文化市场建构与转型的动因。
  • 论文
    佟德志
    2014(8): 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学术界对美国宪法存在着认识误区。美国宪法虽然主张限制权力,但是却放任了权力的扩张;虽然主张保护权利,但是却在公民的民主权利方面三心二意,对公民的经济与社会权利保守地抵制。国内学术界对美国宪法的神化,既有知识方面的原因,也有宣传方面的原因,封闭的心态与意识形态的偏颇也是造成这种认识误区的原因之一。
  • 论文
    王蔚
    2014(8): 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文化治理问题上,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学者还是民众,都需要抛却全能政府的既有观念,抛却治理文化的既有观念,顺应新媒体时代文化生产与传播体系带来的变化和需求,创造一种有益于优化文化发展环境的、有益于以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创新型文化治理模式。其中,如何发挥社会与个体的力量,形成一种有效的共治模式,是落实文化治理的关键。
  • 论文
    景军|余成普
    2014(8):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的无偿献血事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如果将两个涉及公共物品管理的概念——公田悲剧和生命赠予——作为分析框架,反思中国无偿献血事业遭受的主要阻碍可以发现:虽然无偿献血事业自1998年受到法律保护,同时被国家视为中国公益事业的一部分,但是带有干预色彩的义务献血及带有交易性质的补偿献血仍然未能根除;在医院,临床用血的有效使用程度也因不合理用血弊端的存在而大打折扣。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献血和用血问题,而且对维系公共物品的基本原则形成根本性破坏。
  • 论文
    韩晓燕|郝宇青
    2014(8): 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当下中国,“混”现象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宏观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视野出发,“混”现象得以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人生价值立场的退却是“混”现象产生的思想根源,先赋性的身份压制了自致性能力是“混”现象产生的现实困境,特殊主义的标准战胜了普遍主义的准则是“混”现象产生的制度困境。“混”现象是社会病态的表现和反映,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 论文
    周建勇|朱华
    2014(8):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任何组织都有特定的组织文化,即被组织成员共享的某些共同理念以及外化的行为特征、规则和认知符号。作为政治组织的中国共产党,其组织文化集中体现为党的作风。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归纳出来的党的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就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组织文化。从组织发展的一般规律入手对党的三大作风进行理论辨析与反思,对更深入地理解党的三大作风、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 论文
    吴晓灵|伍戈
    2014(8):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已经过去将近6年,全球性失衡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其背后深刻的制度原因是缺乏对储备货币发行的约束机制、主权货币与国际储备货币两种角色存在冲突、缺乏对国际收支失衡的有效调节机制。70年前,布雷顿森林会议在美国召开,由此展开一场如何设计、构建国际货币体系的争论,并聚焦于“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之争。从理论上讲,前者更具经济合理性,但不幸的是,其遭遇到战后美国“一家独大”世界格局的现实挑战而败北。结合现阶段国际经济金融的现实,理想货币体系的构架可以沿着“新怀特计划”和“新凯恩斯计划”的思路展开,其主要区别在于:国际储备货币选择是货币本位还是超主权货币本位、货币锚选择是外生锚还是内生锚、国际收支调节是对称调整还是非对称调整、特里芬悖论是延续还是破解、更具效率的是市场选择还是人为设计。
  • 论文
    詹姆斯·M·鲍顿
    2014(8): 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70年后,反观二战后一度盛行的奠定国际贸易稳定根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一个问题不期而至:我们能否重获布雷顿森林体系时的稳定?由于宏观经济政策不透明、执行不到位、协调性不佳,汇率政策被政策制定者更多地视为国力象征而非有效的经济政策手段,金融市场的固有波动性,当前国际金融体系一直不稳定。预测模型可以避免危机的观点并没有什么依据,可行的方法是改进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对金融市场加强监管和监督、控制国际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在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结构框架内做一些改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G20内部实施普选结构、使特别提款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首要储备资产”等措施来增强国际金融体系自身的稳定性。
  • 论文
    夏中义
    2014(8):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顾肃
    2014(8): 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新审视自由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关系到改革开放事业的持续开展,有助于民族的思想解放和复兴。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其实质是如何发挥自由的市场机制,克服人为的垄断形成的障碍。需要澄清关于自由的理论误解,弄清认识论的自由与政治自由的区别,自由与自由实现的能力的区别,以及自由与法律的关系。发挥个性自由,也关涉到科学技术的创新,关涉到民族的持续振兴和兴旺发达。
  • 论文
    高帆|汪亚楠
    2014(8): 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别于理想化、板块化和封闭化的分析思路,如果从经验、互动、操作和开放等多维视角阐释政府与市场的经济关联,可以发现:不存在一个适合于所有时空背景的理想化政府—市场关系模式,政府—市场关系更像是一个“挑战—回应”的持续性调整过程。政府与市场是相互嵌套和彼此塑造的,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两分法”值得追问,市场增进效率、政府确保公平的对应关系也需要审慎考察。为了达成高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我国应凸显市场发展对政府职能的塑造作用,并加快不同层级政府关系的改善、财政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自生性经济组织的发育。中国应持续完善政府与域外经济体的多渠道共同治理,以便为内部的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 论文
    陈炜
    2014(8): 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由贸易区试验是将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法律制度置于二者具体相互关系之中的一种制度路径和制度试验。开展自由贸易区试验面临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并行的问题、自由贸易政策的博弈问题、宏观产业结构调整与政策法规的关系问题、自由贸易区政策演进与现有法律制度的关系问题、自由贸易区政策的突破口与区域选择问题等,要求在路径、利益、结构、规制和战略等方面作出正面系统应答。作为制度建构的自由贸易区试验,其在规制内容、规制目标、法律制度的演进和司法救济的演进等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 论文
    顾春梅
    2014(8):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复古为解放”,这是梁启超对中西方文艺复兴特征的基本认识。在这一看似简单的诠释后面,隐藏着梁启超对西方文化、对中西文化比较及对未来世界文明走向的诸多思考。对此,当代学人还需要就梁启超解读文艺复兴的深层思想结构做整体反思。
  • 论文
    陆德阳
    2014(8): 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学生评教是中国大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教务部门为主导、学生为参评主体、教师为考核对象,当前在中国高校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评价机制。但由于评教指标太笼统、学生打分掺入了太多的主观色彩、教师在评教中没有发言权等因素,使得高校学生评教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也没有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实质性的贡献,更没有为中国的大学改革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今天,重新反思高校学生评教的发展现状,找出学生评教实施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对中国的大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 论文
    颜睿
    2014(8): 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志愿者组织的培育和发展,面临着政府角色定位、市场激励作用发挥、自身治理能力提升等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培育和监管作用,构建政府、市场与志愿者组织的三方互动合作、协调整合机制,加强组织自身建设并推动志愿者组织间的协同发展。
  • 论文
    赵高辉|王梅芳
    2014(8): 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