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刊物全文
  • 刊物全文
    2021(7): 4-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 圆桌会议
    2021(7): 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吹响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号角。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其中高品质的学术期刊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5周年以及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之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邀请部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优秀学术期刊主编围绕“建设高品质的学术期刊与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撰写了专题笔谈。
    韩璞庚研究员认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要突出问题意识,激发原创思维,推动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助力中国学派的形成。学术期刊要完成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必须创新学术生产机制、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传播机制。陈玉梅研究员指出,学术期刊应以时代问题为导向,以国家战略为旨向;树立严谨的学术态度,秉持开放的学术理念,鼓励学术声音的多元化;注重人才的培养,构建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创新能力的作者队伍,培养具有鉴别理论生长点能力的编辑队伍,形成具有理论讨论能力与热情的读者队伍。付长珍教授指出,学术期刊应以时代为母题,以学术为本位,关注国家战略、社会热点以及学术前沿问题,以基础理论研究推进知识创新,以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引领相关学科研究范式转型,实现为学科建设服务和为国家战略及政府决策服务的“双轮驱动”。秦开凤研究员强调,“SSCI崇拜”、西方理论导向、“量化热”倾向等,皆反映了“中国学术”骨气不硬、底气不足,而学术骨气不硬的根源在于文化不自信。增强中国学术骨气,就需要找回并重振中华文化自信。尚增健编审强调,社会科学期刊要支持和鼓励理论研究者深刻理解和实质性把握中国国情,紧扣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学理层面上提出研究命题,构建学术范畴,建立话语体系。黄文艺教授指出,新时代法学期刊应更好地肩负起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阐释的主阵地、法学体系创新的引路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思想库、优秀法学专业人才的孵化器、中外法学交流的大平台、法学学风建设的风向标等使命。李建国研究员提出,应从提升期刊的服务大局能力、学术引领能力、融合发展能力、凝聚人才能力、出版把关能力五个方面入手,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品质期刊。
    ——主持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 圆桌会议
    韩璞庚
    2021(7):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陈玉梅
    2021(7): 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付长珍
    2021(7): 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秦开凤
    2021(7):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尚增健
    2021(7):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黄文艺
    2021(7):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李建国
    2021(7):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2021(7): 27-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今日中国已经取得了突出成就,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然而,如果从软实力角度审视,中国未来的发展中还存在不少提升的空间,而中国城市正是实现软硬实力匹配和全面提升的重要发力点。2021年6月,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将“软实力”应用于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和治理。城市软实力具有哪些内涵和维度?培育和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基础和路径如何寻觅?如何实现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怎样在软实力建设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市理念、价值与发展思路?为解答上述问题,《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约请专家学者,组织相关笔谈,探讨城市软实力培育和提升的关键因素、着力方向、指标体系等问题,希冀在立足中国城市经验的同时,从全球文明的视野,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学者的思考和智慧。
    王战研究员指出,城市软实力培育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城市软实力建设需要重视三个层面:一是在公共政策层面营建软实力的基础;二是在价值观层面锻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核心;三是通过城市民间表达发掘自身特色优势。陈恒教授认为,城市软实力需要在全球文明史视野下理解。城市是文明的熔炉,在历史上对地区乃至国家文明形态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城市的包容力、提供力、号召力、吸引力等软实力的内容,是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汪涌豪教授主张,城市更适合从精神和文化的角度加以定义,城市发展理念应基于其精神性本质,体现对城市人精神需要的关怀。在上述认识基础上,提升城市软实力,关键在于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发展与环境、秩序与自由这三对关系。杨扬教授指出,城市文化软实力应重视文化与人口基础,在理论研究和规划布局中予以考量。未来应从空间建设、产业设计、区域协同三方面发力,实现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示范性的文化软实力建设。陈忠教授认为,当代城市社会“人人都是软实力”,软实力蕴含在日常生活之中,也服务于日常生活。自觉地关注常人世界、日常生活,从空间与环境、制度与治理、素养与行为等方面营建更具公平、正义底蕴的日常生活,对于城市软实力建设,具有战略与路径意义。葛红兵教授指出,创意城市建设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抓手。创意创新能力是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前提。为此,需要打造城市“产业化的文化创意核”;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重视作为创意创新本源的文化基础。胡键研究员认为,依据软实力构成要素,可编制出一套城市软实力指标体系,包括物质资源、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的一级指标和更细致的二级、三级指标。这套指标体系有助于考察和评估城市软实力资源,进而确定适合城市自身的发展定位和风格。徐剑教授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城市软实力能级跃升的核心是提高城市的全球叙事能力,构筑独特鲜明的城市形象全球识别系统。这一系统包含三大核心要素:核心文化产业识别、超级城市地标识别与标杆性城市节庆事件识别。赵宏教授提出,良法善治为当代城市治理提供精神支撑、制度保障与实践指引,对于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十分关键,包括在都市规划立法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在城市数据治理中明确政府权能和义务,在城市风险预防中构建新型法律框架等。
    ——主持人 叶祝弟 杨义成
  • 圆桌会议
    王战
    2021(7):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陈恒
    2021(7): 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汪涌豪
    2021(7):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杨扬
    2021(7): 3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陈忠
    2021(7): 4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葛红兵
    2021(7):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胡键
    2021(7):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徐剑
    2021(7):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赵宏
    2021(7): 5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特稿
  • 本刊特稿
    穆光宗, 林进龙
    2021(7): 5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理解当下中国的低生育问题,有必要区分“政策性低生育”与“内生性低生育”两个阶段。研究发现,政策性低生育阶段远比人们想象和预判得短促,中国早在2000年就已步入内生性低生育阶段。内生性低生育阶段的风险具有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具备长期性、彻底性、结构性和外部性等特征,治理难度大。其内生性特征亦要求国家尊重生育决策的主体性,必须人文引导适度生育,创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中国当前存在“想生不能生”和“愿生不敢生”两种不友好形态,以及追求生育变量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的不友好价值取向,需要及时向“生育友好型社会”转型。其中,赋权生育是逻辑起点,而构建适度生育文化,完善生育支持体系,抚平“传统计生”伤痛,国家共担生养责任与尊重包容生育状态的多样性,分别是“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文化基础、社会基础、信任基础、制度基础和人文基础。
  • 本刊特稿
    陈蓉, 顾宝昌
    2021(7): 70-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三孩政策的到来,不断探索低生育率下人口变动的新特性,是低生育率社会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上海是我国典型的长期处于低生育率甚至是超低生育率的特大型城市。上海的实证数据分析表明,低生育率社会中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有其独特规律:不同特征人群均表现出打算/实际生育一个或两个孩子的“趋同性”;较高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人群,表现出意愿生育子女数较高且更可能转化为实际二孩生育行为的“倒挂性”;实际生育水平表现为长期低于生育意愿的“偏低性”;生育与婚姻两个密切相关的生命事件表现出“脱钩性”。这些特征提示,不可再盲目沿用高生育率社会积累的对生育变动规律性的认识,来考察当前的低生育率社会。
  • 本刊特稿
    陈友华, 孙永健
    2021(7): 80-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口预测和人口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1980—2020年中国总人口的预测值、规划值和实际值,构建偏差率指标,对历次人口发展规划进行差距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人口规模的预测和规划均存在高估的系统性偏差,这放大了人口数量增长效应。而系统性偏差是人口估算方法的局限性、人口规划的主观性以及人口问题的选择性建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为了未来的人口预测与人口规划更具科学价值与政策意义,建议从三个方面应对人口预测与人口规划偏差:一是辩证地看待人口预测与人口规划的作用与限度;二是加强人口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管理;三是转变人口控制的规划理念与政策实践,尊重客观规律与加强科学研究。
  • 学术争鸣
  • 学术争鸣
    成庆
    2021(7): 90-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卷化”从一个专业学术词汇进入当下的文化空间,变成一个意义宽泛的“热词”,折射出新世代对于“劳动”(人类活动)意义的新理解。“劳动”在满足生存必需层面上的功能逐渐减弱,但注重“私人性”的消费社会压抑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可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深度地获得大量交流与闲暇的“虚拟体验”,开始形成新的网络虚拟社群,但是“虚拟世界”仍然无法取代“现实世界”的经验,只能扮演某种“现实世界”的补充与调剂角色,新世代也难以借助“虚拟体验”自身来完成生命意义的重建。更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的高速交互性也让现代人越来越强调“即时性”,“当下”的瞬时性体验变得非常重要,这却让具备完整意义脉络的“历史”与充满希望的“未来”想象被排斥在意义建构的框架之外。
  • 学术争鸣
    姚峰
    2021(7): 99-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冷战结束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占据全球思想主流的不是民族主义,而是以“历史终结论”为标志的世界主义或全球化思潮。尽管欧洲一体化的危机表现为疑欧主义或欧洲各国民族主义甚至民粹主义政治的抬头,但难民危机应该是理解欧洲政治转向的关键,因为它是欧洲从以全球化为标志的世界主义转入以逆全球化为特征的民族主义(甚至民粹主义)的枢要,也是理解西欧和东欧都对欧盟产生信任危机的枢要。应该看到,在欧洲一体化危机中,民族主义只是较为外在的表现,更根本的诱因是难民危机所激发的身份危机。
  • 社会与文明
  • 社会与文明
    房绍坤, 任怡多
    2021(7): 106-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特殊农民群体成员资格认定关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的实现,与每一位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但其在裁判结果、法律适用、资格认定标准、资格认定主体及村民自治程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造成司法裁判差异的根源在于特殊农民群体成员资格认定面临着诉讼主体资格不明、资格认定标准不清、资格认定主体不定以及司法介入限度不一等现实困境。对此,应通过赋予特殊农民群体诉讼主体地位、厘清特殊农民群体成员资格认定标准、确定成员集体为成员资格认定主体以及明确司法介入成员自治的必要限度等举措,以规范特殊农民群体成员资格认定的现实路径,保障特殊农民群体的合法权益。
  • 社会与文明
    张康之
    2021(7): 121-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而知识作为一种力量是体现在行动中的。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时期的人们都试图构造完备的知识体系,可是,能够在行动中发挥作用的知识都是具体的知识。知识生产是有着历史性特征的,在中国等文明古国中,我们所看到的是运用相似性思维而进行的知识生产。分析性思维在工业社会兴起后,许多由相似性思维生产出来的知识变得神秘而不可理解。现在,人类已经走进了风险社会,需要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开展行动,所需要的知识也将不同于工业社会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知识。风险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知识生产是在行动中发生的,会表现为运用相似性思维去进行知识生产。这在思维方式上并不是简单地向农业社会回归,而是在超越分析性思维的意义上重建相似性思维。
  • 社会与文明
    张涛
    2021(7): 133-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百年来,世界经济经历了两次大危机,最近的一次虽然发生在2008年,但世界经济仍处于相对缓慢的增长路径上。找出危机的根源,是走出危机的关键。通过建立一个知识生产-知识资本化-制造基础决定的全球制造业分工框架,有助于洞悉知识生产与知识资本化不平衡的内在机制。国家间知识生产和产出份额上的不平衡,是世界危机产生的重要根源;而“大萧条”的真正走出,正在于全球知识生产的再平衡。各国政府应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积极地投入基础研究并完善新产业形成的制度环境,解决好当下的全球长期停滞问题。
  • 社会与文明
    马维娜
    2021(7): 144-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度复杂”具有“实践感”的特有意味。这种“实践感”既不与国家教育改革的大政方针有意相悖,也不与整个教育改革进程人为相左;既不是纯主观主义的现象臆想,也不是纯客观主义的物理自然;而是纠缠着诸多复杂要义的“不是逻辑的逻辑”。其中,“场域”“惯习”“资本”构成“实践感”解释框架的鼎立三足。“场域”呈现出置身其中的国家、地方、学校之间各种多元开放、变动不居的位置关系,形成中国教育改革“深度复杂”的特有“社会小世界”;“惯习”携带历史积淀的从容、经验预存的提取和本体论意义的契合,形成中国教育改革“深度复杂”的特有“性情倾向”;“资本”集结成捆绑式“资本束”,作用实践甚至左右实践,形成中国教育改革“深度复杂”的特有“象征力量”。“实践感”不只是对中国教育改革“深度复杂”的问题诊断和框架解释,更指向对中国教育改革“深度复杂”刻骨的反思之切与强烈的改善之迫。
  • 思想与文明
  • 思想与文明
    仰海峰
    2021(7): 154-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的哲学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对象的科学批判理论。以人的类本质为基础的人本学批判、以生产逻辑为基础的主体性批判、以资本逻辑为基础的拜物教批判,体现了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发展逻辑,并形成了相应的话语体系。马克思的批判理论是对原有批判理论的反思与超越,这一思想仍然是我们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基础。
  • 思想与文明
    江凌, 刘璇
    2021(7): 162-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亚文化,“凡尔赛文学”(“凡学”)经网络空间的发酵与裂变式传播走进大众视野。“凡学”是一场“凡人”们进行自我社会身份建构与受众戏谑性解构相交织的网络热潮。“凡人”们自我建构的虚拟表演、自我迷恋的镜像误认与观众消解“凡人凡语”的戏仿式表达,构成“凡学”话语建构与解构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这种对抗关系折射出“凡学”现象中的“凡人”和受众群体共同的身份焦虑与价值认同问题。主流媒体和社会各界应给予“凡学”亚文化群体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客观理性的对待,以有效消除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 青年论坛
  • 青年论坛
    王振杰
    2021(7): 170-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口发展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人口发展的规律和影响机制有所差异。1949—2010年间,我国人口生育影响机制主要是国家、社会、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国家生育政策的影响力较大,社会经济因素对中国人口生育的影响较弱。2010年以来,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低生育率特征,该现象的背后涉及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而生育政策的决定性作用逐渐衰减。另外,宏观人口和社会经济因素、健康水平也对中国人口规模有着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应从生育主体、家庭与社会环境等方面精准施策,探索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